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总市值3862亿的创始人们在各阶段是怎么选女友的?
总市值3862亿的创始人们在各阶段是怎么选女友的?
本文作者金证济苍是云视链Venvy Inc.创始人CEO,哈佛大学数学系大四休学,2013年创始于哈佛创新实验室,2015年福布斯30位30岁下面创业者榜单年龄最小的上榜者(22岁)。2014年底于上海创立云视链。拥有玩tv、Video++云视链开放平台等独立产品,估值超过1亿美金。业余喜欢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做一些有意思的事。题图来自电影《桃花期》。
女朋友
“前两个星期,我抽取了朋友圈里有代表性的130位男性创始人兼CEO朋友进行了一次关于创始人是怎么选择女友的modeling。受訪者包含了活跃在创业第一线的众多大佬以及历届福布斯榜单上的创业明星”。
出乎意料的是问卷的參与度很的高。一部分人还转发给了其它创始人朋友,导致样本扩大到了384个。于是我将标准进一步提高和细分。筛选出了162位融完A轮及以上19-58岁的创始人。
这些创始人其中。13.6%的公司已经上市,样本的公开总市/估值为3862亿。考虑到某些个体数据过于真实。一旦放出有可能造成其股价调整、家庭重组等无法预料的后果。而且为了保护隐私, 我这里仅仅放出样本的总体数据。
下面为11选2(包含k. 自己定义)的调查题目。“假设你还没有结婚,在选择女友时最看重哪两点?”
Pop quiz, what would you choose?
然后分别依照融资阶段和时代背景整理分析。
创始人对女友的选择按融资阶段分析,|A、B轮|C-E轮|已上市|分别占样本人数的48.1%,38.3%和13.6%(仅为了模型的目的严谨性。我将新三板上市的公司算作C-E轮)
创始人按年龄分析,| 70/60后(35-47岁) |80后(25-35岁)|90后(19-25岁)|分别占样本人数的25.9%。48.8%和25.3%
数据显示:
1)貌美气质佳是差点儿全部阶段创始人共同的选择。而且优先级不断提高。
即便是金字塔上层的成功创始人也不免俗。外貌和气质逐渐成为前提,而性格特点因大时代背景的不同而不同。
2)时代背景对择偶观的影响巨大:80前受传统教育影响较深,所以择偶更注重传统美德;生于改革开放后的80后创业者更关注还有一半本身,而在那个创业还不是很普遍的年代,他们中的大多数很看重女孩是否赞赏和认同他们在做的事。作为互联网文化原住民的90后则更注重精神追求,呈现向西化靠拢的趋势。将幽默和激情列为重要要素,并非很关心还有一半的出身、传统美德和父母背景。
3)阶段性的身心需求对择偶观的影响:创业后期的创始人69%选择了温柔忍让,这是偏重于家庭稳定和谐的需求。而创业中早期则更看重对自己事业的赞赏,这反映出他们更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即使是强硬如创业者,也会在孤独前行的创业早期寻求认同。当然择偶选择也受创始人身体需求的影响,接近成功的创始人对美丽激情等的需求比创业早期的创始人低得多,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功成名就后的生活丰富,还有一方面也有可能是需求随着年龄增大而不断减弱。
在全部的固定选项之外,我还特别设置了 “k选项:自己定义”。这里面有几个答案很有意思。给大家分享下:
1. 长的略微丑点的,身心都不须要我太耗精力
2. 我的第7个员工就是我如今的女友
3. 我猜肯定有人女友是他天使投资人的
看到这些答案,我有点懊悔我的调查问卷做的太“柔和”了。应该来点劲爆点的料。所以我又向每个创始人问了一个新问题:你如今的妻子/女友还是你创业初时的女友吗?得到的结果是这种:
- 37.7% 的受訪人没有再回复我或者表示不方便透露
- 25.9% 的受訪人给了我肯定的答复
- 7.4%的受訪人给了我否定的答复
- 28.4% 的受訪人表示如今没有女友,欢迎骚扰。
- 0.6%(1位)受訪人反问说:你指的是哪个?
最后放出328名创始人女友选项的总分布。
对于创始人来说,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姑娘真心不easy。
身边一些朋友对产品有着近乎变态的追求,而这种完美主义的态度和习惯如影随形。也可能反应在选择女友上。
所以抛开这些成功创始人在不同阶段、时代背景、和年龄段选择女朋友的规律。我想说。你习惯了在各种场合听干货、总结失败成功的经验教训,但对于选择女朋友这件事物本身,你能够减弱作为一名创始人CEO对事物的规划性,由于它本身能够和创业一样带给你意料之外的惊喜。
事实上在路上的我们都很清楚。选择创业就是选择成为一类人种,过一类与众不同的人生。那何不也反着这些成功创始人们的规律来选择女友呢?
女朋友说完,该谈谈陪伴创始人的另两个核心角色:早期员工和投资人了。
前30位员工
前30名员工决定了初创公司的生死。
1)花三个人的钱和股权招一个人。四点原因:
- 独当一面的能力
- 经验丰富在兴许扩展中能hold住局面
- 吸引相同优秀的人才
- 绑定1个人永远比3个简单。
举个栗子,云视链刚上线的一个月里我们收到45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简历,在几种人才配置方案中,我终于选择了人数最少单位价格最贵但能力最强的人才方案。招入包含美国HP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主管、中科院的图像识别博士、15年开发经验的的老狂人等(当然也有出师不利,一个收到offer的大牛选择暂时留在Google)。兴许的人才引进变得简单很多,由于一个顶级的产品和团队能够让相同渴望到达顶峰的人降薪添加。
2)前30名员工里(除创始人以外)一定要有不拿工资的人。
这代表的不是一种经济实力,而是一种态度。
这种态度会持续不断地感染到与他们日日夜夜一起工作的人。
他们给团队带来的是势在必得的信念。在上海创立云视链的初期,几位重量级员工告诉我。他们能够不拿工资,收紧2年的裤腰带赌我。创业之路黑远,走这一遭的团队必须在严寒时有相互取暖的能力。
3)One man startups.这个概念不源于我,而是我在2012年和Angelist founder Naval的交谈中学到的(后Venture Hacks推出过一篇具体解释文章),至今应用两年感受颇深。归其核心为自然性自我驱动。前30位招进来的员工都把自己当作一个内部小型公司的founder。负责从用户体验收集、需求分析、功能定位、结果交付、使用測试、再回到用户体验的完整闭环。这种project师不会在用户体验不好时说“这个不是我设计的,我仅仅管实现”,这种营销官不会在效果不达标时说“我的方案明明是这种,growth hackers方法不正确”。You are the freaking man, eat your shit.
投资人
在说投资人之前,我须要说作为一个创始人在见投资人之前应该要完毕,但却往往被忽略的功课。这两年我见了大约40个寻求天使轮投资的创业者。作为一个本身可能也会投钱的潜在的天使投资人,我在与其它创始人聊的过程中,认识到很多创业者都存在一个共同的误区。那就是大家往往错误地运用了Lean Startup高速试错的理念。而忽略了战略思考上的深度和广度。
站在你的对面想问题(答案87)
Pre talking to investors
一个产品从出生到成熟平均经历2.5次转型(pivot)。但这并不能给创始人借口,“我顺其自然。战略、终极产品形态等等先不用想,想就是把这个产品框死了,船到桥头自然直”,这种想法会让你真的撞上桥头。
2013年初做第二版的技术设计时Venvy北美团队进入一个debate,互动视频应该从C端还是B端切入?当时的argue point在它能够使C端用户在看视频时点击喜欢的物体得到信息价值,购物,与其它人在视频内社交等等。对B端用户它能够满足视频内的推广需求,添加广告位,增大转化率等等-经典的Chicken-n-egg problem。
那么先做C端还是先做B端?(Pop quiz,what would you choose?)
我的创业导师Joe Lassiter (哈佛创新实验室主席,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那段时间鼓舞我focus在B端,做成一个开放平台并优化它。我们横竖纠结了几周,终于选择两者都做,哪个市场反应好就focus在哪个。回过头看,Joe当时的选择是对的。对于一个startup来说,资源是很重要的。不要说多招几个牛逼的技术市场就能够鸡和蛋都抓。那是商学院里的回答。一个startup的资源和精力配置应该很pinpointed。切入点要够小够深才干撬动G点。
分散资源去做两件事最可能的就是两件事得到的market reaction都是不准确的。由于你没有把不论什么一件做到它应当为市场呈现的样子。
那如今的我会怎么选呢?我会宁愿看似浪费时间地把战略想透彻。也不要“高速试错”。
和这些融资的创始团队打交道下来我发现Lean Startup和MVP里的高速试错理念普遍被浅显理解。事实上这里的“试错”前提是你做出的这个MVP是你想让市场看到的那个viable的,而不是一个个方向高速转(很多人做了MVP的MVP),而每个方向的试错都还不是错就被认定为错。由于你急于奔向下一个“错”。
没想透彻战略和产品终于形态就谈投资的创始人都是耍流氓。
请对你自己的时间负责。没有你自己的这一步,再多的交谈都宛如千万匹草泥马奔过当时聊完认为爽但事实上什么也没沉淀下来。
好。自己这步跨过去了。下一步怎么选择投资人呢?我给两条建议:
1)投错过你这个赛道的项目。大多数VC都有成功案例,能侃地头头是道,但你作为创始人须要冷静地问他你在这个领域投错过吗,这个项目由于什么而死。而你又为它做过什么?(能有该失败项目创始人的联系方式则更好)。
失败的经验永远比成功的经验重要。成功不是必定能复制的。但失败能够复制。
2)相比Peter Thiel和Marc Andreessen。我更倾向于Paul Graham对创业的思考。Peter在being nice和融资多少的问题上与Paul有巨大分歧(Peter主张一个成功的创始人应该是很aggressive的而且融越多越好,Paul主张一个创始人应该首先是很nice有信仰的人,而且融少一点稀释少一点股权好)。
Paul写的165篇文章中,超过40篇我这几年读了5遍以上(血荐10、11年和一些和Sam Altman共同思考的文章)。相信我,你假设是一个serious的founder,这个过程会大幅加深你对创业相关的理解。
假设你在我的分析中找到认同的、和不认同的点,那么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你对不一样的一种声音进行了思考和推断。
最后5个Giveaways:
1)创始公司后,你的脸和身体将不再仅仅属于你自己,即时你曾经再牛逼,该牺牲形象做宣传刷脸的时候不要清高。连续熬夜喷鼻血的时候不要认为自己伟大,你做这个公司是想让它成为一家伟大的能够活很久的公司,而不是因你生命的高速终结而终结。你要为全部信任你的员工、投资人和这个公司的发展负全责。
2)创始人能吸引到一批优秀的员工,大多也能吸引到优秀女人的倾慕,伟大源于自律。
3)投资人是逐利的。如同很多创始人。但一些好的投资人是有情怀的,也如同一些好的创始人。
4)带一个与自己无关的理想前行,它会在诱惑来暂时提醒你创业的初心。
5)Always ask what can go wrong.
总市值3862亿的创始人们在各阶段是怎么选女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