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举例——RIP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举例——RIP

1. 工作原理

?RIP 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矢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RIP 协议要求网络中的每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它每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
?RIP 协议中的“距离”也称为“跳数”(hop count),由于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就加 1。
?RIP 同意一条路径最多仅仅能包括15 个路由器。“距离”的最大值为16 时即相当于不可达。可见 RIP 仅仅适用于小型互联网。


   

(1)每隔30s从全部參与RIP进程的接口把自己知道的路由表以广播地址通告出去。

(2)当在一个參与RIP进程的接口收到一个RIP更新包,进行例如以下处理:

i.改动RIP包中的数据,将度量值加1,下一跳地址改成发送该更新包的路由器地址;
ii.将改动后的路由表条目一条一条跟自己原有路由表条目比較,若原路由表中没有,则直接增加到路由表中;若原路由表存在到某网络的路由条目,比較下一跳,若下一跳同样,以新代旧,刷新该网络路由记录;若下一跳不同,比較度量值,使用度量值小的放在路由表中;若同样,两条都保留在路由表中,实现负载均衡,最多能够6条,默认4条。

RIP协议的三个要点 
?向谁发送?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发送什么? ---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所有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什么时候发送?---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比如每隔 30 秒


?收敛时间 (convergencetime):从网络拓扑发生变化到网络中全部路由器都知道这个表化的时间就叫收敛时间
?RIP协议的主要缺点是:收敛时间长


RIP协议的优缺点 
?RIP 协议最大的长处就是实现简单,开销较小。
?RIP 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当网络出现问题时,要经过比較长的时间才干将此信息传送到全部的路由器。
?RIP 限制了网络的规模,它能使用的最大距离为15(16 表示不可达)。
?路由器之间交换的路由信息是路由器中的完整路由表,因而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开销也就添加。
   
RIP定时器
?路由更新定时器:设置路由定期更新的时间间隔 (默认30s),发送完整的路由表复制到邻居
?路由失效定时器:认定一个路由成为失效路由的等待时间(默认180s),一旦成为失效路由,将发送更新消息至全部邻居,通知失效
?保持失效定时器:设置路由信息被抑止时间(默认180s),当指示某路由成为不可达路由的更新数据包被接受,路由器进入保持失效状态,持续到一个更好的度量的更新数据包被接受或定时器到期。
?路由刷新定时器:设置路由成为无效路由并从路由表删除的时间间隔(240s),


?RIPv1配置

步骤1:启动RIP进程

R1(config)#router  rip

R1(config-router)#

步骤2:通告网络,并将接口增加进程

R1(config-router)#network  10.0.0.0—主类网络号

?RIPv1检查验证

(1)show ip route—查看路由表

(2)showipprotocol—查看当前执行的路由协议RIP的參数。

(3)debug iprip:调试RIP。


RIPv1与RIPv2的差别
   
RIPV2是个无类的路由协议
组播(224.0.0.9)路由更新(不用广播)
支持VLSM(在更新过程中发送掩码)
支持手动汇总
支持MD5认证或者纯文本认证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举例——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