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nginx+tomcat实现动静分离
nginx+tomcat实现动静分离
本文设计的动静分离结构
在本文中,我们将静态资源放在 A 主机的一个目录上,将动态程序放在 B 主机上,同时在 A 上安装 Nginx 并且在 B 上安装 Tomcat。配置 Nginx,当请求的是 html、jpg 等静态资源时,就访问 A 主机上的静态资源目录;当用户提出动态资源的请求时,则将请求转发到后端的 B 服务器上,交由 Tomcat 处理,再由 Nginx 将结果返回给请求端。
提到这,可能有您会有疑问,动态请求要先访问 A,A 转发访问 B,再由 B 返回结果给 A,A 最后又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这是不是有点多余。初看的确多余,但是这样做至少有 2 点好处。第一,为负载均衡做准备,因为随着系统的发展壮大,只用一台 B 来处理动态请求显然是是不够的,要有 B1,B2 等等才行。那么基于图 2 的结构,就可以直接扩展 B1,B2,再修改 Nginx 的配置就可以实现 B1 和 B2 的负载均衡。第二,对于程序开发而言,这种结构的程序撰写和单台主机没有区别。我们假设只用一台 Tomcat 作为服务器,那么凡是静态资源,如图片、CSS 代码,就需要编写类似这样的访问代码:<img src=http://www.mamicode.com/”{address of A}/a.jpg”>,当静态资源过多,需要扩展出其他的服务器来安放静态资源时,访问这些资源就可能要编写这样的代码:、。可以看到,当服务器进行变更或扩展时,代码也要随之做出修改,对于程序开发和维护来说非常困难。而基于上面的结构,程序都只%20要%20,无需关心具体放置资源的服务器地址,因为具体的地址%20Nginx%20为帮您绑定和选择。
动静分离的 Nginx 配置
# 转发的服务器,upstream 为负载均衡做准备
upstream tomcat_server{
server 192.168.8.23:8099;
}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charset koi8-r;
#access_log logs/host.access.log main;
# 静态资源存放目录
root /im;
location / {
root html;
index ak47.html index.html index.htm;
}
# 动态请求的转发
location ~ .*.jsp$ {
proxy_pass http://tomcat_server;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
# 静态请求直接读取
location ~ .*\.(gif|jpg|jpeg|png|bmp|swf|css)$ {
expires 30d;
}
新建了一个im文件夹用来存放静态图片资源
其目的和我们预期的一样,动态的请求(以 .jsp 结尾)发到 B(192.168.8.23:8099,即 tomcat_server)上,而静态的请求(gif|jpg 等)则直接访问定义的im目录
nginx+tomcat实现动静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