首页 > 代码库 > O2O们,与其闭门造环,不如开门交换
O2O们,与其闭门造环,不如开门交换
昨天,我发表了一篇关于自己对于O2O模式的见解的文章《不要再以中国式思维来运作O2O模式了》。今天不少的读者都蜂拥而至与我交流。有刚从电商公司跳出来的找我吐槽;有对O2O模式持有幻想的来找我理论;有O2O模式的创业者来找我交流经验;还有持有大量资金想要涉足O2O模式的投资人找我合作。
有读者的来访我自然是很高兴,这是对我思路的肯定。不过大家最先问的就是我现在在做创业吗?然后就是问是我自己开发的东西吗?当我说我现在是代理的一个平台之后,大家都变得兴趣缺缺了。
未免过多的重复解释,我先把我自己的情况做下介绍,正式的文章会写在后面。我在大四的时候拿到了优获云菜谱的重庆地区唯一代理权限,而且是免费拿到 的。后来我以优获代理人的身份进入到了重庆南滨路餐饮娱乐业商会,我想要借助商会这个平台来达到快速发展优获的目的。只是天不遂人愿,商会的体质混乱,无 高度的统一目标,使得我的推广活动陷入了瓶颈。在商会的日常管理中,我发现有很多的酒水经销商找到秘书长蒋南,希望他能帮忙将新品酒水放到店内销售,哪怕 是支付高额的“进店费”也在所不惜。
这让我看到了前途,要知道光重庆地区的“进店费”就高达数亿元。于是我想到了在现成的电子菜单的基础上开发一个酒水推荐栏,用作新品酒水的广告宣传,做到酒水“软进店”,我QQ空间里面有特地介绍这个思路的文章。
以上,就是我目前的情况。在有了酒水“软进店”的想法后,再进一步思考,我有了现在的想法:与其闭门造环,不如开门交换。
O2O,全名为online to offline。就是线上到线下消费的意思。字面上从来就没有提到过O2O模式必须要形成自己的消费闭环,否则它的名字应该叫做“封闭网络消费体系”。O2O模式被强制加上闭环的概念,只是因为那样在表面看来更具有市场潜力,更具有营利空间,这样才能吸引到投资。
然后,一窝蜂的大兴闭环概念,大家恨不得将商家和消费者困在一个消费环中,不断进 行压榨。殊不知这些压榨的过程是在不断侵占商家及消费者利益的过程。随着类似模式的公司越来越多,大家相互倾轧,相互竞争。为了吸引到用户,同时保证自己 的收益,只好更加玩命的压榨商户,这最终必将引起商户的反弹。
团购网站是最好的例子。团购网站投入大笔资金做广告,然后告诉商户上来平台,可以给你带来消费者;告诉消费者用团购可以占便宜。没错,团购网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改变我了的消费习惯。在吃饭之前总是想着去看看哪里便宜又好吃。
但是作为商家的一方,参与团购是为了做到宣传,让大家吃了一次便宜之后,觉得好吃,最终成为回头客。而不是现在这样,有团购就有人气,没团购就没生 意。而且团购网站为了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气,把商家的折扣压得很低很低,这完全是把商家往死里逼。商家为了在低折扣下能实现盈利,不得不降低品质和服务质 量,直至死亡。这是一个典性的恶性循环。
O2O模式中,团购网站的闭环是做的最好的。商家信息在他手中,用户信息在他手中,消费者的消费资金也要通过他中间转手,一切的资源都掌握在他手中,话语权不可谓不大也。
这样良好的闭环网络为什么还是会有大批大批的团购网站死亡呢?有 人说是因为团购网站的相互竞争;有人说是广告投入太大,入不敷出。我认为是因为团购网站为了抢占市场资源,不管不顾商家的感受,肆意压榨商家利益,最终受 到了市场的反弹。而留下来的团购网站,要么是背后有着大靠山的不断输血,要么就是手里握有的资源实在太庞大,市场的反弹还不足以撼动他的地位。这就是我所 说的“闭门造环”。
分众传媒的发展堪称传媒界的一个奇迹。他租用的大量的电梯间改造成广告位,靠着“分众”投放广告的概念将电梯间广告位高价租给产品定位为白领阶层的实业公司,获取了不少的利润。这种模式给了我灵感。
O2O模式的最初目的就是让消费者在网上能够了解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然后做针对性的定向消费。网络公司充当一个商户和消费者的信息交流平台就够了,为什么我们还要多此一举去插手商家的折扣活动和收银管理呢?
例如我现在手上拥有的优获这个平台,他是将一个地区的商家信息,菜品图片都免费如实放上网络平台。至于商家发布打折信息,优惠活动,新品推荐都由商家自行安排。哪怕是不发布任何优惠,能够多一条免费的宣传平台也是可取的。
现在可以来讨论利润问题了。所谓美食、美酒不分家。就是说有美食的地方缺不了美酒。我在商会工作这几个月,不少酒水经销商愁眉苦脸找到商会说希望合 作。他们的产品生产出来了没有餐厅和商店敢进货销售,因为不知道销量好不好。而没地方展示,消费者自然就被动的失去了尝试新品酒水的机会了。现在我提供这 样一个平台给酒水商,让他们的产品直接展示到消费者面前。有消费者想要尝试新品,餐厅就不得不进货销售了。
这就是一个聚焦某一行业的O2O引导消费的模式。我同样可以开发一个O2O线下自提酒水的网站,在上面做餐厅的广告。推而广之,在楼盘介绍网站上投放装修公司的广告;在打车软件上做商业圈广告;在家政公司主页上投放奶粉广告……
这就是我说的“开门交换”。我用我的资源换取利益,而不是利用资源胁迫别人交出利益。
感觉上,我这样的思路已经偏离了O2O,更像是一个广告公司。这就对了,我的思路就是将本地化的东西分门别类摆上网络供本地人查看。再将这些分类的平台发展成为广告位,针对性投放广告做到高效盈利。对于消费者来说,他是先在网上了解了本地化的事物,再到实体店进行消费,这难道不是一个典型的O2O模式吗?
同样一块蛋糕,你是用环围住它容易还是用一个平台来承载它容易?环内的资源是有限的,平台能承载的资源却是无限的。
O2O们,与其闭门造环,不如开门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