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Redis设计与实现 (一): 简单动态字符串
Redis设计与实现 (一): 简单动态字符串
1.定义
Redis没有使用C语言的字符串, C语言的字符串只会用在不需要对字符串修改而只使用其值地方. Redis使用SDS表示字符串, 结构定义 :
typedef char *sds; struct sdshdr { // 记录 buf 数组中已使用字节的数量 // 等于 SDS 所保存字符串的长度 int len; // 记录 buf 数组中未使用字节的数量 int free; // 字节数组,用于保存字符串 char buf[]; };
SDS也是以‘\0‘表示结束, 这一个字节不会计入已使用的长度.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重用C字符串函数库里面的一部分函数.
2.SSD和C字符串的区别
C语言使用长度为N+1的数组表示长度为N的字符串, 最后一个元素总是空字符‘\0‘, 这种方式不能满足Redis对字符串效率, 安全性, 以及功能方面的要求. 下面介绍SDS比C语言字符串的更加适用Redis的原因.
2.1 常数时间获取字符串长度
C字符串需要遍历, 时间复杂度为O(n).
SDS直接获取, 时间复杂度为O(1).
2.2防止缓冲区溢出
C语言不记录自身长度, 容易造成缓冲区溢出,. 例如内存中有两个相邻字符串是s1 和 s2 . s1长度为5个字节, s2长度为5个字节. 这时如果想要在s1后面添加一个字符串s3, 长度为5个字节, 执行
strcat(s1, s3)
但是忘记给s1分配足够的内存空间, s1的数据就会溢出到s2的空间, 导致s2的内容被修改.
SDS的空间分配策略完全杜绝了这种可能性. 当API需要对SDS进行修改时, API会首先会检查SDS的空间是否满足条件, 如果不满足, API会自动对它动态扩展, 然后再进行修改, 这个过程是完全透明的.
2.3减少修改字符串带来的内存重分配次数
C语言对字符串修改后都需要手动重新分配内存; 当增加长度时需要扩展内存, 否则会产生缓冲区溢出; 当缩小长度时需要释放内存, 否则会产生内存泄露.
由于Redis频繁操作数据, 内存分配和释放耗时可能对性能造成影响, SSD避免了这种缺陷, 实现空间预分配和惰性空间释放两种优化策略
空间预分配
如果修改后len长度将小于 1 M, 这时分配给free的大小和len一样, 例如修改过后为13字节, 那么给free也是13字节 . buf实际长度变成了 13 byte+ 13byte + 1byte = 27byte
如果修改后len长度将大于等于1 M, 这时分配给free的长度为 1 M, 例如修改过后为30M, 那么给free是1M . buf实际长度变成了 30M + 1M + 1 byte
在修改时, 首先检查空间是不是够, 如果足够, 直接使用, 否则执行内存重分配.
惰性空间释放
当缩短SDS长度时, 不进行内存释放, 而是记录到free字段中, 等待下次使用. 与此同时, 也提供相应的API, 可以手动释放内存.
2.4 二进制安全
C字符串只有末尾能保存空格, 中间如果有空格会被截取, 认作结束标识. 这样就不能保存图片, 音频视频等二进制数据了.
所有的SDS API会以二进制的方式处理SDS buf数组里面的数据, 程序不会对其中数据做任何限制, 过滤,修改和假设, 数据写入是什么样子, 读取出来就是什么样子.
例如 : 保留的数据中间出现‘\0‘, 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 因为它使用len而不是空字符判断结束.
2.5 兼容部分C字符串函数
Redis设计与实现 (一): 简单动态字符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