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任志强没完成使命 留下“混改半成品”的华远

任志强没完成使命 留下“混改半成品”的华远

任志强没完成使命 留下“混改半成品”的华远

行业动态投资时报付珊珊2014-11-16 07:47
我要分享
48
 
 

  编者按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无论王石、冯仑、任志强,还是近日茶水风波的宋卫平,中国地产黄金一代或无奈于岁月,或禁锢于规制,甚至仅缘于市场环境切频下一时的力所不逮,终到了需要退隐的时刻。然而曾经指点江山的雄霸之气,以及对深刻自身烙印企业的恋栈之心,都令他们不可能彻底退出舞台。二出江湖乃个例,时常顾问恐常态,于己于人这也算一种中国特色的余热效应。就像白居易所云: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来源:《投资时报》

  文|《投资时报》记者 付珊珊

  在10月22日召开的华远地产(华远九都汇)媒体见面会上,任志强最后一次以华远地产董事长的身份面对多家媒体,宣布自己要退休的决定。

  消息一出,舆论、同仁无不感叹惋惜—房地产业内又少一位敢言之人。

  实际上,离开华远的任志强,亦应有所惋惜。

  自1984年加入华远,30年历程铸就“大炮”任志强。相比任志强的高关注度,华远地产的行业地位远不及“大炮”名声。此外,华远地产混合所有制改造仍待完善,如今他全身而退,留给后人的任务颇为艰巨。

  与其他一代房企大佬相似,任志强也并未远离其奋斗多年的地产圈,任地产会长、办房产研究院、当作家,退休人不休,是大炮,总需要有个出口。

  任志强的“华远史”

  1984年对任志强来说是充满机遇的一年,正赶上国企华远公司招兵买马,任志强决定进驻华远,并于1984年—1988年担任北京市华远经济建设开发总公司建设部经理。

  自加入华远以来,任志强主持或参与了华远近50个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工作。1996年,其带领华远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进入资本市场的地产企业。此后,任志强领导华远地产几年内保持了超过30%的增长。

  2001年12月至2002年12月任志强担任北京市华远新时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02年12月开始兼任北京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自此,华远进入“任志强时代”。

  一位地产业内人士曾经评论说,任志强作为一个从红色家庭成长起来的人,很难完全摆脱成长的烙印。其创业一开始就在北京,也一直没有摆脱国有色彩,这与在深圳那片开放土地上摸索的王石有所不同。同为华润控股的华远地产的国有属性,使得其在经营业绩上远不如走市场化道路的万科。

  华远地产2014年中期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8.24亿元,同比增长137.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3.05%。对比万科2014年中期业绩,万科营业收入为409.6亿元,尽管较去年同期的413.9亿元下降1.0%,但是业绩依然是华远的十倍多;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48.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5.6亿元增长5.6%。今年1至6月,万科累计实现销售金额1009.1亿元,仅半年就实现了千亿计划。

  比较来讲,华远一直在国有体制中打转发展,虽然有强大的支持力量,但同时也尝到了“非市场化的恶果”,用任志强自己的话来说,即华远最大的限制来自体制,最大的压力来自上面的领导。任志强认为,“2005、2006年,华远要是能到外地去拿地,如今获得的发展可能就不一样了”。而之所以没去成,是因为“国资委不同意你到外地去”。

  当然,有业内人士认为,即使不跟龙头万科相比,相较其他具有国有资本背景的北京房企,华远仍是掉队的一个。

  华远目前的业绩不如任志强的名声那么大,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任志强自身并没有花太多心思在华远的发展上。任志强的“大炮”名号,起源于其对政府、政策犀利的批判,敢于直言。对此,他的好友潘石屹点评一针见血:(他)少有私心,不为个人和华远争什么,但操着总理的心。批评是希望让政策变得更好,但这并不涉及华远本身的发展,所以并没让华远变得更好。

  留下“混改半成品”的华远

  任志强个人的成长经历及华远地产的国资背景,给这家并不市场化的公司打上了深深的红色烙印。尽管任志强曾在2013年华远地产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该公司已经是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但事实上,华远地产作为国资委旗下国有独资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其治理结构远远未能实现市场化,特别是在董事会的作用和高管的薪酬方面,因此被视为标准的国有企业,而非“混改”企业。

  在华远的早年时期,任志强放弃了几次“混改”的机会,坚持华远集团的国资性质。对此,有分析认为这与任志强个人的价值观相关,红色家庭出身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使得任志强对国有资本性质有着别样迷恋。然而,时至今日,华远集团仍然是国有独资企业,其高管们仍然是体制内身份。这一体制约束让企业和高管、员工纷纷感受到巨大的束缚,为日后的混改埋下了伏笔。

  由于与股东华润集团的分歧,任志强毅然离开进行二次创业,而这也使任志强在错过了母公司华润混改的好机会后,促成了子公司新华远的混改。

  但此次混改只能算“半成品”,在华远内部遗留下了治理结构缺陷。一方面,华远地产是国资委旗下国有独资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国资委对公司项目具有决定权和否决权,华远公司高管对此无可奈何。此外在薪酬方面,身为体制内的企业,薪酬自然也受到限制。

  然而,最大的问题还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公开报道显示,从2011年至2014年11月,任志强“多干”了三年半,暴露出巨大的治理结构问题,即董事会的产生因为不可知的原因拖延了三年多。按照公司法,董事每届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董事任期届满未及时改选,在改选出的董事就任前,原董事仍应当履行董事职务。

  此外,在这三年多里,在走“非市场化路线”的华远中,任志强多拿了不少“市场化高薪”,这也是一直为外界所质疑的关键点。

  不管如何,任志强终能全身而退,混改未完的摊子,也都交由后人解决。但是在房地产行业,他并未走远。

  据《投资时报》记者了解,退休以后,任志强除了兼任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和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还是全联房地产商会执行会长、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是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主席,将来他的研究院正式成立了,各路粉丝又可以期待任院长继续“开炮”。

  (完)

(投资时报)

相关阅读:

·任志强:宏观调控政策的修改是不到位的调整 2014.11.05
·任志强们去哪儿了?第一代地产大佬集体“谢幕” 2014.11.03
·“大炮”任志强唯一的遗憾 2014.11.01

任志强没完成使命 留下“混改半成品”的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