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马光远:京津冀一体化不能以牺牲河北为代价

马光远:京津冀一体化不能以牺牲河北为代价

原文链接:http://jingji.cntv.cn/2014/05/28/ARTI1401281977523496.shtml

主要思想:

站在一个国家战略的层面谈“京津冀一体化”,有几个问题必须搞清楚:

第一、为什么在当下要谈京津冀一体化。也就是京津冀一体化的出发点究竟是什么?

从2月26日的会议来看的话,第一个出发点是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问题。那么如果我们所有的思维都集中在解决北京的问题,我认为京津冀一体化本身仍然是画中的一个馅饼,仍然是一个乌托邦。要真的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在国家战略层面去制定规划的话,问题的出发点应该是河北的发展问题,而不是北京的大城市病问题。

第二、京津冀一体化究竟是一个什么战略?

京津冀一体化本身不是一个经济战略,而是一个区域发展战略,是一个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全方位的战略。经济一体化本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解决发展问题,但是如果仅仅把发展局限于经济、局限于产业层面,这个战略本身也解决不了目前京津冀三地之间的问题。

第三、京津冀一体化的推动靠谁来推动?是靠市场还是靠政府?

应该追求市场的原则,但是从目前我们看到的操盘方式来看,不是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来走,我们很多情况下对产业的推动主要是由政府来推动,而不是由市场来推动。那么如果产业的转移、产业的衔接如果主要由政府来推动的话,那么这样的推动力本身我认为只可能形成短期推动,不可能形成长期推动。

第四、京津冀有没有可能一体化。

我觉得最有价值的结论是京津冀不可能一体化。京津冀的未来也不会一体化。如果真的一体化的话,那可能是一个非常长远的梦想。

第一个障碍,也是最根本的障碍就是:从来没有发现一个都市圈本身面临的行政区划像京津冀地区这么复杂,并且等级这么远。北京高高在上,天津也很牛,但是河北本身在整个的行政区划里边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我们到河北去,谈到河北本身跟北京之间关系的时候,河北的官员一般的说法是,我们要服务北京,服务首都。多年以来,河北在整个的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这么一个尴尬,就是因为整个的行政区划。

第二个障碍,从京津冀三地产业我们分析的话,三地之间的经济发展形势差距过大,北京主要是服务业,天津主要是高端制造业,这个领域发展很好。天津和河北的发展来讲的话,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来讲仍然处在一个初级的阶段。三地之间产业不融合、产业不互补,三地之间差距太大。

第三个障碍,交通的问题,交通本身还没有形成可以支撑这个行程一小时都市圈基础设施的这么一个基础。

第三个障碍,公共政策层面的障碍,河北之所以不发展,最根本的问题是三地之间公共政策差距太大,怎么样把北京的特权给消除掉,在公共政策层面我认为非常难。

在这种情况下,把京津冀一体化提升到国家战略究竟如何破局?我提这么几点。

第一个是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真正从字面上的一体化变到现实中来,一定要改变当前已经不能适应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要求的行政区划。

第二个是我认为要淡化经济思维,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要通过经济来体现,但不要就经济来谈经济,把主要的精力放到公共政策层面的融合,放到基础设施层面的一体化,我认为比单独谈经济可能带来的效果要好。

第三点建议三地在产业发展上面一定要探索协同发展的路子,协同发展的前提是什么?是北京在整个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思路。北京不仅仅要转移那些不要的什么批发市场等等这些产业,还要转移一些好的产品,一些好的产业。像中科院这样的承载着国家创新功能的单位一定要远离北京,一定要远离京津冀,到那些风景秀丽的地方去。

第四个方面,公共政策层面一定要打破,可以有几个破局,最容易的破局,最起码北京、河北、天津共用010,这个是可以做到的。第二个养老、医疗,是不是可以实行三地一体政策。当然最难的高考政策,最后一个就是在招工方面,我们觉得如果真的要借鉴市场上其他都市圈发展的成功经验的话,我觉得在当前我们这么一个语境下,最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交通的一体化。

总之,三地之间要互相帮助,要互相利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一体化。

 

 

 

以下是马光远先生的发言实录:好吧。。。习大大,,,不能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