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Python Day2
Python Day2
变量
声明变量
#!/usr/bin/env python
age=18
gender1=‘male‘
gender2=‘female‘
变量作用:保存状态(程序的运行本质是一系列状态的变化,变量的目的就是用来保存状态,变量值的变化就构成了程序运行的不同结果。)
例如:CS枪战,一个人的生命可以表示为life=active表示存活,当满足某种条件后修改变量life=inactive表示死亡。
- 变量命名规则遵循标识符命名规则,详见第二篇
- name=‘lhf‘:‘lhf‘才是内存变量,name只是内存变量的引用
- 与c的区别在于变量赋值操作无返回值
- 链式赋值:y=x=a=1
- 多元赋值:x,y=1,2 x,y=y,x
- 增量赋值:x+=1
数据类型
python中的数据类型
python使用对象模型来存储数据,每一个数据类型都有一个内置的类,每新建一个数据,实际就是在初始化生成一个对象,即所有数据都是对象
对象三个特性
- 身份:内存地址,可以用id()获取
- 类型:决定了该对象可以保存什么类型值,可执行何种操作,需遵循什么规则,可用type()获取
- 值:对象保存的真实数据
注:我们在定义数据类型,只需这样:x=1,内部生成1这一内存对象会自动触发,我们无需关心
整数
Python可以处理任意大小的整数,当然包括负整数,在程序中的表示方法和数学上的写法一模一样,例如:1
,100
,-8080
,0
,等等。
计算机由于使用二进制,所以,有时候用十六进制表示整数比较方便,十六进制用0x
前缀和0-9,a-f表示,例如:0xff00
,0xa5b4c3d2
,等等。
浮点数
浮点数也就是小数,之所以称为浮点数,是因为按照科学记数法表示时,一个浮点数的小数点位置是可变的,比如,1.23x109和12.3x108是完全相等的。浮点数可以用数学写法,如1.23
,3.14
,-9.01
,等等。但是对于很大或很小的浮点数,就必须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把10用e替代,1.23x109就是1.23e9
,或者12.3e8
,0.000012可以写成1.2e-5
,等等。
整数和浮点数在计算机内部存储的方式是不同的,整数运算永远是精确的(除法难道也是精确的?是的!),而浮点数运算则可能会有四舍五入的误差。
字符串
字符串是以单引号‘
或双引号"
括起来的任意文本,比如‘abc‘
,"xyz"
等等。请注意,‘‘
或""
本身只是一种表示方式,不是字符串的一部分,因此,字符串‘abc‘
只有a
,b
,c
这3个字符。如果‘
本身也是一个字符,那就可以用""
括起来,比如"I‘m OK"
包含的字符是I
,‘
,m
,空格,O
,K
这6个字符。
如果字符串内部既包含‘
又包含"
怎么办?可以用转义字符\
来标识,比如:
‘I\‘m \"OK\"!‘
表示的字符串内容是:
I‘m "OK"!
转义字符\
可以转义很多字符,比如\n
表示换行,\t
表示制表符,字符\
本身也要转义,所以\\
表示的字符就是\
,可以在Python的交互式命令行用print()
打印字符串看看:
>>> print(‘I\‘m ok.‘) I‘m ok. >>> print(‘I\‘m learning\nPython.‘) I‘m learning Python. >>> print(‘\\\n\\‘) \
数据类型和变量
数据类型
计算机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做数学计算的机器,因此,计算机程序理所当然地可以处理各种数值。但是,计算机能处理的远不止数值,还可以处理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网页等各种各样的数据,不同的数据,需要定义不同的数据类型。在Python中,能够直接处理的数据类型有以下几种:
整数
Python可以处理任意大小的整数,当然包括负整数,在程序中的表示方法和数学上的写法一模一样,例如:1
,100
,-8080
,0
,等等。
计算机由于使用二进制,所以,有时候用十六进制表示整数比较方便,十六进制用0x
前缀和0-9,a-f表示,例如:0xff00
,0xa5b4c3d2
,等等。
浮点数
浮点数也就是小数,之所以称为浮点数,是因为按照科学记数法表示时,一个浮点数的小数点位置是可变的,比如,1.23x109和12.3x108是完全相等的。浮点数可以用数学写法,如1.23
,3.14
,-9.01
,等等。但是对于很大或很小的浮点数,就必须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把10用e替代,1.23x109就是1.23e9
,或者12.3e8
,0.000012可以写成1.2e-5
,等等。
整数和浮点数在计算机内部存储的方式是不同的,整数运算永远是精确的(除法难道也是精确的?是的!),而浮点数运算则可能会有四舍五入的误差。
字符串
字符串是以单引号‘
或双引号"
括起来的任意文本,比如‘abc‘
,"xyz"
等等。请注意,‘‘
或""
本身只是一种表示方式,不是字符串的一部分,因此,字符串‘abc‘
只有a
,b
,c
这3个字符。如果‘
本身也是一个字符,那就可以用""
括起来,比如"I‘m OK"
包含的字符是I
,‘
,m
,空格,O
,K
这6个字符。
如果字符串内部既包含‘
又包含"
怎么办?可以用转义字符\
来标识,比如:
‘I\‘m \"OK\"!‘
表示的字符串内容是:
I‘m "OK"!
转义字符\
可以转义很多字符,比如\n
表示换行,\t
表示制表符,字符\
本身也要转义,所以\\
表示的字符就是\
,可以在Python的交互式命令行用print()
打印字符串看看:
>>> print(‘I\‘m ok.‘)
I‘m ok.
>>> print(‘I\‘m learning\nPython.‘)
I‘m learning
Python.
>>> print(‘\\\n\\‘)
如果字符串里面有很多字符都需要转义,就需要加很多\
,为了简化,Python还允许用r‘‘
表示‘‘
内部的字符串默认不转义
>>> print(‘\\\t\\‘) \ >>> print(r‘\\\t\\‘) \\\t\\
如果字符串内部有很多换行,用\n
写在一行里不好阅读,为了简化,Python允许用‘‘‘...‘‘‘
的格式表示多行内容
>>> print(‘‘‘line1 ... line2 ... line3‘‘‘) line1 line2 line3
布尔值
布尔值和布尔代数的表示完全一致,一个布尔值只有True
、False
两种值,要么是True
,要么是False
,在Python中,可以直接用True
、False
表示布尔值(请注意大小写),也可以通过布尔运算计算出来:
>>> True True >>> False False >>> 3 > 2 True >>> 3 > 5 False
布尔值可以用and
、or
和not
运算。
and
运算是与运算,只有所有都为True
,and
运算结果才是True
:
空值
空值是Python里一个特殊的值,用None
表示。None
不能理解为0
,因为0
是有意义的,而None
是一个特殊的空值。
条件判断
计算机之所以能做很多自动化的任务,因为它可以自己做条件判断。
比如,输入用户年龄,根据年龄打印不同的内容,在Python程序中,用if
语句实现:
age = 20 if age >= 18: print(‘your age is‘, age) print(‘adult‘)
根据Python的缩进规则,如果if
语句判断是True
,就把缩进的两行print语句执行了,否则,什么也不做。
也可以给if
添加一个else
语句,意思是,如果if
判断是False
,不要执行if
的内容,去把else
执行了:
age = 3 if age >= 18: print(‘your age is‘, age) print(‘adult‘) else: print(‘your age is‘, age) print(‘teenager‘)
注意不要少写了冒号:
。
当然上面的判断是很粗略的,完全可以用elif
做更细致的判断:
age = 3 if age >= 18: print(‘adult‘) elif age >= 6: print(‘teenager‘) else: print(‘kid‘)
elif
是else if
的缩写,完全可以有多个elif
,所以if
语句的完整形式就是:
if <条件判断1>: <执行1> elif <条件判断2>: <执行2> elif <条件判断3>: <执行3> else: <执行4>
if
语句执行有个特点,它是从上往下判断,如果在某个判断上是True
,把该判断对应的语句执行后,就忽略掉剩下的elif
和else
,所以,请测试并解释为什么下面的程序打印的是teenager
:
age = 20 if age >= 6: print(‘teenager‘) elif age >= 18: print(‘adult‘) else: print(‘kid‘)
input
birth = input(‘birth: ‘) if birth < 2000: print(‘00前‘) else: print(‘00后‘)
输入1982
,结果报错: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TypeError: unorderable types: str() > int()
这是因为input()
返回的数据类型是str
,str
不能直接和整数比较,必须先把str
转换成整数。Python提供了int()
函数来完成这件事情;
循环
Python的循环有两种,一种是for...in循环,依次把list或tuple中的每个元素迭代出来,看例子:
names = [‘Michael‘, ‘Bob‘, ‘Tracy‘] for name in names: print(name)
执行这段代码,会依次打印names
的每一个元素:
Michael
Bob
Tracy
所以for x in ...
循环就是把每个元素代入变量x
,然后执行缩进块的语句。
如果要计算1-100的整数之和,从1写到100有点困难,幸好Python提供一个range()
函数,可以生成一个整数序列,再通过list()
函数可以转换为list。比如range(5)
生成的序列是从0开始小于5的整数:
range(101)
就可以生成0-100的整数序列,计算如下:
sum = 0 for x in range(101): sum = sum + x print(sum)
第二种循环是while循环,只要条件满足,就不断循环,条件不满足时退出循环。比如我们要计算100以内所有奇数之和,可以用while循环实现:
sum = 0 n = 99 while n > 0: sum = sum + n n = n - 2 print(sum)
在循环内部变量n
不断自减,直到变为-1
时,不再满足while条件,循环退出。
列表、元组操作
列表是我们最以后最常用的数据类型之一,通过列表可以对数据实现最方便的存储、修改等操作
定义列表
names = ["zhaoding","wangxu","wangdonghang","chengyouxu"]
通过下标访问列表中的元素,下标从0开始计数
>>> names[0] ‘Alex‘ >>> names[2] ‘Eric‘ >>> names[-1] ‘Eric‘ >>> names[-2] #还可以倒着取 ‘Tenglan‘
切片:取多个元素
>>> names = ["Alex","Tenglan","Eric","Rain","Tom","Amy"] >>> names[1:4] #取下标1至下标4之间的数字,包括1,不包括4 [‘Tenglan‘, ‘Eric‘, ‘Rain‘] >>> names[1:-1] #取下标1至-1的值,不包括-1 [‘Tenglan‘, ‘Eric‘, ‘Rain‘, ‘Tom‘] >>> names[0:3] [‘Alex‘, ‘Tenglan‘, ‘Eric‘] >>> names[:3] #如果是从头开始取,0可以忽略,跟上句效果一样 [‘Alex‘, ‘Tenglan‘, ‘Eric‘] >>> names[3:] #如果想取最后一个,必须不能写-1,只能这么写 [‘Rain‘, ‘Tom‘, ‘Amy‘] >>> names[3:-1] #这样-1就不会被包含了 [‘Rain‘, ‘Tom‘] >>> names[0::2] #后面的2是代表,每隔一个元素,就取一个 [‘Alex‘, ‘Eric‘, ‘Tom‘] >>> names[::2] #和上句效果一样 [‘Alex‘, ‘Eric‘, ‘Tom‘]
追加
>>> names [‘Alex‘, ‘Tenglan‘, ‘Eric‘, ‘Rain‘, ‘Tom‘, ‘Amy‘] >>> names.append("我是新来的") >>> names [‘Alex‘, ‘Tenglan‘, ‘Eric‘, ‘Rain‘, ‘Tom‘, ‘Amy‘, ‘我是新来的‘]
插入
>>> names [‘Alex‘, ‘Tenglan‘, ‘Eric‘, ‘Rain‘, ‘Tom‘, ‘Amy‘, ‘我是新来的‘] >>> names.insert(2,"强行从Eric前面插入") >>> names [‘Alex‘, ‘Tenglan‘, ‘强行从Eric前面插入‘, ‘Eric‘, ‘Rain‘, ‘Tom‘, ‘Amy‘, ‘我是新来的‘] >>> names.insert(5,"从eric后面插入试试新姿势") >>> names [‘Alex‘, ‘Tenglan‘, ‘强行从Eric前面插入‘, ‘Eric‘, ‘Rain‘, ‘从eric后面插入试试新姿势‘, ‘Tom‘, ‘Amy‘, ‘我是新来的‘]
修改
要把某个元素替换成别的元素,可以直接赋值给对应的索引位置:
>>> names [‘Alex‘, ‘Tenglan‘, ‘强行从Eric前面插入‘, ‘Eric‘, ‘Rain‘, ‘从eric后面插入试试新姿势‘, ‘Tom‘, ‘Amy‘, ‘我是新来的‘] >>> names[2] = "该换人了" >>> names [‘Alex‘, ‘Tenglan‘, ‘该换人了‘, ‘Eric‘, ‘Rain‘, ‘从eric后面插入试试新姿势‘, ‘Tom‘, ‘Amy‘, ‘我是新来的‘]
删除
>>> del names[2]
>>> names
[‘Alex‘, ‘Tenglan‘, ‘Eric‘, ‘Rain‘, ‘从eric后面插入试试新姿势‘, ‘Tom‘, ‘Amy‘, ‘我是新来的‘]
>>> del names[4]
>>> names
[‘Alex‘, ‘Tenglan‘, ‘Eric‘, ‘Rain‘, ‘Tom‘, ‘Amy‘, ‘我是新来的‘]
>>>
>>> names.remove("Eric") #删除指定元素
>>> names
[‘Alex‘, ‘Tenglan‘, ‘Rain‘, ‘Tom‘, ‘Amy‘, ‘我是新来的‘]
>>> names.pop() #删除列表最后一个值,要删除list末尾的元素,用pop()
方法:
‘我是新来的‘
>>> names
[‘Alex‘, ‘Tenglan‘, ‘Rain‘, ‘Tom‘, ‘Amy‘]
扩展
>>> names [‘Alex‘, ‘Tenglan‘, ‘Rain‘, ‘Tom‘, ‘Amy‘] >>> b = [1,2,3] >>> names.extend(b) >>> names [‘Alex‘, ‘Tenglan‘, ‘Rain‘, ‘Tom‘, ‘Amy‘, 1, 2, 3]
拷贝
>>> names [‘Alex‘, ‘Tenglan‘, ‘Rain‘, ‘Tom‘, ‘Amy‘, 1, 2, 3] >>> name_copy = names.copy() >>> name_copy [‘Alex‘, ‘Tenglan‘, ‘Rain‘, ‘Tom‘, ‘Amy‘, 1, 2, 3]
列表里面的元素的数据类型也可以不同,比如:
>>> L = [‘Apple‘, 123, True]
列表也可以是另一个列表,比如:
>>> s = [‘python‘, ‘java‘, [‘asp‘, ‘php‘], ‘scheme‘] >>> len(s) 4
要注意s
只有4个元素,其中s[2]
又是一个list,如果拆开写就更容易理解了:
>>> p = [‘asp‘, ‘php‘] >>> s = [‘python‘, ‘java‘, p, ‘scheme‘]
要拿到‘php‘
可以写p[1]
或者s[2][1]
,因此s
可以看成是一个二维数组,类似的还有三维、四维……数组,不过很少用到。
如果一个list中一个元素也没有,就是一个空的列表,它的长度为0:
>>> L = [] >>> len(L) 0
获取下标
>>> names [‘Tom‘, ‘Tenglan‘, ‘Amy‘, ‘Amy‘, ‘Alex‘, ‘3‘, ‘2‘, ‘1‘] >>> names.index("Amy") 2 #只返回找到的第一个下标
元组tuple
元组其实跟列表差不多,也是存一组数,只不是它一旦创建,便不能再修改,所以又叫只读列表
>>> classmates = (‘Michael‘, ‘Bob‘, ‘Tracy‘)
现在,classmates这个tuple不能变了,它也没有append(),insert()这样的方法。其他获取元素的方法和list是一样的,你可以正常地使用classmates[0]
,classmates[-1]
,但不能赋值成另外的元素。
不可变的tuple有什么意义?因为tuple不可变,所以代码更安全。如果可能,能用tuple代替list就尽量用tuple。
tuple的陷阱:当你定义一个tuple时,在定义的时候,tuple的元素就必须被确定下来,比如:
>>> t = (1, 2) >>> t (1, 2)
如果要定义一个空的tuple,可以写成()
:
>>> t = () >>> t ()
但是,要定义一个只有1个元素的tuple,如果你这么定义:
>>> t = (1) >>> t 1
定义的不是tuple,是1
这个数!这是因为括号()
既可以表示tuple,又可以表示数学公式中的小括号,这就产生了歧义,因此,Python规定,这种情况下,按小括号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自然是1
。
所以,只有1个元素的tuple定义时必须加一个逗号,
,来消除歧义:
>>> t = (1,) >>> t (1,)
Python在显示只有1个元素的tuple时,也会加一个逗号,
,以免你误解成数学计算意义上的括号。
Python Day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