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这个时代的梦想与尊严

这个时代的梦想与尊严

除了更好的物质生活,促使人奋斗的动机应该还有很多:集体的归属感,事业的荣誉感,自由的选择权。当社会的经历一次次让人失望,后面的备选项变得黯淡无光时,“一心只想着赚钱”成为许多人无奈下的选择。

 

记得大一听思修课的时候,思修老师讲,你们作为全国前1%的学生,是不是应该关注和考虑下国家和民族的大事?当时我的内心是很激动的,一种“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磅礴气概油然而生。现在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看着意外终止的联合学院保研项目,就像被一盆冷水彻底治好中二病。在心情最糟糕的时候,曾写下一篇小说,为了“纪念”这段经历,既然相关的报道已经曝光,也就不怕放在这里。

 

K先生二三事

Chapter 0


K先生经常会作白日梦。


不论是一个人的时候,还是一群人的时候。


单手托着下巴,双眼盯着某个角落,坐在那儿,不声不吭。或是心不在焉地跟在一群人的旁边,越走越慢,渐渐落到后面。实在走神得厉害的时候,你跟他说了三句话,他仿佛才从另一个世界回来,应一声, “嗯?”


K先生是中山大学13级的学生


他报读这所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离家近。家里饭菜香,还从小照料着他长大的奶奶。软件工程也不是志愿的首选项,前面还有应用数学和物理力学。报志愿的时候,他其实对这个才出现了几十年的专业知之甚少。


嗯,所谓阴差阳错。


不太对,机缘巧合。


当他敲出第一行“Hello world”的时候啊,他就喜欢上这个行当。


如果你非要问为什么,他可以滔滔不绝地给你背书背那些专门为面试官准备的理由。比如信息产业是先进的生产力,它给社会创造财富,真正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云云。但若要问他内心的想法,恐怕他说不出为什么。


喜欢就是喜欢。既然是非理性的感觉,理性的逻辑怎么能分析清楚?有些人就是喜欢看书,有些人就是喜欢画画。能够整日整夜画画的人,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心底里终究不讨厌做这个事情。喜欢的热情是否会消退,是另一个问题。喜欢做的事是能作为职业,又是另一个问题。


小说家波多克的母亲曾劝波多克放弃写作。“做个神经外科医生,你不但可以拯救许多人的生命,而且可以赚更多的钱。”波多克的回答是“妈妈,我不想拯救别人的生命,我想做的是告诉他们应该怎样的活着”


这个回答足够燃,不过K先生觉得自己没有达到这种高度。实际上,他心里总有一种隐隐的害怕,害怕突生变故,让自己对编程和算法失去兴趣,然后无事可做。


Chapter 1


K先生保送的研究生项目突然前途未卜,他真想收回上一章的flag


K先生不清事情是怎样开始和演变的。反正他学校度过了风声鹤唳的一个月,宛如崩盘大环境下的一个股民。耳边时而是贝多芬的《欢乐颂》,时而是“中国农村重金属”,一下出了神,就像是在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观看连场播放的《步步惊心》。


受此影响的学生当然不止一个人。学生们组织起来向领导讨说法,但每次学生代表都被领导哄回来,一无所获。Mr. K 并不觉得学生代表太弱,毕竟换自己一样,但他觉得自己的斗志在这个事情上逐渐被消磨。


在某个瞬间,K先生理解到了生活比戏剧更荒谬这句名言他体会到了高考落榜,考研落榜,还有出国失败的心境。那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他的愤怒,他的悲伤,他的郁闷,反正他所有的情绪混杂在一起,不知所措。换作以前,无事可做的时间在K先生看来简直是可耻的浪费。而现在,他觉得手边的事情都不重要。


只想过得像咸鱼一样。


Chapter 2


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汗水凝结成……”


聒噪的《荣耀》铃声终于吵醒了上铺的K先生


他睡眼惺忪地爬下床,拿起手机瞄了一眼,随即调成静音,丢回桌上


大约半年前,K先生像往常一样在饭堂吃饭。突然,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可爱女孩来到他的面前,“同学,请问可以帮我填份问卷么?” K先生 犹豫了一下,看了看问卷——半张A4纸大小。想着是帮个小忙,K先生刷刷地就往上写。


麻烦您把手机号也留一下。”女孩甜美的笑容晃悠在面前,还有那双水灵的大眼睛。


应该不会有骚扰电话吧?” K先生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


没有,绝对没有。”还是那个甜美的笑容。


然后留学中介的骚扰就缠上了K先生。时而一天两次,时而两天一次。起初Mr. K 还会忍不住接听,礼貌地拒绝。后来烦了,就干脆将手机静音。让人惊讶的是,在他最初接听的三十余个电话里,居然没有一家公司重样。


爬回上铺的时候,K先生还联想到那个鸡汤文中的销售大师。“敲五百次门,总能找到一个顾客,还是没有,就再敲五百扇门。”在心里把那位大师的家人问候了一遍后,他把自己摔回床上。


室内仅剩挂钟“嘀嗒嘀嗒”的声响。白色的钟面上,慵懒的时针向着12缓缓靠近。


K先生真的过上了咸鱼般的生活。


Chapter 3


中间有个插曲。


K先生满心欢喜地更新好《英雄联盟》,正襟危坐在电脑进入对局,他却发现自己的游戏瘾随着斗志一起萎靡不振。面对曾经沉迷其中,卸载三次还是戒不掉的游戏,他现在提不起半点兴趣。

可能是因为他的王牌英雄并不适合这个版本,可能是因为他的操作已经跌到了青铜组水平,也可能只是因为他长大了,就像从前看《天线宝宝》津津有味,现在莫名其妙。


后来,小说和电影成了他最好的消遣。


看完尤瓦尔·赫拉列的《人类简史》,回头看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有意义吗?应该有。


看完《三体》三部曲,然后一部接一部地看刘慈欣的科幻。从《地球闪电》,到《流浪地球》,再到《乡村教师》。


有意义吗?或许有。


重新看江南的《龙族》系列,看他《此间的少年》,看他成名前的短篇,看今何在的《中国式青春》。又捧起《倚天屠龙记》,看赵周张三人的爱恨情仇。补完没看过的阿加莎《无人生还》和《东方快车谋杀》。又读起了九把刀还未完结的《杀手》系列。


有意义吗?不太有。


电影从大众高评分看到小众好口碑。从悬疑剧情类的《十二猴子军》、《灵异第六感》,看到R级的《死侍》、《本能》;重温经典的《忠犬八公》和《肖申克救赎》,再看生活流的《比海更深》、《美丽人生》;最后到了后现代的剧集《马男波杰克》系列,不胜枚举。


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有意义吗?


说出来可能没人信,咸鱼其实过得备受煎熬。


所以,这种不务正业的状态就是要跟一群人呆在一起,才能混得下去。所谓的羊群心理,所谓的物以类聚,所谓的温水煮青蛙,在这个语境下都非常合适。


不过K先生还是喜欢独处。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去游泳,一个人去跑内环,一个人去健身,一个人在图书馆看小说。或者说,他习惯了这样。


《马男波杰克》的花生酱先生说,“寻求人生的意义并不是获得快乐的关键。最重要的是,你即使得到了想要的,也不一定会快乐。”


实在无法反驳啊”,K先生想了想,又重看了这一集。


Chapter 4


咸鱼状态下的某天,K先生翻到了思修课的笔记。亚硫酸盐漂白的张纸已经开始泛黄,不过没关系,整个本子只用了一页纸。准确地说,只写一句话,


生活的意义只能在生活当中寻找。


啊哈,那个本科读拖拉机专业的思修老师。


他觉得自己开始理解那句话。


三个月没有编程,没有due,在家啃老的日子,让他感受到一种有别于以往的生活。那并非是前所未有的闲适,而是日渐消磨的斗志。


他决定振作起来,从写一篇小说开始,为了理清自己的思绪,为了寻回创作的亢奋,为了记录那些不能托付给记忆的事情和想法。


究竟是一时兴起的念头,还是暗藏已久的小心愿?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这得看观察者。


不过能确定的一点是,小说名为《K先生二三事》。

Chapter 5


K先生在写完前五章之后,就发现自己没有写作的天赋。没有剧情,没有环境描写,没有细致入微的洞察,也没有代入感十足的人物。只剩下还算不错的概念和喋喋不休的吐槽。倒是适合当评论家,而非作家。于是,他决定改回第一人称。


在我看来,C大师也就四十来岁。清爽的的板寸头,长方形脸上戴着窄边金丝眼镜,总是保持和蔼可亲的微笑,因此眼睛看起来总是在眯着。每次都在上课铃前的十余秒,一手拿着水瓶,一手提着电脑包,低着头,走进课室。


可在上课的时候,他就像是换了个人,讲起课来滔滔不绝,有时脸上还会激动得泛起红光。不论上什么课,讲syllabus 的时候,都会跟你分享他自己的学习方法:这门课程的起源是什么,里程碑式的事件什么,目前发展的现状是怎样,以及“我能做什么”。他会有意把课程的进度赶快,把大纲的内容讲完,然后腾出课时讲他的延伸话题。比如在离散数学课上,每个月都会有一次延伸话题的课时,讲罗素悖论与集合论,讲实数的可数无穷和不可数无穷,等等。他把这门课叫做老祖宗的东西,应该好好传承。


当然,我还是大一学生的时候,听得可是云里来雾里去。什么,《笛卡尔第二随想录》?什么,以空集为元素的集合?过后才知道,是好东西。当然,严谨治学而课程干货满满的老师还有很多。让他脱颖而出,被同学们尊称为C大师的原因,以笔者来看,有两点:一是他风趣幽默的语言,体现在不时冒出的金句,二是关于他的人生经历,众说纷坛而且越传越神。


关于第一点,有不少学生摘录成语录集,网上流传甚广,在此搬运几句:


中午睡觉不是好习惯,要戒掉。”


晚上工作8小时比白天工作8小时效率高多了。我其实几十年睡觉不超过6小时……”


本科教育是一种通俗教育,当你走出大学时,你什么都不会。”


碰到一个概念,应当想方设法把它用集合代数,逻辑代数的语言表示出来。这应成为软件学院学生的一个习惯。”

程序员有两大忌: 一是玩游戏,游戏就是设圈套,把人家套进去; 二是看新闻,浪费时间。要看的话就一个寝室集一元买羊城晚报,上厕所的时候看。”


“.一个软件,代码三四十万行,是一个程序员畏惧的瓶颈。他会越来越怕,因为他无法检验之前的代码是否是正确的。”


每年成百上千的paper,结果计算机的教授连程序都不会编。”


质疑你手中的一切。”


“.No money,no talk. 经济上的独立才是真正的独立,经济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调节假日只有中国有。没有信仰,不礼拜。”


电子书是给没有文化的人看的(一年花7~8千块买书,我们是文化人)”


而关于C大师人生经历,最经常被传颂的部分是创业经历。过程众说纷坛,反正赚了一笔大钱。更神的一点是回学校教书,主要是为了当年的理想。借高校的资源和平台,实现中国人的操作系统,同时教书育人,自我实现。


据笔者与C大师的某次聊天来看,C大师在清华本科毕业后,在爱丁堡大学读博士,因为创业诱惑太大,没有读完博士学位,最后硕士得证,博士肄业。结合收集到的语录来看,流传的故事倒是有五六分可信。


而毫无疑问的是,C大师的人生观已经深深地影响了笔者。


到国外读硕士,然后在大公司、巨头工作几年,再考虑。”


再引一句,嗯。


这个时代的梦想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