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Python-基础知识-装饰器

Python-基础知识-装饰器

一、函数相关基础

  1、Python是从上往下顺序执行代码,当碰到定义函数的代码块时,并不会立即执行。只有等到该函数被调用时,才会执行相应的代码块。

def foo():
    print("foo函数被运行了!")

如果就这样定义了函数,foo函数里面的语句是不会执行的。
python解释器只是简单地在内存定义了一个名为foo的内存地址。

相当于:
foo = print("foo函数被运行了!")


再看看,下面的例子:

def foo():
    print("我是上面的函数定义!")

def foo():
    print("我是下面的函数定义!")

foo()

运行结果:
我是下面的函数定义!

   可见,Python是从上往下顺序执行代码,下面的foo将上面的foo覆盖了。因此,最后执行是第二个定义的函数foo。在Python中代码的放置位置是有一定要求的,不能随意摆放,函数体要放在被调用的语句之前。

  2、函数体

def foo():
    print("foo函数被运行了!")
    return "OK"

分别运行:
foo
foo()

函数名:foo
函数体:1-3行
返回值:字符串"OK",如不定义,默认返回NONE

函数的内存地址:当函数体被python解释器读进内存后,它有标识符即函数名foo引用,
简单的说,foo指向的是函数体在内存中的保存位置

函数名加括号:foo(),函数的调用方法,只有见到这个括号,程序才会根据函数名从内存中找到函数体并执行。

 

二、装饰器

先看下面的例子:

def outer(func):
    def inner():
        print("我是内层函数!")
    return inner

def foo():
    print("我是原始函数!")
    
outer(foo)
outer(foo())

   在python中,一切都是对象,函数也不例外。因此可以将函数名,甚至函数名加括号进行调用的方式作为另一个函数的返回值。

  上面代码中,outer和foo是两个函数,outer(foo)表示将foo函数名当作参数传递给outer函数并执行outer函数;outer(foo())表示将foo函数执行后的返回值当作参数传递给outer函数并执行outer函数,由于foo函数没有指定返回值,实际上它传递给了outer函数一个None。注意其中的差别,有没有括号是关键!

  同样,在outer函数内部,返回了一个inner,inner是在outer函数内部定义的一个函数,注意,由于inner后面没有加括号,所以返回的是inner的函数体,实际上也就是inner这个名字,一个简单的引用而已。

  那么,如果outer函数返回的是inner()呢?现在你应该已经很清楚了,它会先执行inner函数的内容,然后返回个None给outer,outer再把这个None返回给调用它的对象。

  请记住,函数名、函数加括号可以被当做参数传递,也可以被当做返回值return,有没有括号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意思!

三、装饰器的使用场景

  装饰器通常用于在不改变原有函数代码和功能的情况下,为其添加额外的功能。比如在原函数执行前先执行点什么,在执行后执行点什么。

  软件开发中有一个原则“开放-封闭”原则,简单来说,他规定已经实现的功能代码不允许被修改,但可以被扩展,即:

  • 封闭:已实现的功能代码块
  • 开放:对扩展开发
有一个大公司,下属的基础平台部负责内部应用程序及API的开发
有上百个业务部门负责不同的业务,他们各自调用基础平台部提供的不同函数处理自己的业务
情况如下:
# 基础平台部门开发了上百个函数
def f1():
    print("业务部门1数据接口......")
def f2():
    print("业务部门2数据接口......")
def f3():
    print("业务部门3数据接口......")
def f100():
    print("业务部门100数据接口......")
    
#各部门分别调用
f1()
f2()
f3()
f100()

由于公司在创业初期,基础平台部开发这些函数时,
由于各种原因,比如时间,比如考虑不周等等,没有为函数调用进行安全认证。
现在,平台部主管决定弥补这个缺陷,于是:

def f1():
    #加入认证程序代码
    print("业务部门1数据接口......")
def f2():
    # 加入认证程序代码
    print("业务部门2数据接口......")
def f3():
    # 加入认证程序代码
    print("业务部门3数据接口......")
def f100():
    #加入认证程序代码
    print("业务部门100数据接口......")

#各部门分别调用
f1()
f2()
f3()
f100()

##########################
def login():
    print("认证成功!")
    
    
def f1():
    login()
    print("业务部门1数据接口......")
def f2():
    login()
    print("业务部门2数据接口......")
def f3():
    login()
    print("业务部门3数据接口......")
def f100():
    login()
    print("业务部门100数据接口......")

#各部门分别调用
f1()
f2()
f3()
f100()
##########################
以上实现方法虽然可行,但是它对已经实现的功能代码内部进行了修改。违反了“开放-封闭”原则

再继续往下看:

def outer(func):
    def inner():
        print("认证成功!")
        result = func()
        print("日志添加成功")
        return result
    return inner

@outer
def f1():
    print("业务部门1数据接口......")

@outer
def f2():
    print("业务部门2数据接口......")
@outer
def f3():
    print("业务部门3数据接口......")

@outer
def f100():
    print("业务部门100数据接口......")

#各部门分别调用
f1()
f2()
f3()
f100()

对于上述代码,也是仅需对基础平台的代码进行拓展,就可以实现在其他部门调用函数 f1 f2 f3 f100 之前都进行认证操作。
在操作结束后保存日志,并且其他业务部门无需他们自己的代码做任何修改,调用方式也不用变。

 

   分析上面的这段代码:

1、程序开始运行,从上往下读取,发现函数体并将函数体加载到内存中,然后继续往下读取。

2、读到@outer的时候,python知道@outer是个装饰器(语法糖)后,立即执行outer这个函数。

3、由于outer函数做了2件事,一是定义了inner这个函数,二是返回inner在内存中的地址。

4、由于装饰器的语法规则,被装饰的函数的名字会被当作参数传递给装饰函数。装饰函数按顺序执行自己的代码后,将它的返回值赋值给被装饰的函数。

5、执行outer函数的时候,python解释器又发现了另外一个函数inner,但是并不会马上执行inner代码块的内容。下一步,就是return inner。返回值是个函数名。由第四点得出,inner这个函数名会被复制给f1这个被装饰的函数,也就是f1 = inner。此时f1函数被新的函数inner覆盖。(即f1这个函数名的内存地址指向到inner的函数内存地址)

一个装饰器:
def deco(func):
    def inner():
        print("这是inner函数")
        result = func()
        return result
    return inner

@deco
def func1():
    print("这个是func1")

func1()


实际上相当于:
fun1 = deco(func1)

 6、业务部门依然通过f1()的方式调用f1函数,但执行的不再是原本f1函数的代码,而是inner函数的代码。

注意:

  1、@outer和@outer()是有区别的,没有括号时,outer函数依然会被执行。这和传统的用括号才能调用函数不同,需要特别注意。

  2、f1这个函数名当作参数传递给装饰函数outer,func = f1,@outer等于outer(f1),实际上传递了f1的函数体,而不是执行f1后的返回值。

  3、outer函数return的是inner这个函数名,而不是inner()被调用后的返回值。

四、装饰器的参数传递

一个参数的情况:
def outer(func):
    def inner(username):
        print("认证成功!")
        result = func(username)
        print("日志添加成功")
        return result
    return inner

@outer
def f1(name):
    print("%s 正在连接业务部门1数据接口......"%name)

# 调用方法
f1("jack")


在inner函数的定义部分也加上一个参数,调用func函数的时候传递这个参数,很好理解吧?
可问题又来了,那么另外一个部门调用的f2有2个参数呢?f3有3个参数呢?你怎么传递?

很简单,我们有*args和**kwargs嘛!号称“万能参数”!简单修改一下上面的代码:
def outer(func):
    def inner(*args,**kwargs):
        print("认证成功!")
        result = func(*args,**kwargs)
        print("日志添加成功")
        return result
    return inner

@outer
def f1(name,age):
    print("%s 正在连接业务部门1数据接口......"%name)

# 调用方法
f1("jack",18)

 

 五、装饰器高级用法

1、一个函数被多个装饰器装饰:

def outer1(func):
    def inner(*args,**kwargs):
        print("认证成功!")
        result = func(*args,**kwargs)
        print("日志添加成功")
        return result
    return inner


def outer2(func):
    def inner(*args,**kwargs):
        print("一条欢迎信息。。。")
        result = func(*args,**kwargs)
        print("一条欢送信息。。。")
        return result
    return inner


@outer1
@outer2
def f1(name,age):

    print("%s 正在连接业务部门1数据接口......"%name)

# 调用方法
f1("jack",18)


执行结果:

认证成功!
一条欢迎信息。。。
jack 正在连接业务部门1数据接口......
一条欢送信息。。。
日志添加成功

分析:

多个装饰器:

f1 = outer1(outer2(f1))

2、带参数的装饰器:

# 认证函数
def  auth(request,kargs):
    print("认证成功!")
# 日志函数
def log(request,kargs):
    print("日志添加成功")
# 装饰器函数。接收两个参数,这两个参数应该是某个函数的名字。
def Filter(auth_func,log_func):
    # 第一层封装,f1函数实际上被传递给了main_fuc这个参数
    def outer(main_func):
        # 第二层封装,auth和log函数的参数值被传递到了这里
        def wrapper(request,kargs):
            # 下面代码的判断逻辑不重要,重要的是参数的引用和返回值
            before_result = auth(request,kargs)
            if(before_result != None):
                return before_result;

            main_result = main_func(request,kargs)
            if(main_result != None):
                return main_result;

            after_result = log(request,kargs)
            if(after_result != None):
                return after_result;

        return wrapper
    return outer
# 注意了,这里的装饰器函数有参数哦,它的意思是先执行filter函数
# 然后将filter函数的返回值作为装饰器函数的名字返回到这里,所以,
# 其实这里,Filter(auth,log) = outer , @Filter(auth,log) =  @outer
@Filter(auth,log)
def f1(name,age):

    print("%s 正在连接业务部门1数据接口......"%name)

# 调用方法
f1("jack",18)


运行结果:

认证成功!
jack 正在连接业务部门1数据接口......
日志添加成功

分析:

带参数的装饰器:

f1 = Filter(auth,log)(f1)

3、带有参数的多个装饰器:

带有参数的多个装饰器:
@deco1(deco_arg)
@deco2()
def foo():
    pass

实际上相当于:
def foo():
    pass

foo = deco1(deco_arg)(deco2(foo))

分析:

带有参数的多个装饰器:

deco1接受参数deco_arg,处理完成后的结果作为装饰器去装饰deco2(foo)

Python-基础知识-装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