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django--主要部分
django--主要部分
django URL
URL配置(URLconf)就像Django 所支撑网站的目录。它的本质是URL模式以及要为该URL模式调用的视图函数之间的映射表;你就是以这种方式告诉Django,对于这个URL调
用这段代码,对于那个URL调用那段代码。
在url.py中的只有一个元组,需要添加URL时只要卸载元组里面就成。
urlpatterns = [ url(r‘^admin/‘, admin.site.urls), url(r‘^cur_time‘,views.current_time), url(r‘^user_info‘,views.user_info), url(r‘^article/(?P<year>[0-9]{4})/(?P<month>[0-9] {2})/$‘,views.yeartest), url(r‘^login$‘,views.login,name="denglu"), url(r‘^home$‘,views.home) ]
参数说明:
- 一个正则表达式字符串
- 一个可调用对象,通常为一个视图函数或一个指定视图函数路径的字符串
- 可选的要传递给视图函数的默认参数(字典形式)
- 一个可选的name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utl映射是有顺序的并且只会匹配一次
url(r‘^article/(?P<year>[0-9]{4})/(?P<month>[0-9]{2})/$‘,views.yeartest)
1 其中?P是正则中分组并命名的关键字,外边又加上了括号,所以会传送给yeartest这个函数两个参数。
2 url(r‘^user_info‘,views.user_info,{"name":"alex"}), 相当于默认参数
3 url(r‘^user_info‘,views.user_info,name="alex") url 的别名 form中的action中用模板语言代替 为{% url alex %},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后端改变影响到前端。
4 使用include:在文件的英语解释中写的很详细:
1. Import the include() function: from django.conf.urls import url, include
2. Add a URL to urlpatterns: url(r‘^blog/‘, include(‘blog.urls‘))
之后再在自己的app中建立一个urls的py文件。其中内容一致不过,url再有blog开头的会顺位到另一个文件中匹配。
Django Views
通过例子看知识点:
def login(request): if request.method=="POST": username = request.POST.get("username") pwd = request.POST.get("pwd") if username == "ccc"and pwd == "123": return redirect("/home") # 返回一个home页面 执行home函数的 return render(request,"login.html") #
涉及到的知识点:
- render和Httpresponse要import过来。
- render内部也是通过Httpresponse传送渲染好HTML给浏览器。
- request是django自动传过来的参数必须要接收,可以是自定义。
- .menthod是表单发送的形式。大写post。
- post是一个字典,可以遍历。使用get方法更好。
- redirect是返回到这个URL(没用render),不是返回到这个函数或者HTML。若是返回到函数home或者直接homeHTML会导致home的一些数据没加载。并且页面还 是留在login页面,刷新后又得登录了。
- render后面的第一个参数必须是request,第二个是HTML,在后是参数。有时候为有local.()表示将所有的本地变量制成字典传送给HTML。涉及到模板语言。
request中的其他属性:
# path: 请求页面的全路径,不包括域名 # # method: 请求中使用的HTTP方法的字符串表示。全大写表示。例如 # # if req.method=="GET": # # do_something() # # elseif req.method=="POST": # # do_something_else() # # GET: 包含所有HTTP GET参数的类字典对象 # # POST: 包含所有HTTP POST参数的类字典对象 # # 服务器收到空的POST请求的情况也是可能发生的,也就是说,表单form通过 # HTTP POST方法提交请求,但是表单中可能没有数据,因此不能使用 # if req.POST来判断是否使用了HTTP POST 方法;应该使用 if req.method=="POST" # # # # COOKIES: 包含所有cookies的标准Python字典对象;keys和values都是字符串。 # # FILES: 包含所有上传文件的类字典对象;FILES中的每一个Key都是<input type="file" name="" />标签中 name属性的值,FILES中的每一个value同时也是一个标准的python字典对象,包含下面三个Keys: # # filename: 上传文件名,用字符串表示 # content_type: 上传文件的Content Type # content: 上传文件的原始内容 # # # user: 是一个django.contrib.auth.models.User对象,代表当前登陆的用户。如果访问用户当前 # 没有登陆,user将被初始化为django.contrib.auth.models.AnonymousUser的实例。你 # 可以通过user的is_authenticated()方法来辨别用户是否登陆: # if req.user.is_authenticated();只有激活Django中的AuthenticationMiddleware # 时该属性才可用 # # session: 唯一可读写的属性,代表当前会话的字典对象;自己有激活Django中的session支持时该属性才可用。 #方法 get_full_path(), 比如:http://127.0.0.1:8000/index33/?name=123 ,req.get_full_path()得到的结果就是/index33/?name=123 req.path:/index33
Template基础
尽管在视图中函数中可以直接returnHTML代码,但是出于效率,美观,分工,和维护等缘故一般讲写好的HTML页面以HTML后缀保存在template中。称为模板。
模板的组成
HTML代码和逻辑控制代码。
模板语言
前端网页要根据每个用户不同的信息产生不同的页面,所以尽管有js让页面动起来也需要从后端将数据传送到网页上。
{{ name }}
>>> python manange.py shell >>> from django.template import Context, Template >>> t = Template(‘My name is {{ name }}.‘) >>> c = Context({‘name‘: ‘Stephane‘}) >>> t.render(c) ‘My name is Stephane.‘
上述代码是在manage shell命令中执行的渲染过程。这一过程搬运到HTML中就实现了页面数据的交换。这也是上节中render最后一个参数的传入的原因。
万能的点(.)
如果想其中传送的是以一个字典,那么可以通过点来检索这个字典。
>>> from django.template import Template, Context >>> person = {‘name‘: ‘Sally‘, ‘age‘: ‘43‘} >>> t = Template(‘{{ person.name }} is {{ person.age }} years old.‘) >>> c = Context({‘person‘: person}) >>> t.render(c) ‘Sally is 43 years old.‘
同理,列表,元组,对象的属性,方法等都可以通过点来找到。
变量的过滤器filter和 tag
{{obj|filter:param}}
其他的方法:
# 1 add : 给变量加上相应的值 # # 2 addslashes : 给变量中的引号前加上斜线 # # 3 capfirst : 首字母大写 # # 4 cut : 从字符串中移除指定的字符 # # 5 date : 格式化日期字符串 # # 6 default : 如果值是False,就替换成设置的默认值,否则就是用本来的值 # # 7 default_if_none: 如果值是None,就替换成设置的默认值,否则就使用本来的值
{% tags %}
tag是标签的意思,与filter不同它中间是百分号。并且中间一般是特殊的语句。
if语句
1 {% if num >= 100 and 8 %} 2 3 {% if num > 200 %} 4 <p>num大于200</p> 5 {% else %} 6 <p>num大于100小于200</p> 7 {% endif %} 8 9 {% elif num < 100%} 10 <p>num小于100</p> 11 12 {% else %} 13 <p>num等于100</p> 14 15 {% endif %} 16 17 18 19 {% if %} 标签接受and,or或者not来测试多个变量值或者否定一个给定的变量 20 {% if %} 标签不允许同一标签里同时出现and和or,否则逻辑容易产生歧义,例如下面的标签是不合法的: 21 22 {% if obj1 and obj2 or obj3 %}
for语句
1 {% if num >= 100 and 8 %} 2 3 {% if num > 200 %} 4 <p>num大于200</p> 5 {% else %} 6 <p>num大于100小于200</p> 7 {% endif %} 8 9 {% elif num < 100%} 10 <p>num小于100</p> 11 12 {% else %} 13 <p>num等于100</p> 14 15 {% endif %} 16 17 18 19 {% if %} 标签接受and,or或者not来测试多个变量值或者否定一个给定的变量 20 {% if %} 标签不允许同一标签里同时出现and和or,否则逻辑容易产生歧义,例如下面的标签是不合法的: 21 22 {% if obj1 and obj2 or obj3 %}
{%csrf_token%}:csrf_token标签
这个标签会写在input后面,即form表单中最后。作用是防止跨站攻击验证,会随机生成一个复杂的字符串和表单的数据一起送过去。
在使用render_to_response的时候没有作用。
{% url %}
<form action="{% url "bieming"%}" > <input type="text"> <input type="submit"value="http://www.mamicode.com/提交"> {%csrf_token%} </form>
在URL参数中提到,是配合name用的。
{% with %}:用更简单的变量名替代复杂的变量名
1
|
{% with total=fhjsaldfhjsdfhlasdfhljsdal %} {{ total }} {% endwith %} |
{% verbatim %}: 禁止render
1
2
3
|
{% verbatim %} {{ hello }} {% endverbatim %} |
自定义的filter和tag
1.在app中创建templatetags模板,名字不能变。
2.创建自己的tag的py文件。文件内容:
1 from django import template 2 from django.utils.safestring import mark_safe 3 4 register = template.Library() #register的名字是固定的,不可改变 5 6 7 @register.filter 8 def filter_multi(v1,v2): 9 return v1 * v2 10 11 12 @register.simple_tag 13 def simple_tag_multi(v1,v2): 14 return v1 * v2 15 16 17 @register.simple_tag 18 def my_input(id,arg): 19 result = "<input type=‘text‘ id=‘%s‘ class=‘%s‘ />" %(id,arg,) 20 return mark_safe(result)
3.使用之前在HTML文件开头引入:{% load my_tags %}
4.像其他filter和tag一样调用即可。需要注意的是filter是过滤器只能有两个参数。用法是在filter后面紧跟:和变量
extend继承
在整个项目的实际运行中会有像标题等相同模块,不能每次用户点一次页面就让程序员再写一次。此时用到的就是extend继承标签。
说白了,将多个页面大致内容一致时,将其中相同的那部分写到一个base.html钟,其他的页面用到这部分时继承过来用就行。
所以在一些文件中出现了如下的语句:
1 {% extends "base.html" %} 2 3 {% block title %}The current time{% endblock %} 4 5 {% block content %} 6 <p>It is now {{ current_date }}.</p> 7 {% endblock %}
extend表示其他的内容继承来自base,但是在base中的block title中的信息要替换成为这个block中,同理 content。
django--主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