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诗词创作中的“意像”问题
诗词创作中的“意像”问题
诗词创作中的“意像”问题
“意像”,简而言之乃“意中之像”。与我们常说的物像虽有相似之处,却并不是一回事。物像是基于大自然的万事万物,进入我们的视野,未曾加工过的客观环境、事物。而“意像”则是我们感受大自然,由于创作等动机的需要,在头脑中经过主观加工之后所形成的生活图景。这种图景是由“意”和“像”两个元素构成的。所谓“意”,就是情意、心意,即主观的思想感情;所谓“像”就是物像,是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既包括人、又包括物、还包括事。在诗词创作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像”不能是纯客观的物像,需由意所触发。情意与物像相吻合,才能形成诗的意境;情意与物像相乖离,则不能成其为诗。何景明说:“意像应曰合,意像乖曰离”;苏轼说文同画竹是“胸有成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诗词创作过程中“意像”的形成
在诗词创作中,“意像”其实就是诗人对于客观物像的情感释读和升华,它是诗人为了选择适当的字、词、句,以便对诗词的主题、风格、意境进行准确表达的构思过程和重要环节,即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是也。这种构思一旦成熟,它便会在头脑中形成—定的清晰可见的图像。这,便是意像。
对于美术作品创作中“意像”的形成,我们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的模式: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创作艺术作品,首先是对着奇峰打草稿,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和了解,认识和体验。然后对作品本身进行构思,构思的过程包括构图、造型、色彩的组织选用以及肌理的选择等等。构思过程,便是运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物像逐渐变为“意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考得越仔细,“意像”也就越清晰和具体。最后是对作品进行具体的制作,运用各种手段和技巧,把“胸中之像”变为“手中之像”。清代的郑板桥提出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概括了艺术创作从物像到意像,从而形成正式作品的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画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之乎哉!” “意像”的形成遵循着由“整体”到“局部”然后再回到“整体”的规律。对一件艺术作品的构思先要有一个“整体”的构思,然后如“庖丁解牛”一般,对细部进行明确化,可用速写、草稿等手段来进行。最后又由各个局部汇集于整体之中。
文学创作虽与绘画有所不同,但也向来提倡“胸有成竹”、“意在笔先”、“趣在法外”。也就是说,必须先要有丰富的生活和成熟的构思,这与绘画没什么两样。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构思,就是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挖掘出更深一层的、别人不曾发现的意像,并且思索出新颖的,别人不曾用过的语言来加以表现。这种构思越精深,头脑中的“意像”也越明晰,作者的笔下也才好表现。如果一个诗人疏于思考,懒得构思,头脑中“意像”模模糊糊,不能“胸有成竹”,那么,他的“手中之竹”便不能很好地呈现出来。所以,宋朝的姜白石认为,写诗,不但先有构思,而且还要“精思”,否则就写不出好诗。
对于诗词创作来讲,“意像”的产生和形成,既有与美术创作相同的一面,即都是“得之于心”而又“应之于手”的事,又在程序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诗词创作中的“对着奇峰打草稿”的“奇峰”,既可以是自然景物,也可以是一首经典诗词,还可以是别人的一句话或者是一个动作,这个时候,诗人“意像”的形成会躲过第一个阶段“眼中之像”而直接进入“胸中之像”和“手中之像”的阶段。这便是我们常说的“顿悟”。“顿悟”归功于“灵感”的产生。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便是此意。灵感是一种很难用语言进行准确表达的心理现象。它产生于诗人的知识与经验之中。诗人平时的生活经验和观察所得,便是灵感产生的源泉。他们的生活经验越是丰富,获得灵感的机会和可能也就越多。—个生活经验贫乏、或者不注意观察生活、也不注意阅读和思考的人,灵感是很难光顾他的。灵感的产生应该是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创作一定的艺术形象而经历的—个艰苦的过程。它的产生经常是在艺术家高度紧张地进行构思过程中出现的。这种突如其来的激情爆发,实际上是艺术家长期持续思考所达到的一个突变。袁守定说:“得之于顷刻,积之于平日。”;柴可夫斯基把灵感看作是“巨大劳动的结果”;列宾说:“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艺术家不能在完全没有苦思的情况下等待灵感的来临。相反,只有在找不到灵感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懈,灵感才能欣喜地出现。罗丹在创作《巴尔扎克》像时,已熟读巴尔扎克的作品,可是,一直没有很好的构思出现。只是当他突然了解到巴尔扎克喜欢夜间写作时,便立刻获得了巴尔扎克在夜间写作间隙的状态形象。灵感对于艺术家是非常重要的,有时我们因为观看古人的经典作品而突然引起冲动而获得“意像”,有时见“夏日奇峰”和“公孙大娘舞剑器”而获得意像。…
诗词创作中“意像”的构成要素
美术作品—般表现的是“瞬间”场景或情绪,而诗词作品既可以表现瞬间也可以表现过程。
但,无论是美术创作,还是诗词创作,其“意像”的形成过程,都离不开如下三个要素:—是客观物像,二是主观的思维活动即联想和想象,三是感情。在这里,客观物像显然是意像的基础和起点;而联想和想象则是客观物像变为艺术意像的基本方式,是意像能够飞翔的翅膀;感情则是艺术意像的生命。
从一般创作规律来说,诗人必须先是依附客观物像——生活中的事实进行艺术构思,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明晰的艺术意像,这样的意像一旦形成,诗人也就依据意像的自身逻辑继续进行构思,以促成意像的合理的发展和最后的完成。因此,“客观物像”是艺术意像的基础和起点。
诗词(其他艺术作品亦同此)创作不是生活中某一事实的翻版,它要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典型、更理想,因而,在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像时必须要有联想和想象。对已有的生活原料进行选择、加工,需要联想和想象;对生活原料中缺少的环节进行弥补,需要想象;比、兴的运用,需要想象;一字一句的推敲,也需要想象。可以说,没有联想和想象,就无法进行艺术构思,也不可能孕育出成功的艺术意像。所以,雪莱说:“诗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 。我国古代文论家也很重视想象在意像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陆机和刘勰,对作者在构思时驰骋艺术想象的情状作了十分生动的描绘。陆机说:“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瞳昽而弥鲜,物昭晰而忽进”。意思就是说,诗人在开始构思时,都是凝神静思,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凭着想象,上天入地神游四面八方;经过想象,事物的情理越来越鲜明,事物的形状越来越清晰。刘勰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 意思也是说,作家在构思时,他的心神可以飞到很远的地方;当他静思时,他会联想到千年以前;当他的面容有变化的时候,他的眼睛已看到万里之外;他吟咏之间,吞吐出珠玉一般的声音;他眉睫之前,舒卷着风云变幻的景色,这是神思所导致的效果呵!类似的说法还有不少,如“一句坐中得,寸心天外来”(薛雪《一瓢诗话》);“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卢延让《苦吟》)等等。也都是指诗人构思时上天入地的艺术想象。
“意像”的生成,除了需要想象外,还离不开感情,而且,这种感情还必须是“热的”。艾迪生有句名言:“想象必须是热的”。那意思就是说,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必须饱含感情。鲁迅也说过:“作文要热情,教书要冷静”,诗人要“有明确的是非,有热烈的好恶”,也是这个意思。由此可见,感情、热情、激情,并不是只在下笔写作时才有,而是在观察生活和艺术构思(形成意像)时就要有。如果对生活无深切感受,感情的湖面没有激起波浪,你对生活物像无动于衷,那么你就不会形成有感情的、活灵活现的、具体的、伸手可及的诗词意像;即使免强形成,那也只能是干瘪瘪的几条筋,毫无生气可言。用没有感情的、干瘪瘪的几条“筋”凑出的诗词,肯定是没有感情、概念化的、干瘪的、僵死的艺术膺品!
诗词意像的表达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词,要在短小的篇幅里表现尽可能多的内容,尤其要求要有精美的语言。高尔基说过:“文学的根本材料,是语言-是给我们的一切印象、感情、思想等以形态的语言,文学是借语言来作雕型描述的艺术。”“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是“文学的第一个要素”。—切文学作品的大厦都是由语言的材料构成的。诗词,不论长短,也都是由语言的材料构成的。因而,诗词意像的表达靠的就是语言。语言既是诗人表达艺术意像的手段,又是沟通诗人和读者思想感情的媒介。如果说,我们观绘画和听音乐,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直接感受作品中的意像和内容,那么,读诗,则要通过语言的中介,去领悟作品中表现的意像及其感情。
我们常说,好诗要“诗中有画”。但这“画”不是象画家那样用笔画出来的,而是用语言描述出来的。这就要求诗人能熟练掌握语言,既能使之绘形绘神,又能使之绘声绘色…
什么样的语言才是好的语言?就诗词创作来说,好的语言应该是把生活语言进行了加工改造的文学语言,这种语言,一般地说,具有准确、精炼、形象、生动的特点。否则,要想在极短的篇幅里表现尽可能多的内容,那是不可能的。高尔基说过:“我们把语言分成为文学的语言和人民的语言;这只是说语言中有‘未经加工’的语言,和由巨匠们加工改造过的语言。” 文学语言“是从劳动大众的口语中汲取来的,但与它的本来面目已完全不同。”要准确而又艺术地表达意像、创作出精美的诗篇,需要对人民口语进行加工改造,不能满足于对书本语言的照搬,也不能满足于生活语言的照抄。诗的语言,不论瑰丽的也好,质朴的也好,均需经过锤炼加工。清代袁枚曾说:“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这都是讲要对语言进行锤炼和艺术加工。
语言是诗词的外形,意像(含生活场景、思想感情)则是诗词的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语言的好不好,美不美,归根到底要看它为内容服务得好不好,要看它是不是出色地圆满地形象地表现出了所要表现的内容。历来都有人主张诗词要“语意两工”。就是说,“意”要好,“语”也要好。写诗先要“立意”,要有好的“意像”、好的主题,同时又要有好的语言。“有意无词,锦袄子上披蓑衣矣”(吴乔:《围炉诗话》);有词无意,则如“桔生淮北而为枳”—―“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矣!这里要求的是形式与内容完美的统一。
最后,必须强调指出的是:诗词,由于其形式是用语言直接描述现实生活,人们可以通过一首诗的外在形式——语言了解世界,也可以通过诗词的外在形式——语言学习到足够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人生经验。这就有可能使人们产生一个错觉,以为学习诗词创作,只须学习遣词造句及诗词格律就可以了。如果我们的思想认识局限到这个框框里,肯定会阻碍我们对“意像”的学习和对想象能力的培养,自然也无法促使灵感的产生。如果我们想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心理结构获得充分的发展,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就需要在诗词专业之外下大工夫。
诗词创作中的“意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