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初识JAVA(【面向对象】:pub/fri/pro/pri、封装/继承/多态、接口/抽象类、静态方法和抽象方法;泛型、垃圾回收机制、反射和RTTI)
初识JAVA(【面向对象】:pub/fri/pro/pri、封装/继承/多态、接口/抽象类、静态方法和抽象方法;泛型、垃圾回收机制、反射和RTTI)
- JAVA特点:
- 语法简单,学习容易
- 功能强大,适合各种应用开发:J2SE/J2ME/J2EE
- 面向对象,易扩展,易维护
- 容错机制好,在内存不够时仍能不崩溃、不死机
- 强大的网络应用功能
- 跨平台:JVM,字节码
- 两个命令:
- javac helloworld.java:将Java文件编译为字节码的.class文件
- java helloworld:运行Java程序。。。??暂时这么认为
- 数据类型:
- 普通数据类型:int a=3;
- 对象数据类型:使用关键字new,String s=new String("hello world");
- public/friendly/protected/private:
- public:整个项目可见
- friendly:默认,在包(package)内可见
- protected:本类和子类可见
- private:只有本类可见,子类也不可见
- 还有一点就是:不同的包中,对于protected的方法,你可以继承它,但是你不能访问它!
- 静态方法和抽象方法:
- 静态方法:不需实例化对象就可以调用的方法,如Math math=new Math();math.sin(60)==>Math.sin(60)。
- 抽象方法:只有方法名而没有方法体的方法,必须被继承,在子类中去实现的方法。
- 垃圾回收机制与Finalize语句段
- 与C++的析构函数相比,Java不需要考虑销毁对象的问题。Java有垃圾回收机制(GC)在适当的时候自动释放资源。
- Java的GC机制从本质上说是运行在JVM内的一个独立的程序,它随JVM的装载而开始运行,随JVM的关闭而关闭。
- GC程序优先级很低,只有在系统空闲或内存不足时,才会被调用,而不受程序员的控制。
- 真是因为存在GC机制,所以程序员无法在代码中强制释放内存;即使我们通过System.gc()方法,也无法强制开始内存回收,它只是建议JVM的GC程序可以开始回收工作罢了。
- finalize函数常用来做一些回收工作,但他的执行完全是由JVM的GC机制决定,不受程序员控制。
- 虽然程序员不能控制GC机制,但还是建议:
1)对象不用后置为null,让JVM“感受”到对象已经不用,可以被收集了。
2)对于数据库对象和I/O对象,用完后要调用close方法,以释放他们占用的资源。如果不调用close(),JVM的GC机制只能释放这些对象占用的内存,而不能释放他们打开的资源,这种内存资源无法回收的现象叫做“内存泄露”,严重时会使JVM崩溃。
- 封装、继承、多态——面向对象的三大要素
- 封装:简单说就是把属性和方法抽象成类
- 继承:子类只能继承在父类中可以访问的属性和方法(实际上父类中私有的属性和方法也会被继承但子类中无法访问而已);Java只允许单继承,即不可以一个类同时继承两个父类。构造函数不能继承。
- 多态:有二种方式,覆盖,重载。java方法覆盖:子类的一个方法和父类的某个方法完全一样(名称、参数签名、返回类型),那么说子类的方法覆盖了父类的方法。java方法重载:允许存在多个同名函数,而这些函数的参数表(参数个数或者参数类型)不同。 最常见的多态是不同的子类继承同一个父类的同一个方法,但实现各自特有的功能。
- 接口、抽象类(参考:http://blog.csdn.net/xw13106209/article/details/6923556)
- Java接口和Java抽象类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interface中只能定义方法,而不能有方法的实现;而在abstract class中则既可以有方法的具体实现,又可以有没有具体实现的抽象方法,这大概就是Java抽象类唯一的优点吧,但这个优点非常有用。如果向一个抽象类里加入一个新的具体方法时,那么它所有的子类都一下子都得到了这个新方法;而Java接口做不到这一点,如果向一个Java接口里加入一个 新方法,所有实现这个接口的类就无法成功通过编译了,因为你必须让每一个类都再实现这个方法才行,这显然是Java接口的缺点。
- 子类只能单继承(继承某一个)抽象类,那么继承这个抽象类的子类类型就比较单一;而子类能够同时实现多个接口,因此类型就比较多。
- 相同点:接口和抽象类都可以定义对象,但是只能用他们的具体实现类来进行实例化。
- 泛型
java泛型方法在方法返回值是【容器类对象】时广泛使用。public static List<T> find(Class<T> clazz,String userId){。。。}
一般来说编写java泛型方法时,返回值类型和至少一个参数类型应该是泛型,而且类型应该【必须】是一致的。如果只有返回值类型或参数类型之一使用了泛型,这个泛型方法的使用就大大的限制了,基本限制到跟不用泛型一样的程度;如果类型不一致,会导致编译错误。
- Java程序运行步骤:加载(根据字节码<.class文件>创建Class对象)、链接(验证类中的字节码,为静态域分配存储空间)、初始化(初始化静态数据)
不像C++在程序启动时就把所有的静态数据与执行代码载入到内存中,java根据需要在运行时把字节码载入到内存,它分三个步骤:
1、加载:类加载器查找到字节码(.class文件)并根据这些字节码创建一个Class对象;
2、链接:验证类中的字节码,为静态域分配存储空间,需要的话同时解析这个类其它类的所有引用;
3、初始化:当类的静态方法(构造器是特殊的静态方法)或者非常数静态域(即不是编译器常量)被首次引用时,执行静态初始化块和初始化静态数据。
- 反射和RTTI
- Java中的每一个类都对应着一个Class对象(java.lang.Class)。通过这个Class对象你可以在运行时得到很多类中的有用的信息。用Class.forName来得到一个Class对象。Class c = Class.forName("MyClass");
- 不同:RTTI能够维护的类型都是编译时已知的类型,而反射可以使用一些在编译时完全不可知的类型。比如在进行一个远程调用时,类信息是通过网络传输过来的,编译器在编译时并不知道这个类的存在。
- 相同:其实反射和RTTI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因为java的类都是在运行是加载并解析的,而且两者通过Class对象来获取类型信息。不同的地方就是RTTI可以直接使用方法名来调用一个方法,而不必用字符串去执行一个方法。
声明:以上内容来自用户投稿及互联网公开渠道收集整理发布,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进行投诉: 投诉/举报 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