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七月与安生:不管选择哪条路,都会是辛苦的 — —豆瓣老丑
七月与安生:不管选择哪条路,都会是辛苦的 — —豆瓣老丑
女人走什么路,会不辛苦呢?这是母亲说给七月听的一句话。我想正是这句话,让此片变得深刻而纯熟。
电影看完,其实触动我的无关青春也无关爱情,不是结尾的反转,不是真假故事间的起承,而是两个女孩的人生轨迹,一如我们每个人所经历的人生。
七月活在小城,每天过着安稳如一日的生活,麻木,反复。她的生活,仿佛永远定格在银行柜台前的玻璃窗里。她安稳富足,不愁吃穿。
安生仿佛全世界地流浪,混酒吧,玩音乐,在游艇上旅行,在餐厅里工作,写给七月的信件,不断变换着邮戳。她自由奔放,放纵不羁。
两个女孩,像是同一个人的正反两面。
可是七月不知道,安生的自由是并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童年的烙印,少年学业无成的必然的选择,这并非她的真正选择,而是周遭环境使她迫不得已做出的选择。
安生也不理解,七月内心并不想甘于安稳的,可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始终让她觉得,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丈夫,舒适地在小城过完一生,或许最好。
这是她们第一段的人生:安生渴望七月的安稳,七月仰望安生的自由。
那是第一次,现状和幻想在一起碰撞:当两人重逢,在一家高档餐厅里吃饭,所有的矛盾就此展开。
七月以为,她不缺钱,向来衣食无忧,所有的消费应该由她支付。
可是安生多想自己也可以像七月一样,理直气壮地买一次单,但她塞在口袋里褶皱的钞票出卖了她。她必须一口气干完一整瓶红酒,靠着打赌赢来的红酒招待七月。
七月想点龙虾,安生想点沙拉。菜品反映着彼此的生活,而这生活,是她们不得已向命运妥协的结果。
曾经一个毕业后就在小城教书的老同学曾经问我:你们大城市里的人,每天都喝星巴克么?
我说不是的,只是谈事情需要的时候才去。
那每周都会去看电影么?经常看演唱会么?会和什么明星见面么?……一系列的问题都会一股脑抛来。在他看来,大城市的生活有太多的未知。
被问烦了,我开玩笑说:你这么想知道,不如来北京生活啊!
他使劲儿摇摇头:算了,我在这什么都稳定了,不可能再折腾喽!
是啊,我们何尝又不是羡慕着彼此的人生,却谁也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向彼此的世界里踏进半步。
我们渴望,也尝试过,却发现真正去另外一个世界,是那么艰难。
我们想过,却无法停下自己的脚步,或许在自己的世界里生活得久了,害怕自己不可能适应另一个世界的生活一样。
比我们幸运的是,七月和安生都因为各种阴差阳错,有了再次选择的机会。
于是七月放弃工作,选择像安生一样四海为家;于是安生选择一个踏实的男人,过上平静的日子。
原来的七月不见了,她不用再关注别人的目光,不用再听新郎逃婚的非议,不遮掩,不逃避。
一路奔波的安生也走掉了,她认真工作,朝九晚五,告别那些艰辛的、荒凉的、饥饿的青春。
兴许这是我们都期待的结局吧。
可它太过完美,现实中有多少人可以重来,选择别人的人生呢?所以导演把现实中的七月,永远停在了27岁。
这才是最好的答案吧,一直心安理得地生活的人,兴许只有这样才能永远地自由,顺理成章地追求她想要的生活。
这也是最好的结局吧,死去的是曾经的安生,她永远活在了安生的小说里,过上她曾羡慕已久的生活,远方,行走,自由。
而活下来的是曾经的七月,她太累了,走过许多路,看过许多风景,她一直羡慕的平庸,顺其自然地到来了,而她,也只能如此这般活着。
多希望,七月可以不死,安生没有安生。
多希望,岁月就留在最美的时光就好了,家明未曾出现,安生没有出走。
多希望,我们也可以有重新选择一次的机会,不再压抑,不再逃避,最终成为曾经想成为的人。
依然记得母亲送别时和七月说的那句话:“其实不安稳的人生未必会不幸福,只是太辛苦。妈妈不愿意你太辛苦,可其实你也辛苦,女人走什么路不辛苦呢。”
岂止于女人,每个人都是一样。其实不论主动还是被迫,不管我们选择哪条路,都会是辛苦的。
感谢马思纯,演绎出一个安稳又放肆的七月;
感谢周冬雨,诠释了一个疯狂又柔软的安生;
感谢你我心中的七月,感谢你我心中的安生。
-END-
七月与安生:不管选择哪条路,都会是辛苦的 — —豆瓣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