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浅谈三层与实体
浅谈三层与实体
如果说类实现了封装,那么三层又将相关的类进行了封装,把它们封装在三个类库中。因为类的存在,减少了类与类之间的耦合;因为三层的存在,减少了职责不同的类之间的耦合。
所以三层的目的和面向对象的思想是一致的,就是要实现高内聚,低耦合,便于代码的更改,复用,即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可维护性,复用性。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安全。
我想看这篇文章的人至少对三层有一点点了解。一定知道三层包括:UI(User Interface Layer)表示层,BLL(Business Logic Layer)业务逻辑层,DAL(Data Access Layer)数据访问层。顾名思义,UI和用户紧密联系,DAL和数据库紧密联系,而BLL联系着二者。但是UI有时也想攀攀好久不联系的远房亲戚——DB(数据库),冒昧的拜访很不礼貌,中间总得有人给牵线搭桥。红楼梦中,刘姥姥想拜见王夫人,就事先和周瑞家的打了个招呼,而王夫人也没直接和刘姥姥见面,就派王熙凤去接待她。所以这里面,刘姥姥就是UI,周瑞家的就是BLL,王熙凤就是DAL,王夫人就是DB。可能不太恰当,但是三层确实也体现着一定的等级观念,UI层只能引用(访问)BLL层,BLL层只能访问DAL层,不能越级访问,而BLL和DAL又都很势利,他们却无暇顾及比自己低的层,所以BLL不能引用UI,DAL也不能引用BLL和UI。
那么,三层中为什么“等级观念”这么强?我们先看看假如他们处在一个平等的社会会怎样。
首先,从表面看,负责不同功能的代码可以互相访问,那么就相当于可以直接互相调用每个层里的函数,表面上看是分层了,实际依然是“一锅粥”,又回到了之前把那些用于显示的,逻辑判断的,访问数据库的代码都放到了一起。违背了“单一职责”,可读性差,更改维护起来不容易,不利于面向对象思想的体现。
其次,不管谁修改代码,都能看到有关访问数据库的代码,这样访问数据库的代码就很容易被修改,那么安全性怎么体现?
最后,如果软件发布了,安装到了不同的客户机上,但是突然需要更换数据库,那么每台机子上的代码就都得修改,要不就只能重新发布,重新安装了。
所以,虽然我们的人类社会需要平等,但是在三层中我们却要等级明显,这样会提高部署,开发,维护的效率,并节省相应的费用。
明确了这些之后,我们就要在实践中保证每一层各司其职。
UI,就是接受用户输入的数据,并显示BLL层传来的一些结果。
BLL,负责对数据的业务处理,它得处理用户的请求或返回一定结果。
DAL,负责访问数据库的数据,可能也会在本地缓存一些数据库的数据。
说完三层后,最后谈谈实体。
如果说BLL是UI和DAL之间的信使(邮递员),那么实体就是信。用户输入的信息不会直接让BLL看到,而是写到了信中,BLL拿到的只是装有信的信封。如果这封信就是写给BLL的,当然BLL可以拆开信封看里面的信。如果这封信最终是要到DAL手里的,那么邮递员BLL就没必要看了,而是把它交给DAL。如果DAL回信了,它也是通过邮递员把信最后交到UI手里。
我们先来看UI层的一段代码:
我们看到,这段代码并没有向我上述所说把用户输入的信息封装到“信”(实体对象user)中,而是直接作为函数参数传给BLL,我们不提倡这种做法,如果参数增多,每个牵连到的函数都得修改参数个数。不利于更改。这段代码有一点好处是把BLL传回来的信息封装在了信中,因为图中代码显示,把BLL层的函数的返回值赋给了user。
再来看下面这段代码,感觉会好很多。
这里就是把用户输入的信息都封装在了enuser这个实体中。
总结:三层之间访问遵循一定原则,上层只能调用相邻的下一层,访问方式是通过调用下一层提供给它的接口函数,而数据则是通过实体来传递。三层之间好像是有条明线,又有条暗线一样。函数调用是你能看得见的明线,而数据的都封装在了实体当中,但是它却在三层之间穿梭,好像是条暗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