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是指看到别人的不幸,而在自己内心产生的同情心。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也许人世间一切的善,以此为源头,可以把恻隐之心叫做善根,也可以叫做道德底线。如无此善根,则必然不会是好人。
恻隐之心,是超越一切的,是无条件的,在发生之初,纯洁无瑕,但旋即被后天思想所污染。能污染者,名利二字。世人皆有名利心,除非是至公之人,而至公之人,就不是凡人而是圣人。要讨论恻隐之心,则必然与宗教有关系,世间的知识教育,往往不重视内心。而宗教往往从心入手,如果宗教注重培养人的恻隐之心,就是好的宗教,如果是毁坏人的恻隐之心,则必然是邪教。
中国的佛道二教,对此研究得比较深,佛家道家说的悲心,和恻隐心是同义词。道家宝诰一般以“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来称呼先天真圣。 这是并列关系,也是因果关系,大悲才有大愿,大圣才有大慈。老子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即表达了这种大爱的情怀。这种爱,不只局限于人,对世间万物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圣人的品格。 
古语有云:同类惺惺相惜。是指同类之间的恻隐之心最容易表现出来,如果人人都能护持此心,则善根就会生根发芽结善果,本固则枝繁叶茂,必然造就美好世界。
我昨天看到有篇文章说,在某些状态下,人会不把别人看做自己的同类,由此触发不了恻隐之心。对此最明显的莫过于划分敌我,对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敌人则要像冬天般的冷酷无情。如果把别人划成敌人了,欲除之而后快,哪里来的恻隐之心?所以说,如果有人欲置你于死地,那往往他认为你不是他的同类,这就为自己破除了内心的不安,失去了恻隐之心便可无恶不做,视生命如蝼蚁。就像有人说要杀光XX,核平XX,这种人就是大奸大恶的人。现代文明社会,有从法律层面来制止这种恶行,如果想把一个大的群体毁灭,这就叫反人类罪。
老子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爱其师,不贵其资,虽智大迷,是为要妙。又说:兵者,不祥之器……,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从人类现状来说,各种公约的签定,使得即使对待战俘也有人道主义待遇,这就是一种文明的体现,而且是向着老子指引的方向,这就叫有道理。因为不管是敌我,还是阶级,以暴制暴这种循环,无有出期,最终受苦的是所有人。
但是,这种天性往往要被各种力量所阻碍和曲解,甚至千方百计使人们忘记这种与生俱来的善根。俗话说:邪恶打不过正义。但是真真切切要付出代价,这种代价也许会很重。
如果能多多培养恻隐之心,让更多的善发芽结果,正义要打赢邪恶就会越来越容易,美好世界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那么怎么培养呢,老子说: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就是说要像爱自己一样爱天下。
首先要关心自己,让自己身体健康,时刻思善除恶,如果自己挂掉了,就成了空谈,自己都不爱的人,也很难有爱心。然后多关心爱护我们身边的人,父母兄弟,妻儿子女,亲朋好友,同学同事,同乡同族,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地球,至于宇宙,世间万物。由小及大,努力前行,勿起贪心,勿争小利,与人为善,以慈为宝,让爱的光辉,普洒人间。这也是老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的追求。
如果有生之年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就和庄子同一水平,可称为真人。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