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正视死亡

正视死亡

技术分享

    对生死问题的解答,关系到每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因为我们从一生下来就注定要死亡,在死亡面前,世间的一切幸福和欢乐都成为虚饰。 

  当我们静下心来关注这一事实的时候,我们的人生似乎陷入无底的黑暗之中。 我们在此世间一切的恐惧,都源自对死亡的恐惧。所有的人,无论他承认与否,都必然对此怀有直觉。从面对危险时的不安全感,到怕墓地、怕尸体的心理,每个人都不难体察自己意识深处盘踞的对死亡的畏惧。 

  古今中外不少哲人都曾指出:死亡恐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永恒的焦虑。 

  为什么我们会生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中呢?因为我们的本能欲望是要活着,而死亡终将结束我们所熟悉的一切!死亡到来时,我们将被投入一无所知的深渊里。 

  也许还有更可怕的事情: 

  我们会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 

  平时,我们执著自己特殊的、独立的身份:我的姓名、我的地位、我的生平、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工作、我的财产、我的知识、我的技能……把安全建立在这些脆弱而短暂的支持之上。然而,死亡顷刻间就将所有的一切一扫而光!我们所面对的,将只是赤裸裸的自己,一个自己也不认识的人,一个令自己焦躁的陌生人—— 平时我们总以琐碎的杂务填满每一时刻,以保证自己不会单独面对这位陌生人。 

  原来,我们生活在一个虚拟的身份之下,一个浪漫的童话世界里。被激情所陶醉,我们过于着迷建造房子的快感,竟把生活的房子建在沙上! 我们悉心包装自己,尽量把每一件事情都维持得安全可靠。为此,我们花费了一生的心血。直到有一天,重病或灾难将我们惊醒,即将来临的死亡粉碎了我们的幻想,并把我们逐出隐藏的地方。 

  一般人的心态是享受人生,尽量忘记死。 然而,死却不会忘记我们,且会突然袭击我们。 

  或许有人说:“人人都会死,死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死最自然不过了,我不会有什么问题。” 从远处眺望死而说死不可怕,正如在动物园眺望笼中的老虎,因为它不会加害我们。可是,如果我们在山中突然碰到老虎,那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即将真正面临自己的死,犹如在山中突然碰到老虎一样,只一见,便双腿瘫软了。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人命在呼吸间。意思是说: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脆弱的,一气不来,便属隔世。

  死亡是个大迷雾,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不知道死后会怎样。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地球的任何地方,死神都能找到我们。

  对于死亡,我们在犯同一个错误:我们会觉得死亡离我们很遥远。然而,我们不是经常听到别人突然去世的消息吗?他们像我们一样,视生命的延续为理所当然之事。

  实际上,我们的身体有可能突然垮下去而不能运转,我们甚至不必生病也会死。

  我们以不知何时会死为借口,来延迟对死亡的正视。然而,我们越是不愿正视,就越对它无知,恐惧的阴影就越萦绕于脑际。

  如果想挣脱死亡的宰制,绝不能采取回避的方式。拒绝正视死亡的结果,将毁掉我们这一生和未来的生生世世。

  大多数人只是在临终那一刻才开始珍惜生命,这是多么令人悲伤的事情啊!那些相信自己有充足时间的人,最后时刻才准备死亡,然后他们懊恼不已——这不是已经太晚了吗?

  就在此时,我们需要清醒一下,严肃地问自己:

  如果我今晚就死去,那该怎么办?

  面对无常,有一种策略是及时行乐——享尽荣华才不枉此生。这种自私和短视的做法只会加速消耗我们有限的福报,使结局变得更加悲惨。

  多数人采取较为理智的抗争方式,诸如:“肉体虽死,灵魂不灭”的观念,永生于天国的神教信仰,长生不老的追求,家族的传宗接代,以及立功、立德、立言而流芳百世,期待精神的永垂不朽,乃至“生则乐生,死则安死”的自然主义达观态度。这些方法虽然不能彻底摆脱死亡的威胁,却使人多少变得从容了。

  现代科学使人类充满了以自己的理性揭破所有宇宙之谜的信心,生前死后的问题已不被多数人所关注,似乎成为无关紧要、滞碍社会进步的玄虚问题。但从一些人类学家的眼光来看,通过科技途径征服自然,还是一种出于潜意识深处的抗拒死亡命运的“移情”手段。科学从物质方面对人类自身的研究由细胞深入到基因,蛋白质合成、试管婴儿、器官移植、克隆技术等现代成果,无不是对生死之谜的探索。

  西方一些人类学家、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一切文化活动,实质上都是为了逃避死亡的宿命,都是对死亡威胁的抗争。

  在世界各地,很多国家设立专门机构,从事生命轮回、濒死经验等现象的研究,并把它们列入心灵学、超心理学等研究课题。研究者注意到:接近死亡,可以带来真正的觉醒和生命观的改变。经历濒死体验的人,对死亡的恐惧会降低,能比较谦卑地接受死亡;追求物质的兴趣会减低,更加相信生命的精神层面;相信死亡是生命过程的延伸,也容易接受来世的信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碰到亲友或邻人亡故,这极易触发我们对钟爱自己的长辈终将死去的忧虑,由此联想到自己亦将必死,进而引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事实上,能够从内心深处体会生命无常的真义,是觉悟人生、寻求解脱的第一步。

  依据佛陀的智慧,我们可以利用生命来为死亡未雨绸缪,不必等到受绝症的冲击时才去观察我们的人生,也不必等到死亡来临时还茫然面对未知。此时此地我们就开始寻找生命的意义,心平气和地把每一秒钟当成改变命运和准备死亡的契机,从正面跟死亡接手,揭开它的神秘面纱,熟悉它,随时想到它。正如一位法师所说的那样:

  既然不知死亡在哪里等着我们,那就让我们处处等待死亡。

                                 --摘录于《走近佛教》

 

正视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