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简单搭建搭建LNMP教程(适合小站点)
简单搭建搭建LNMP教程(适合小站点)
「LNMP」即Linux,Nginx,MySQL,PHP。我个人的理解是:
- Linux就是环境所在的操作系统;
- Nginx则是一个「高性能的HTTP和反向代理服务器」,官网地址:http://nginx.org/;
- MySQL则是一个方便地对数据进行增删改查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官网地址:http://www.mysql.com/;
- PHP则是用来处理具体请求的脚本语言,官网地址:http://www.php.net/。
运用这4件工具,最简单直接的一个用途就是搭建一个网站,例如现在我的个人网站就是在「LNMP」上面跑的,然后博客(我使用WordPress)、新闻等其它内容也可以放到网站中。
其实在Nginx开始受到关注之前,「LAMP」是搭建网站比较流行的选择,即Linux,Apache,MySQL,PHP。
本文的目的就是介绍一下如何从零开始搭建一个LNMP环境,然后初步让一个网页能够通过浏览器走HTTP请求访问。
这里我们使用的不是LNMP的一键安装包,而是难度稍微高「一点」的逐个安装,这样做或许能让你对这个环境的细节有更好的理解,而且对各部分的定制程度可以达到最高。
1 开始前的一些Tips
下面给出的操作步骤对于Linux来说是通用的,缺什么就安装什么,只是不同的Linux所输入的内容可能有些不同而已。
我是直接在阿里云ECS上面操作的,Linux的版本是CentOS 6.3 64位,各位可以直接在阿里云的首页点击右上角的「免费试用」,选择CentOS 6.3 64位系统,然后通过SSH直接登陆到主机进行操作,这样是最方便的。
另外一个选择是自己安装一个Linux然后在上面进行操作,这种方法也可以。现在我也下载了一个CentOS 6.5 64位把下面的步骤走一遍。在自己的系统上操作有个麻烦的地方:
- 如果你把系统搞坏了那么恢复起来可能要费点事,直接重装也需要一些时间,哪怕是在虚拟机上面操作,但是ECS上面直接点击重置就可以了;
- 在下载一些系统的依赖包时(例如使用wget命令下载MySQL)如果你的网速比较慢那么下载会比较久,但是阿里云ECS下载这些资源的速度嗖嗖地,非常快就下载完了。
有不少人会使用Ubuntu,我之前也使用过Ubuntu搭建LNMP,最终搭建成功了,只是安装依赖时有一些些麻烦,下面会讲到。
在文中我会在必要地方添加图片,但是会以文字为主,因为实在没有太多图片好添加。其实下面的所有内容都是按照这个这几个流程写的:
- 要安装什么程序?——PHP,NGINX,MYSQL;
- 安装的这个程序,在编译时需要哪些扩展或者哪些库?(例如PHP安装OpenSSL,NGINX安装openssl);
- 下载这些扩展和库,下载完压缩包后解压缩得到这些库的代码,或者进一步地编译这些库并安装到一个指定的路径下;
- 编译程序,将需要的库、扩展添加到编译选项中,指定程序的安装路径;
- 安装完成,测试。
因此下面的内容就是上面这5步的循环。那么,开始吧。
2 安装Linux
首先最基本的自然是你需要安装了Linux的操作系统,如果你只是尝试一下,可以安装在虚拟机里面,或者如果你已经在使用阿里云ECS那么系统就已经安装好了。
为了重新走一次所有的步骤, 我下载并在虚拟机安装了CentOS 6.5 64位的系统。当然你也可以使用其它的Linux发行版例如Ubuntu等,在接下来要输入命令的地方不同的Linux按需进行修改即可。
在开始前,先安装一些通常来说应该已经有的组件,不过以防没有可以检查并安装一下。对于使用CentOS的用户在root权限下输入命令:
1 | yum -y install gcc automake autoconf libtool make gcc-c++ glibc |
对于使用Ubuntu的用户,如果没记错则是将「yum -y install」替换为「sudo apt-get install」就可以了,原则就是把上面列出来的「gcc automake autoconf libtool make gcc-c++ glibc」这几个东西安装一下。
3 安装PHP
为了开启PHP的一些功能(例如对png格式的支持等),首先需要安装一些库,CentOS命令如下:
1 | yum -y install libmcrypt-devel mhash-devel libxslt-devel \ |
2 | libjpeg libjpeg-devel libpng libpng-devel freetype freetype-devel libxml2 libxml2-devel \ |
3 | zlib zlib-devel glibc glibc-devel glib2 glib2-devel bzip2 bzip2 -devel \ |
4 | ncurses ncurses-devel curl curl-devel e2fsprogs e2fsprogs-devel \ |
5 | krb5 krb5-devel libidn libidn-devel openssl openssl-devel |
Ubuntu 12.04(其它版本我没有测试过)用户在这里可以先不行动,因为我试过即便在这里使用「sudo apt-get install …」,后面在编译PHP的时候还是会提示找不到对应的库,原因可能是编译时的默认查找路径不正确。解决办法从理论上来说有2个:
- 找到PHP编译时查找库的路径,然后修改为「sudo apt-get install …」安装后的路径;
- 手动下载其中缺少的库,然后你自己安装到自己知道的一个目录,在编译PHP时手动指定这个库的路径(我当时用的就是这种方法,累死不偿命啊,建议能折腾的研究一下第一个方法,然后把解决方案共享出来)。
库已经安装好了,要注意的是在编译PHP时可能会说缺少其中的几个库,到时候请各位在百度(或者谷歌)搜一下这个库的官网,使用wget下载然后解压然后安装到你指定的一个目录,最后在编译PHP时指定这个库安装后的路径即可。为了方便演示,接下来碰到这个问题时,我默认使用以下的几个路径:
- 所有下载的压缩包放在「/home/reetsee/download/」这个文件夹下;
- 所有的压缩包解压后的路径也是「/home/reetsee/download/」,即如果压缩包名字是「openssl-1.0.1e.tar.gz」,那么解压后「/home/reetsee/download/」下会有一个名字为「openssl-1.0.1e」的文件夹;
- 所有的库安装路径都是「/home/reetsee/environment/lib/」,指定安装路径的方法下面会有。
要注意的是:如果你也使用「/home/xxx/…」 这样的格式,最好保证这个「xxx」不是用户名,或者说「/home/xxx」不是用户目录。比较好的做法是你在/home下创建一个目录并使用这个目 录,例如在/home下使用mkdir xxx。具体原因会在Nginx的安装部分会提到403 Forbidden的时候讲解。
现在可以开始尝试安装PHP了,首先我下载了PHP 5.4.29,不下载最新版的原因是我担心它和某些库会有兼容性问题(但我没有查证过这种问题是否存在)。在命令行下我先把当前目录切换到「/home/reetsee/download/」,然后输入下面的命令进行下载:
1 | wget http: //cn2 .php.net /get/php-5 .4.29. tar .gz /from/this/mirror |
下载的场面大概是这样的:
下载后执行解压操作,并切换到PHP的代码目录:
1 | tar zxvf php-5.4.29. tar .gz |
2 | cd php-5.4.29 |
执行以下命令对PHP的安装进行设置:
1 | . /configure --prefix= /home/reetsee/environment/php -- enable -fpm --with-mcrypt \ |
2 | -- enable -mbstring --disable-pdo --with-curl --disable-debug --disable-rpath \ |
3 | -- enable -inline-optimization --with-bz2 --with-zlib -- enable -sockets \ |
4 | -- enable -sysvsem -- enable -sysvshm -- enable -pcntl -- enable -mbregex \ |
5 | --with-mhash -- enable -zip --with-pcre-regex --with-mysql --with-mysqli \ |
6 | --with-gd --with-jpeg- dir --with-openssl |
对上面的命令作一下简单的说明:
从总体来看就是设置安装的PHP需要或不需要哪些功能,安装目录是什么, 需要哪些库
–prefix=/home/reetsee/environment/php :把PHP安装在「/home/reetsee/environment/php」目录下
–enable-fpm :为了让Nginx和PHP能够互相「交谈」,需要一个叫做FastCGI的工具,因此PHP需要使用PHP-FPM来管理FastCGI。
–with-openssl :安装OpenSSL库
其它的「–with-xxx」即需要xxx库,「–enable-yyy」即开启yyy的支持,「–disable-zzz」即禁用zzz。
在这一步,Ubuntu或者CentOS的用户十有八九会出现类似 「configure: error: mcrypt.h not found. Please reinstall libmcrypt.」的问题,这是因为缺少了mcrypt这个库(对于Ubuntu用户缺少的可能是其它库),那么接下来就把它下载并安装。
下载并安装缺失的库——以mcrypt为例:
在搜索引擎得知mcrypt的官网,进入源码下载的页面,复制「libmcrypt-2.5.7.tar.gz」的下载地址,切换到目录「/home/reetsee/download/」执行下载并安装的操作:
1 | wget ftp : //mcrypt .hellug.gr /pub/crypto/mcrypt/libmcrypt/libmcrypt-2 .5.7. tar .gz |
2 | tar zxvf libmcrypt-2.5.7. tar .gz |
3 | cd libmcrypt-2.5.7 |
4 | . /configure --prefix= /home/reetsee/environment/lib/mcrypt |
5 | make && make install |
这样就把mcrypt安装到「/home/reetsee/environment/lib/mcrypt」下了。
在PHP的源码目录进行「./configure …」时,将原本的「–with-mcrypt」更改为「–with-mcrypt=/home/reetsee/environment/lib/mcrypt」,粗体部分就是你安装mcrypt的目录。
———— mcrypt安装结束 ————
回到PHP源码的目录重新configure,这次输入的命令要将mcrypt的安装路径添加进去,具体命令变为:
1 | . /configure --prefix= /home/reetsee/environment/php -- enable -fpm --with-mcrypt= /home/reetsee/environment/lib/mcrypt \ |
2 | -- enable -mbstring --disable-pdo --with-curl --disable-debug --disable-rpath \ |
3 | -- enable -inline-optimization --with-bz2 --with-zlib -- enable -sockets \ |
4 | -- enable -sysvsem -- enable -sysvshm -- enable -pcntl -- enable -mbregex \ |
5 | --with-mhash -- enable -zip --with-pcre-regex --with-mysql --with-mysqli \ |
6 | --with-gd --with-jpeg- dir --with-openssl |
最后配置成功会出现「Thank you for using PHP.」,如下图:
如果你是用Ubuntu,会遇到很多编译依赖问题,例如上面的mcrypt的缺失,可以参考这篇博客:http://www.cnblogs.com/alexqdh/archive/2012/11/20/2776017.html,博主碰到的问题与原本我碰到的问题几乎一模一样。
配置完就输入以下命令进行安装:
1 | make && make install |
安装需要一段时间,可以喝杯茶~
安装完后还有一点收尾工作,首先是配置php-fpm,首先是切换到php的安装目录下的etc文件夹:
1 | cd /home/reetsee/environment/php/etc/ |
然后执行下面的命令:
1 | cp php-fpm.conf.default php-fpm.conf |
再对php-fpm.conf的内容进行修改,将「user = nobody」,「group = nobody」分别改为「user = www-data」,「group = www-data」,即如下图所示:
保存后需要保证名为「www-data」的用户以及组存在,因此在命令行执行下列语句:
1 | groupadd www-data |
2 | useradd -g www-data www-data |
这样PHP的安装配置工作就大体完成了 。
不放心的可以编写一个简单的php脚本来测试一下有没有输出:
1 | <?php |
2 | /** /home/reetsee/tmp/phpinfo.php **/ |
3 | echo phpinfo(); |
4 | ?> |
然后执行:
1 | /home/reetsee/environment/php/bin/php phpinfo.php |
如果看到PHP有关的信息,起码说明PHP本身的安装成功了。
但是还有一些手尾要做:
- 创建php.ini文件,这个文件是对php一些运行选项进行配置的文件,非常重要,以后肯定会用到。官方文档在这里:http://www.php.net/manual/zh/ini.php。方法是将PHP源码目录下的「php.ini-production」文件复制到PHP安装目录下的「lib/」文件夹,并且重命名为「php.ini」。在我的机器上,输入命令「cp /home/reetsee/download/php-5.4.29/php.ini-production /home/reetsee/environment/php/lib/php.ini」即可完成。
- 设置php-fpm.pid的路径,这个文件记录了php-fpm的进程id,以后你要重启php-fpm时可以通过命令(假设你在PHP的安装目录下)「kill -USR2 `cat var/run/php-fpm.pid`」。注意那两个引号是反引号「`」,不是单引号或者双引号。具体的做法是编辑PHP安装目录下的「etc/php-fpm.conf」文件,找到「pid = 」这一行,将前面的分号「;」去掉。如下图所示:
至此就大功告成了。在下面安装完Nginx后,会启动php-fpm,到时候在PHP安装目录下就能看到 「var/run/php-fpm.pid」文件了。
4 安装Nginx
安装Nginx前也有一些库需要下载,分别是pcre,zlib以及openssl 。这里要说明的是下载这3个库的压缩包后,对其进行解压缩即可,无需安装。openssl要下载是因为Nginx在安装时需要的是openssl的源码(与PHP的安装不同)。
下载并解压pcre:
1 | wget ftp : //ftp .csx.cam.ac.uk /pub/software/programming/pcre/pcre-8 .38. tar .gz |
2 | tar zxvf pcre-8.38. tar .gz |
下载并解压zlib:
1 | wget http: //zlib .net /zlib-1 .2.8. tar .gz |
2 | tar zxvf zlib-1.2.8. tar .gz |
下载并解压openssl:
1 | wget http: //www .openssl.org /source/openssl-1 .0.1g. tar .gz |
2 | tar zxvf openssl-1.0.1g. tar .gz |
好了,必要的库已经下载好,现在就正式开始下载Nginx并安装。首先下载Nginx并解压缩:
1 | wget http: //nginx .org /download/nginx-1 .4.2. tar .gz |
2 | tar zxvf nginx-1.4.2. tar .gz |
切换到Nginx的源码目录 「/home/reetsee/download/nginx-1.4.2」进行安装前的配置,根据你pcre、zlib、openssl所在的源码目录以及Nginx的最终安装路径,输入配置命令,我的配置命令如下:
1 | . /configure --prefix= /home/reetsee/environment/nginx \ |
2 | --with-http_ssl_module \ |
3 | --with-pcre= /home/reetsee/download/pcre-8 .38 \ |
4 | --with-zlib= /home/reetsee/download/zlib-1 .2.8 \ |
5 | --with-openssl= /home/reetsee/download/openssl-1 .0.1g |
这里附上一个配置说明列表(参考自http://www.nginx.cn/install):
–prefix=path 定义一个目录,存放服务器上的文件 ,也就是nginx的安装目录。默认使用 /usr/local/nginx。
–sbin-path=path 设置nginx的可执行文件的路径,默认为 prefix/sbin/nginx.
–conf-path=path 设置在nginx.conf配置文件的路径。nginx允许使用不同的配置文件启动,通过命令行中的-c选项。默认为prefix/conf/nginx.conf.
–pid-path=path 设置nginx.pid文件,将存储的主进程的进程号。安装完成后,可以随时改变的文件名 , 在nginx.conf配置文件中使用 PID指令。默认情况下,文件名 为prefix/logs/nginx.pid.
–error-log-path=path 设置主错误,警告,和诊断文件的名称。安装完成后,可以随时改变的文件名 ,在nginx.conf配置文件中 使用 的error_log指令。默认情况下,文件名 为prefix/logs/error.log.
–http-log-path=path 设置主请求的HTTP服务器的日志文件的名称。安装完成后,可以随时改变的文件名 ,在nginx.conf配置文件中 使用 的access_log指令。默认情况下,文件名 为prefix/logs/access.log.
–user=name 设置nginx工作进程的用户。安装完成后,可以随时更改的名称在nginx.conf配置文件中 使用的 user指令。默认的用户名是nobody。
–group=name 设置nginx工作进程的用户组。安装完成后,可以随时更改的名称在nginx.conf配置文件中 使用的 user指令。默认的为非特权用户。
–with-select_module –without-select_module 启用或禁用构建一个模块来允许服务器使用select()方法。该模块将自动建立,如果平台不支持的kqueue,epoll,rtsig或/dev/poll。
–with-poll_module –without-poll_module 启用或禁用构建一个模块来允许服务器使用poll()方法。该模块将自动建立,如果平台不支持的kqueue,epoll,rtsig或/dev/poll。
–without-http_gzip_module — 不编译压缩的HTTP服务器的响应模块。编译并运行此模块需要zlib库。
–without-http_rewrite_module 不编译重写模块。编译并运行此模块需要PCRE库支持。
–without-http_proxy_module — 不编译http_proxy模块。
–with-http_ssl_module — 使用https协议模块。默认情况下,该模块没有被构建。建立并运行此模块的OpenSSL库是必需的。
–with-pcre=path — 设置PCRE库的源码路径。PCRE库的源码(版本4.4 – 8.30)需要从PCRE网站下载并解压。其余的工作是Nginx的./ configure和make来完成。正则表达式使用在location指令和 ngx_http_rewrite_module 模块中。
–with-pcre-jit —编译PCRE包含“just-in-time compilation”(1.1.12中, pcre_jit指令)。
–with-zlib=path —设置的zlib库的源码路径。要下载从 zlib(版本1.1.3 – 1.2.5)的并解压。其余的工作是Nginx的./ configure和make完成。ngx_http_gzip_module模块需要使用zlib 。
–with-cc-opt=parameters — 设置额外的参数将被添加到CFLAGS变量。例如,当你在FreeBSD上使用PCRE库时需要使用:–with-cc-opt=”-I /usr/local/include。.如需要需要增加 select()支持的文件数量:–with-cc-opt=”-D FD_SETSIZE=2048″.
–with-ld-opt=parameters —设置附加的参数,将用于在链接期间。例如,当在FreeBSD下使用该系统的PCRE库,应指定:–with-ld-opt=”-L /usr/local/lib”.
执行configure成功后进行安装:
1 | make && make install |
要验证Nginx是否安装成功了,可以切换到Nginx的安装目录(我的是「/home/reetsee/environment/nginx」),然后启动Nginx:
1 | . /sbin/nginx |
然后你在浏览器中访问你的机器的IP地址(有公网IP的可以访问公网IP,没有的可以打开CentOS的浏览器然后访问「127.0.0.1」),是不是就看到很漂亮的「Welcome to nginx!」了?如果你访问时出现「403 Forbidden」,那么极其有可能你的nginx下的html所在的绝对路径中的某些文件夹的权限没有r或者x,你是否将Nginx安装到你的个人文件夹下了?例如你的用户名叫「abc」,然后你安装到了「/home/abc」下的子目录中?如果是的话,那就是权限不够了,因为Nginx的worker进程默认用户为「nobody」。
解决方法有3个:
- 一个是把Nginx安装到其它目录,可以查看到效果(安装到其它目录后,记得先把原本运行的Nginx给kill掉);
- 第二个是将没有权限的目录加上r和x权限;
- 第三个是在nginx安装目录下编辑「conf/nginx.conf」,将「#user nobody」改为「user root」,如下图:
但是极其不建议使用第2种以及第3种方法,因为这样会有安全风险,如果你正在使用虚拟机测试或者仅仅是试用一下机器验证一下效果,那么就可以使用上面任何3种方法。
下面就让Nginx通过PHP的FastCGI处理请求,首先到nginx的安装目录下,修改「conf/nginx.conf」文件,找到如下内容:
1 | # pass the PHP scripts to FastCGI server listening on 127.0.0.1:9000 |
2 | # |
3 | #location ~ \.php$ { |
4 | # root html; |
5 | # fastcgi_pass 127.0.0.1:9000; |
6 | # fastcgi_index index.php; |
7 | # fastcgi_param SCRIPT_FILENAME /scripts$fastcgi_script_name; |
8 | # include fastcgi_params; |
9 | #} |
将第3~第7个「#」去掉,就是取消注释,同时将「/scripts$fastcgi_script_name」改为「$document_root$fastcgi_script_name」,即变为下面这样:
1 | # pass the PHP scripts to FastCGI server listening on 127.0.0.1:9000 |
2 | # |
3 | location ~ \.php$ { |
4 | root html; |
5 | fastcgi_pass 127.0.0.1:9000; |
6 | fastcgi_index index.php; |
7 | fastcgi_param SCRIPT_FILENAME $document_root$fastcgi_script_name; |
8 | include fastcgi_params; |
9 | } |
使用vim的列操作可以很快去掉它们。
在nginx的安装目录下,新增一个PHP文件「html/index.php」,文件内容如下:
1 | <?php |
2 | echo phpinfo(); |
3 | ?> |
接下来就启动php-fpm以及重启nginx:
1 | /home/reetsee/environment/php/sbin/php-fpm #启动php-fpm |
2 | /home/reetsee/environment/nginx/sbin/nginx -s reload #重启nginx |
然后打开浏览器,访问一下「机器ip/index.php」,例如「127.0.0.1/index.php」,如果你看到PHP的输出信息了~恭喜就成功啦~那么Nginx的安装完成了。效果图如下:
图中的蓝色框内如果出现了php.ini,就证明加载php.ini配置文件成功了。
如果你失败了欢迎留言。
另外是关于nginx.conf中的「127.0.0.1:9000」,这个其实是php-fpm的监听端口,是可以在php-fpm.conf中设置的。没有特殊需要使用默认即可。
5 安装MySQL
现在到最麻烦的一步了——安装MySQL。
说它麻烦是第一个是因为自从Orcale把MySQL收过来后到它的官网上下载一个MySQL就费力了不少,要找很久才能找到想要的下载连接,而且现在你上官网,不FQ很有可能找不到下载连接! 我就是这样被坑了很久,我以为是官网网页出BUG了,当选择MySQL的版本时,对应的下载列表并没有更新,后来查看了一些网页的源码发现网页中使用了部分来自Google域名下的js,而最近Google在中国被全面封杀,开了GoAgent重新连接才把列表正常刷出来了(说句题外话最近GoAgent也有点不好使了)。
第二个是因为MySQL安装后要设置的东西蛮多的,当时我也摸索了比较久。强烈建议大家也摸索一下MySQL的安装以及初始配置,在官方文档中有非常详细的介绍。我选择MySQL5.5就是因为官网明确了这个版本是肯定在CentOS 6.x运行的。
为了免去大家麻烦,我已经把下载的链接记录下来了,下面两个连接随便挑一个就可以了:
- 下载前的页面:http://dev.mysql.com/downloads/file.php?id=452366,不需要注册或者登陆的,找到下面一行很隐蔽的「No thanks, just start my download.」并点击就可以了。
- 下载链接:http://dev.mysql.com/get/Downloads/MySQL-5.5/mysql-5.5.38-linux2.6-x86_64.tar.gz。
对于使用虚拟机的同学可以先用下载工具(如迅雷)先下载到本机,然后再复制到虚拟机里面。对于购买了主机的同学那就直接下载吧,使用wget或者其他方式,大小在20M左右。
先安装cmake,CentOS下执行命令:
1 | yum -y install cmake |
Ubuntu可以尝试「sudo apt-get install cmake」。或者也可以直接到cmake的官网下载源码后安装。
下面输入命令添加名为「mysql」的用户和组,为后续步骤作准备:
1 | groupadd mysql |
2 | useradd -r -g mysql mysql |
解压下载好的MySQL:
1 | tar zxvf mysql-5.5.38. tar .gz |
接下来就要使用cmake对MySQL进行安装选项的设置(之前安装的PHP、Nginx都是使用源码目录下的configure文件),安装选项可以参考官方文档,同时这篇博客也有参考作用:http://www.blogjava.net/kelly859/archive/2012/09/04/387005.html。官方文档中列出的cmake选项,前面要加个D,例如「CMAKE_INSTALL_PREFIX」要变成「-DCMAKE_INSTALL_PREFIX」,参见下面我的cmake命令。
进入MySQL的源码目录,我的cmake命令如下:
1 | cmake \ |
2 | -DCMAKE_INSTALL_PREFIX= /home/reetsee/environment/database/mysql \ |
3 | -DDEFAULT_CHARSET=utf8 \ |
4 | -DDEFAULT_COLLATION=utf8_general_ci \ |
5 | -DMYSQL_TCP_PORT=3306 \ |
6 | -DMYSQL_UNIX_ADDR= /home/reetsee/environment/database/mysql/run/mysql .sock \ |
7 | -DWITH_INNOBASE_STORAGE_ENGINE=1 \ |
8 | -DWITH_SSL= yes |
以上各个选项的含义可以参看官方文档。对于「-DDEFAULT_CHARSET=utf8」以及「-DDEFAULT_COLLATION=utf8_general_ci」,主要考虑绝大多数情况下utf8编码就能够显示绝大多数的字符了,设置成默认字符编码比较好,即便对于中文字符集的要求很高(例如各种生僻字、繁体字等),也可以在新建数据库表的时候显式地指定字符集为GBK。
至于「-DMYSQL_UNIX_ADDR」这个选项,默认是等于「/tmp/mysql.sock」。
设置完后安装MySQL:
1 | make && make install |
安装需要一段时间,可以喝杯茶~
然后就开始数据库的初始化操作,首先切换目录到MySQL的安装目录:
1 | cd /home/reetsee/environment/database/mysql/ |
然后改变安装目录下所有文件的用户及组为「mysql」(这个用户在上面安装MySQL前已经在系统中添加好了,没有添加的可以拉到上面看一下):
1 | chown -R mysql . |
2 | chgrp -R mysql . |
初始化数据库:
1 | . /scripts/mysql_install_db --user=mysql --basedir= /home/reetsee/environment/database/mysql |
这个选项「–basedir」指定为你的MySQL安装目录。
然后将目录的所有文件的所属用户改为「root」,接着将目录「data」的所属用户改为「mysql」(这一步很重要,否则数据库可能无法对这个目录进行操作):
1 | chown -R root . |
2 | chown -R mysql data |
将MySQL的配置文件拷贝到配置文件目录「/etc/」下,询问是否覆盖源文件输入「yes」即可:
1 | cp support-files /my-medium .cnf /etc/my .cnf |
要对MySQL进行设置(例如日志文件路径,.pid文件的路径,mysql.sock文件路径等),可以编辑「/etc/my.cnf」。
接下来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确认用户「mysql」拥有「mysql.sock」文件所在目录的所有控制权,「mysql.sock」所在目录可以查看「/etc/my.cnf」中的配置,如果在cmake时没有设置过那么就是「/tmp/」目录。我自己设置为安装目录下的「run/」文件夹,因此要把这个文件夹的所属用户设置为「mysql」:
1 | chown -R mysql . /run |
接下来就是最有标志性的一步,运行MySQL的守护进程:
1 | bin /mysqld_safe --user=mysql & |
如果运行成功了,那么是不会出现类似这一行信息的「mysqld_safe mysqld from pid file /home/reetsee/environment/database/mysql/data/reetsee.pid ended」。
这个时候输入回车(Enter),应该不会出现任何信息,如果出来一个「Done」之类的,那么十有八九失败了。查看一些错误日志看看是什么原因,错误日志的路径在你运行上面的命令时会看到的,我的是在「data/reetsee.err」,个人碰到过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
第1个:[ERROR] Fatal error: Can’t open and lock privilege tables: Table ‘mysql.host’ doesn’t exist # 如果你正确设置了mysql_install_db时的「–basedir」选项,应该不会出现这个情况,如果没有设置,重新从运行mysql_install_db那里开始;
第2个:与mysql.sock有关的错误提示,具体是什么内容忘记了,不过你检查一下my.cnf中mysql.sock所在的目录的拥有着是否为「mysql」,不是则更改目录的用户。
最后就是给MySQL数据库里的「root」账号一个密码:
1 | . /bin/mysqladmin -u root password ‘123abc‘ |
里面的「123abc」替换成你自己想要设置的密码即可。要注意的是这个MySQL的root不是指操作系统的root,而是指这个数据库管理系统的root,以后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账号对数据库进行添加用户、赋予权限等操作,所以一定要设置一个密码。
至此,繁琐的MySQL安装就所剩无几了!Congratulations!
最后还有几件事要做:
- 使用「root」账户进入MySQL管理系统中;
- 在MySQL内创建一个叫做「hello」的账号,为它设置密码;
- 在MySQL内建立一个名为「hello_db」的数据库,然后让「hello」账号拥有对「hello_db」数据库的完全操作权限;
- 退出MySQL管理系统,使用「hello」账户进入MySQL管理系统中;
- 在「hello_db」数据库中创建一张名为「hello_table」的表,在里面插入一条数据;
- 编写一个简单的PHP文件,通过浏览器的访问将上面一步中插入的数据显示在网页上。
当我们完成最后的这几件事,就真正宣告LNMP搭建成功,所有东西都能串起来了!
MySQL与用户创建、权限赋予的相关操作,请参见官方文档的账户管理部分。下面主要使用的MySQL指令是「CREATE USER」以及「GRANT」。
使用「root」账户进入MySQL管理系统中:
1 | . /bin/mysql -u root -p |
弹出提示时输入密码即可。进入后的界面应该类似这样:
在MySQL内创建一个叫做「hello」的账号,为它设置密码:
在mysql中输入以下语句:
1 | CREATE USER ‘hello‘ @ ‘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23456‘ ; |
在使用MySQL语句时,有个好习惯是对于命令的保留字使用全大写的形式,这样语句会更好的易读性。上面的「123456」是密码,替换成你自己的密码即可。
在上面的「@localhost」是有经过一些考虑,目前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MySQL和PHP部署的机器是一样的,因此PHP通过localhost就可以访问数据库。因此我们希望只有本地的连接可以访问数据库,来自其它IP或者域名的连接不能访问数据库,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便你的密码泄露了,入侵者也无法直接通过网络来操作数据库,除非你的机器登陆密码被入侵者知道了,他才能够直接登陆到你的机器,然后通过localhost访问数据库。
如果你将「@localhost」替换成「@127.0.0.1」,那么只有IP为127.0.0.1的连接才能够访问数据库。如果你不想对连接进行过滤,所有连接都能够访问到数据库,那么你上网查资料应该替换成什么吧,我不会告诉你的:)
在MySQL内建立一个名为「hello_db」的数据库,然后让「hello」账号拥有对「hello_db」数据库的完全操作权限:
首先是创建数据库「hello_db」:
1 | CREATE DATABASE hello_db; |
然后是让「hello」账号拥有对「hello_db」数据库的完全操作权限:
1 | GRANT ALL ON hello_db.* TO ‘hello‘ @ ‘localhost‘ ; |
上面的「ALL」即所有权限,「hello_db.*」即权限是针对hello_db下的所有表,「‘hello’@‘localhost’」即来自localhost的名为「hello」的用户。
退出MySQL管理系统,使用「hello」账户进入MySQL管理系统中:
先退出:
1 | exit; |
然后以「hello」账号进入MySQL:
1 | . /bin/mysql -u hello -p |
输入密码后即可。
在「hello_db」数据库中创建一张名为「hello_table」的表,在里面插入一条数据:
使用「hello_db」数据库:
1 | USE hello_db; |
建一张名为「hello_table」的表(下面普通的换行不会执行语句,MySQL在换行时检测到分号「;」才会执行语句):
1 | CREATE TABLE `hello_table`( |
2 | `id` INT (10) PRIMARY KEY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
3 | `content` VARCHAR (256) DEFAULT ‘Hello LNMP!‘ |
4 | ); |
注意!上面对于表名如「hello_table」,列名如「id」和「content」,它们使用的引号是反引号「`」,不是单引号。
这样一张表就建立好了,通过命令「SHOW TABLES」就可以看到。然后就是往里面插入一条数据:
1 | INSERT INTO `hello_table` (`id`, `content`) VALUES (1, ‘Hello World! Hello LNMP!‘ ); |
出现 「Query OK, 1 row affected」就证明成功了!
编写一个简单的PHP文件,通过浏览器的访问将上面一步中插入的数据显示在网页上:
切换到Nginx安装目录下的「html」文件夹:
1 | cd /home/reetsee/environment/nginx/html/ |
新建一个名为「lnmp.php」的文件,内容如下:
01 | <?php |
02 | $con = mysqli_connect( ‘localhost:3306‘ , ‘hello‘ , ‘123456‘ , ‘hello_db‘ ); |
03 |
04 | //检查连接是否出错 |
05 | if (mysqli_connect_errno( $con )) { |
06 | echo ‘Failed to connect to MySQL: ‘ . mysqli_connect_error() . "\n" ; |
07 | die ( "Connect to database failed.\n" ); |
08 | } |
09 |
10 | //执行读取数据的语句 |
11 | $query = ‘SELECT `id`, `content` FROM `hello_table` WHERE `id`=1;‘ ; |
12 | $result = mysqli_query( $con , $query ); |
13 | $row = mysqli_fetch_array( $result , MYSQLI_ASSOC); |
14 |
15 | //输出结果 |
16 | echo $row [ ‘content‘ ]; |
17 |
18 | //关闭连接 |
19 | mysqli_close( $con ); |
20 | ?> |
里面的用户名、密码等替换成自己的。没用过PHP的同学要留意PHP中双引号和单引号的含义是不同的。注意上面在初始化连接时的端口号「3306」不能少呀。
保存后将这个文件的权限设置为755,即执行命令「chmod 755 lnmp.php」。
接下来就打开浏览器,访问一下「127.0.0.1/lnmp.php」,是不是就看到了万众期待的「Hello World! Hello LNMP!」?效果如下:
如果你没有成功,那么欢迎在原文下留言(原文地址:http://blog.reetsee.com/archives/296),不过麻烦将情况描述得详细一点。我有空会尽快回复的。
6 结束前的一些小延伸
其实还有非常多东西可以写,因为我折腾这个LNMP得到的东西还不止那么少。
例如在上面安装Nginx的过程中,nginx.conf中有一行fastcgi_pass,里面指定通过TCP/IP协议进行通信的,如果你的Nginx与PHP是部署在同一台机器(即非分布式部署,就像这篇博文所说的那样部署),可以使用Unix域套接字进行通信,据说性能会有一点点提高。
不过具体的步骤我就暂时不写了,因为写到这里感觉有点累,想必看着这篇博文进行操作的同学也看得累。
把LNMP环境搭建起来后,可玩性就很强了,例如在上面放一个WordPress(安装快到没朋友),或者在上面搭建其它你喜欢的应用和服务。折腾WordPress搭建这个博客时我也学到非常多东西,不过这个可能得下次找机会再写。
作为折腾了那么一些东西的过来人,深刻认识到查阅官方文档的重要性,例如你要自己搭建应用与服务时Nginx要怎么配置?MySQL怎么操作?怎么优化性能?这些问题优先查阅官方文档解决。
我比较懒的,所以官方文档也有很多内容没有看,但是起码得保证先把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关的内容看了。
好了,最后就祝大家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简单搭建搭建LNMP教程(适合小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