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iOS工程中的info.plist文件的完整研究

iOS工程中的info.plist文件的完整研究

原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947c4a9f0100zf41.html

们建立一个工程后,会在Supporting files下面看到一个"工程名-Info.plist"的文件,这个是对工程做一些运行期配置的文件,很重要,不能删除。

如果你在网上下载的工程中的这个文件名只是Info.plist,那么恭喜你,这个工程太老了,是用包含SDK2.0以前的Xcode生成的,不过没关系,不影响使用。

如果你使用文本编辑器打开这个文件,你会发现这是一个XML格式的文本文件,一般我们不用文本编辑器直接编辑这个文件,而是通过Xcode编辑。

下面是这个文件的一个例子:

下面是对这里可能出现的字段的解释:

Localiztion native development region --- CFBundleDevelopmentRegion 本地化相关,如果用户所在地没有相应的语言资源,则用这个key的value来作为默认.

Bundle display name --- CFBundleDisplayName 设置程序安装后显示的名称。应用程序名称限制在10-12个字符,如果超出,将被显示缩写名称。

Executaule file -- CFBundleExecutable 程序安装包的名称

Icon file --- CFBundleIconFile 应用程序图标名称,一般为icon.png

Bundle identifier --- CFBundleIdentifier 该束的唯一标识字符串,该字符串的格式类似com.yourcompany.yourapp,如果使用模拟器跑你的应用,这个字段没有用处,如果你需要把你的应用部署到设备上,你必须生成一个证书,而在生成证书的时候,在apple的网站上需要增加相应的app IDs.这里有一个字段Bundle identifier,如果这个Bundle identifier是一个完整字符串,那么文件中的这个字段必须和后者完全相同,如果app IDs中的字段含有通配符*,那么文件中的字符串必须符合后者的描述。

InfoDictionary version --- CFBundleInfoDictionaryVersion  Info.plist格式的版本信息

Bundle OS Type code -- CFBundlePackageType:用来标识束类型的四个字母长的代码,(网上找的,不解??)

Bundle versions string, short --- CFBundleShortVersionString 面向用户市场的束的版本字符串,(网上找的,不解??)

Bundle creator OS Type code --- CFBundleSignature:用来标识创建者的四个字母长的代码,(网上找的,不解??)

Bundle version --- CFBundleVersion 应用程序版本号,每次部署应用程序的一个新版本时,将会增加这个编号,在app store上用的。

Application require iPhone environment -- LSRequiresIPhoneOS:用于指示程序包是否只能运行在iPhone OS 系统上。Xcode自动加入这个键,并将它的值设置为true。您不应该改变这个键的值。

Main nib file base name -- NSMainNibFile 这是一个字符串,指定应用程序主nib文件的名称。如果您希望使用其它的nib文件(而不是Xcode为工程创建的缺省文件)作为主nib文件,可以将该nib文件名关联到这个键上。nib文件名不应该包含.nib扩展名。这个字段可以删除,你可以参考我前面的文章,main函数研究。

supported interface orientations -- UISupportedInterfaceOrientations 程序默认支持的方向。
 

 

下面是转载的。

Application uses Wi-Fi
如果应用程序需要wi-fi才能工作,应该将此属性设置为true。这么做会提示用户,如果没有打开wi-fi的话,打开wi-fi。为了节省电力,iphone会在30分钟后自动关闭应用程序中的任何wi-fi。设置这一个属性可以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且保持连接处于活动状态

更多的字段信息可以参考开发者网站。

http://developer.apple.com/library/ios/#documentation/General/Reference/InfoPlistKeyReference/Introduction/Introduction.html#//apple_ref/doc/uid/TP40009

转载:http://blog.csdn.net/nicktang/article/details/687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