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大道至简》第二章读后感
《大道至简》第二章读后感
是懒人造就了方法
——读后感
在第二章中作者主要围绕“是懒人造就了方法”展开。在我看来,书中反复提及的“懒”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懒,这里的“懒”也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大智慧。
《大道至简》第二章懒人造就方法中讲述了开辟伟大都江堰工程的总设计师李冰。在面对同样一件事“移山”时,勤劳的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多也”,利用自己强大的
后备军,日夜不停作业,完成了浩大的凿山工程。而李冰却表现出了一个懒人的姿态,如此耗时耗力之事,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于是他采用“积薪以烧之”的方法解决了同样的难题。这是所谓的“懒”人。
相比愚公移山的难题,早期写程序,要把一百万行代码写在一个文件里好比移山般的难题,大多数人选择了勤快。于是在后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勤劳的程序员习惯性的认为一百万行的代码写在一个文件里是一件方便的事,无论这个程序有多大,代码有多长。勤快的愚公创造不了方法,对于“要把一百万行代码写到一个文件”,查找一个函数要在编辑器里按五千次 PageDown/PageUp 键的人来说,是不可能想到用单元文件(Unit)这样的开发方法来解决问题的。然而单元文件还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出现了,这个世界上有勤快的人就必定懒人存在,有懒人就会有懒人的方法。未来的编程过程中类似的难题定会层出不穷,我们是不是应该用懒人的方法,懒人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呢?不求开发创造出里程碑式的方法,起码比大多数的懒人要省事。
第二章也说到了学习编程就要像整理自己书架一样,需要我们时时整理自己所学知识,把所学知识归类,然后在自己运用的时候能随时调用。编程过程中也是一样。而不是整天感觉头脑昏昏,不知从何开始。写程序的时候,把程序分开,分成许多不同的部分,可以分成算法结构和方法,从而写程序的时候从不同的方面分别下手,分步进行,最后组装在一起,从而可以得到想要的程序。
程序 = 算法 + 结构 + 方法。“面向过程开发”,其实是对“结构化程序设计”在代码阶段的一个说法,即使没有任何“方法”的存在,只需要有了“单元和“模块的概念,在面向过程时代,一样可以做出任意大型的程序。在那个时代,“方法”问题并不会象鼻子一样凸显在每一个程序员的面前。而与“面向对象”是否出现完全无关的一个东西,却因为“过程”和“单元”的出现而出现了。这就是“工程。
总而言之,编程是要做一个“懒”人,用懒人的方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大道至简》第二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