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浅谈“意识”的物质性
浅谈“意识”的物质性
今天起得比较早,突然有个想法,想把自己对意识的初步了解与理解做个记录,于是想这篇杂谈的题目就叫“谈身心二元论”吧,开始写的时候想了想这个题目有点太“官方”了,于是乎改为“浅谈意识的物质性“,有点议论文的味道了。
过往人生,总有迷惘,相信大家闲暇之余,总会去思考很多人生哲学;读一本著作或是看一场电影,也总会有感而发,甚至于去思考意识、思想等这些由人类神秘的大脑产生或者关联的问题。
很多小伙伴应该看过“The Matrix”,“Transformer”,“I,Robot”等科幻电影,影片中的机器人或者计算机服务器,已经有了“意识”与“思想”。著名悖论“The Chinese Room”“Brain in a Vat”也都引出了意识与思想的难题,那么到底意识是什么,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些问题如果用”意识是生命的本质“,”意识是由大脑产生“这些解释来回答,可能连科学家也会失去研究意识的兴趣,接下来就跟大家一起浅谈”意识“问题吧。
我们会欣赏音乐、留恋美景、与朋友家人谈笑风生,这些我们自己所在乎的事情,都是一种意识行为,也正因为有了意识,我们才说“生命是有意义的”。也许很多朋友会想,一个IT行业的人怎么会想到去触碰“意识”这种“抽象”的事物?因为IT行业的“计算机”属性,在思考“意识”问题,就会想知道“意识”是否有一些科学性的理解与解释,更“科幻”的去想,未来人类的大脑意识能否用计算机编码模拟;小伙伴们看到山河壮丽时脑海中的“感受”,能否像在计算机世界中一样与他人分享与传递--文艺一点的说法就是“我能感受到你的感受”。说到这里,大家应该也想去了解“意识”难题了--此时,你传递给大脑的神经信息已进入了意识范围,因为人类的意识就是处理新的、有难度的信息,意识的一个关键要素是发现信息的深层结构,正因为意识掌握了这种包含模式的、有意义的信息处理形式,所以我们具备了超强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解释了人类的意识使我们在每一个知识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下面将结合个人的学习与理解,总结阐述第一个关于意识的观点--“意识”是大脑的产物,是物质的。这一观点会让我们开始了解意识,也是从一个不同角度去思考并理解意识。
笛卡尔提出了著名的“身心二元论”,即认为“心灵”是独立于身体(大脑)存在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确实很容易赞同笛卡尔的观点,试想想,当自己深夜听到一首情歌,内心产生共鸣,辗转难眠,那一刻其他人无法真切体会到我的感受,只有我自己一个人清楚那种感觉,这一点现在的科学也是无法改变的,这种主观感觉的神秘性似乎证明了,心灵的存在的确独立于大脑。
先从科学的角度推敲一下,当自己有某种感觉的时候,使用现代的大脑扫描仪或许可以粗略的捕捉到那一刻的的意识,但是别人可以体验到一样的感受吗?也许可以看到产生某种感觉时,大脑各个处理区的变化,但精髓深奥的思想、意识、感受真的是几个大脑区域的信息处理产生的吗?
首先从宏观的角度“试探”一番,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看似简单的集合,所产生的不可思议的“能量”,这个可以称作为事物“突发特性”。很多领域中,低一层次的复杂的思想集合可以产生令人惊讶的、甚至深奥的知识,而这些知识要大于低层次思想的总和。科学家丹尼尔举过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一只小蚂蚁很“蠢”,只具备一些基础知识,所以我们可能或认为一群蚂蚁不过是许多比较蠢的生物的集合而已,但是,小蚂蚁们如果相互交流(通过发送化学信号),会发生不可思议的情况--比如筑造复杂的蚁巢,排队搬家等;同样的例子,我们现代的人类群体,通过互联网连接交流,其产生的“突发特性”,包括数据连接产生的“大数据”这种超个体,“能量”是令人惊叹的。
反过来理解,一所大学,不是楼房、设施、学生等--一张“购物清单”可以表示清楚的,其中蕴含的学术气息,传统文化等仅通过校园的各个部分是无法准确解释的。基于这种想法,可以宏观推敲一步,大脑的各个功能比它各部分功能相加的总和要大太多,而意识可能是大脑最耀眼的产物。
从微观的角度再“试探”一番,将大脑看做一个超级“计算机”--这里需要对计算机的处理运行方式做一个简单解释,我们都知道现代的计算机之所以越来越智能,很重要的一点是引入了并行处理框架,多核多线程等来模仿人类大脑的运行方式,即使计算机可以在一秒钟运行上亿次运算,但是要读懂我随意加在一个词上的双引号所代表的真正意思,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大脑的并行处理十分强大,所以比任何计算机更灵活、更微妙。我们的大脑约有850亿个神经元,而现代的6核i7处理器晶体管数量大约在18亿左右,即使超级计算机在晶体管数量上超过大脑,但这仅仅只是个开始,大脑的每个神经元平均与7000个神经元相连,这意味着人类大脑有600万亿个“链接”,这个数目是银河系所有星球数量的3000倍,因此人类大脑的复杂性可以说令人震惊。
假设几百年后,科学家能够模仿人类大脑的所有神经元,可以将其中一位科学家大脑中的每一个神经元都换成同样大小的“硅质"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都可以模仿人脑神经元的各个方面,然后互联网中有850亿台小型计算机负责每一个硅质神经元的数据处理--然后这位科学家的大脑运行不再受生理机制控制,完全交由850亿计算机处理控制,甚至于编程,创造意识。
所以小到一个简单的想法意识,大到一场金融海啸,复杂的“突发特性”,并不表示这些事物是非物质的,只是我们现有的科学技术无法进行模拟,更无法精确的解释,但科技的进步,技术的革新犹如DNA编码,终会冲破重重阻碍实现进化,未来的某一天“意识”都可以分享控制的时候,世界又将会是怎样呢?
综上所述,我个人是赞同“意识“是物质的这一观点,对“意识”的物质性的理解与认识暂且讨论到此吧!
最后祝大家,中秋节快乐!欢迎留言,欢迎板砖!
浅谈“意识”的物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