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蓝色巨人的底气:IBM再变
蓝色巨人的底气:IBM再变
云计算数据分析浪潮惊涛拍岸,大数据色彩斑斓,IT世界,已不只是PC+服务器的旧模样。
亚马逊发明的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倍受赞叹,Google的云计算引擎(Compute Engine)一石激起千层浪,甚至不太知名的Rackspace公司也在以开源云服务OpenStack大放异彩……以Google、亚马逊和Salesforce为代表的互联网新贵,正在占据竞争舞台的中心。
与此同时,IBM在这场新游戏中却变得寡言少语,“高大上”的光辉似乎在逐渐黯淡。去“IOE”,大规模裁员,大订单被夺……IBM一系列“衰运”,让“巨人迟暮”论调甚嚣尘上。
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大变局,在被唱衰的杂音中,蓝色巨人将如何寻回自我?
连续9个季度营收下滑、公司市值大蒸发、上万人的全球性大裁员、优势行业的订单被抢走,出售低利润的x86服务器资产……
以这样的方式成为新闻焦点,对IBM来说已经是久违了。1992年,IBM亏损80亿美元,陷入史无前例的困境,董事会作出分拆IBM的决定。虽然还没有互联网,但相关报道也是沸沸扬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财富》杂志,它用一个大大的封面报道,把IBM描绘成垂死挣扎的恐龙。而此前八年,正是这家杂志把 IBM评为“全球最受尊敬企业”第一名。
那一次《财富》没猜对。后来发生的事情,是大型企业成功转型的一个最成功的案例,郭士纳也因此在商业史上留名。但是,那一段日子给那一代IBM员工留下的印象,却是难以磨灭的。
罗睿兰(Virginia C. Rometty)就是经历过那段日子的一个IBM人。罗睿兰1981年以系统工程师身份加入IBM,且正在她职业上升的关键阶段。这段起死回生的转型经历,塑造了她这一代IBM人。
马克·吐温说,“历史不会重演,但确实押韵。”22年之后,IBM又踩了一下历史的韵脚,而此时在IBM掌舵的人,正是罗睿兰。
经历过那段历史的罗睿兰,面对资本市场和舆论的质疑和暗讽,表现出了十足的底气。最近,她连续接受《纽约时报》、CNBC等多家媒体专访,核心意思就四句话:我们知道问题在哪里,我们正在转型,我们找到了方向,我们一定能成功。
这就是IBM的底气。在两年多来的一系列谈话中,罗睿兰反复表达出这样的意思:IBM不惧怕变化,IBM欢迎未来,IBM有能力通过转型把握未来。这种自信,是因为IBM有本事转,有条件转,更重要的是有明确的方向。
实际上,IBM目前所经历的震荡也并非这家公司自身管理体制出了什么大的问题,而是行业巨擘面对市场的突发性变革必然出现的“不适应”。这一点与22年前的情况截然不同。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当互联网科技加速席卷整个IT产业的时候,几乎所有“传统”IT巨头都出了状况。相比之下,经历过20年前大转型的IBM,企业运行机制仍然稳健精密,转型的能力、经验和资源,都远非当年所能相比。另一方面,虽然资本市场大呼小叫,但其实这家公司的财务状况仍然相当稳健,其盈利能力超过绝大多数正在享受公众追捧的企业。稳健的财务状况为IBM的转型提供了相当大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IBM转型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有正确的方向、路线,是否能够“重新思考IBM的未来市场运作,以展现这家公司在新技术时代的企业价值”(IBM首席技术官、下一代技术平台总经理丹尼尔·萨伯 阿(Daniel Sabbah)语)。
2014年3月10日,罗睿兰在为投资者准备的《2013年年度报告》中将IBM “三位一体”的新战略和盘托出。在中国市场上,对于这一新战略的最权威解读,是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在3月底的“IBM中国论坛”上所做的三大战略阐述:第一,借助数据协助行业和专业转型,开辟新市场;第二,面向云计算,重塑企业IT基础架构;第三,通过移动社交构建互动参与体系,通过自身实践成为互动参与体系的榜样。
三大战略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和社交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一目了然。但IBM还是在其中体现了自己的战略特色。任何人在今天要想判断这家公司的未来,就要了解IBM的战略方向,了解IBM的底气何在。
第一章:IBM的“云”布局
今天,快速增长的互联网已渐渐云化,云计算也已进入金融、电信等IBM的核心领域,“云计算时代,IBM落后了。”当公众被尚不成熟的公有云模式吸引眼球,认为这一切就是云代表的所有未来,IBM在扎扎实实和企业做着。因为在IBM看来,云计算绝对不仅仅是公有云这么简单,它真正改变的是商业模式。于是 IBM在各行各业的云计算领域开始深入耕耘。
7周建成供应链管控核心
“现在公司货损率从2‰降低至0.9‰以下,每年节省成本数百万元,减少了30%的卸货点等待时间,每年节省押车成本数十万元,安全风险明显降低,客户体验大大提升,精确管理到每一个订单、每一票货……”
谈到IBM智慧物流云带来的魅力时,亚太区最大环氧丙烷经营企业之一的海安销售供应链经理缪宁健如数家珍。
海安销售位于浙江宁波,旗下供应链协作网络包括50多家客户,4家物流承运企业,1家装车站和1家工厂。和IBM合作之前,海安销售的工作人员仅仅依靠电话、电子邮件和传真等通联手段,难以实时追踪物流进度,信息沟通始终处于堵塞状态。如何保证100%的全程运输安全并提高客户满意度,成了缪宁健思考得最 多的事情。海安销售遇到的难题,正是宁波物流链上各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共同面对的。
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费用总额与GDP的比例为17.8%,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大都保持在10%左右。因此,突破制约物流业的发展瓶颈,就成了中国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
凭借长年服务企业积累的经验,6年前IBM就预测到企业的成长之痛。2008年,时任CEO彭明盛在首次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中指出,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以超级计算机、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业之中,更加精细和动态地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
受“智慧地球”概念的感召,2011年,宁波市政府主动找上IBM,“问能否在‘智慧地球’中找到一个切入点,帮助宁波进行商业转型。”IBM大中华区云计算实验室总经理、宁波智慧物流科技 有限公司总经理秦磊对《IT时代周刊》说。鉴于物流在宁波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最后,“智慧物流”成为双方战略合作布局的切入点。
在宁波市政府支持下,依托IBM大中华区云计算实验室,宁波智慧物流公司于2011年正式落地,其打造的“智慧物流”平台融合了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分析以及通信等多领域技术,把物流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串成一条“生产线”,减少中间环节,扫除了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成本和损耗。
宁波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秦磊,原来就是IBM大中华区云计算实验室总经理。作为在IBM工作超过16年的高管和云计算的最早践行者,他深信IBM的技术、人才、方法论是全球最领先的。但是,只有接地气、赋予业务人员真正用鼠标投票的权利,才能走出一条技术、服务交付和业务模式深度融合的创新之路。
在秦磊的智慧物流团队和IBM的帮助下,无需购买任何软硬件,无需管理基础架构,完全采用租用方式,海安销售的供应链统一协作平台只用7周就上线了。据介绍,公司的客户、物流承运企业、装车站、工厂等所有物流环节的协作沟通都将在该平台上执行,实现了物流供应链管理流程电子化。不仅客户可以实时查询订单货运信息,还可短信自动告知客户最关心的发货计划和在途信息。通过物联网技术,甚至可以自动获取车辆的超速、违规停车、偏离时间;通过智能锁实时管控装卸货的状态,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安全风险。
缪宁健对于这个成果并不意外,因为他相信IBM是块“金字招牌”:“IBM先在模拟生产环境中进行反复试验,直到成功率达到99%或100%的时候再放到真实生产环境里”。
收购SoftLayer
构建IBM云帝国基石
被亚马逊抢走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大订单,阿里巴巴不断鼓吹“去IOE”,让IBM多少有些尴尬。对比之下,IBM在宁波智慧物流云中的成功实践,甚至财富500强中80%的企业都是IBM云计算客户,也并未引起太多关注。直到2013年6月IBM投资20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私人控股云计算提供商SoftLayer,云计算市场竞争格局自此完全被改变。
IBM告诉《IT时代周刊》,收购SoftLayer是公司云计算战略布局最为重要的一步。作为IBM整个云计算战略的基石,接下来IBM一系列的战略布局都是围绕SoftLayer展开的。
在公众视野里,SoftLayer不如亚马逊AWS有名气。但是在公有云领域,SoftLayer是仅次于亚马逊AWS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而 SoftLayer在很多技术领域都遥遥领先于亚马逊AWS。例如,SoftLayer的专属裸机提供多达2000多个API,以及它全球部署的专线技术。
更与亚马逊AWS不同的是,SoftLayer从成立之初就和企业及政府机构合作,其面对的企业IT环境远比亚马逊AWS复杂。正如SoftLayer创始人及CEO兰斯·克罗斯比( Lance Crosby)所说:“SoftLayer更懂企业级客户,更懂得如何合规,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这一点与IBM的定位很像,也是促成SoftLayer 与IBM携手的原因之一。”
收购SoftLayer后,IBM云计算客户增加至30000,其中包括本田、美国永明体育场、美国网球公开赛以及数百家顶尖的网游公司,用户群超过了1亿人。2013年IBM云计算业务更是实现69%的增长,收入44亿美元。
另据统计,自2007年以来,IBM完成15次云计算收购,递出去的支票超过70亿美元。
IBM认为,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明白,客户部署在公有云上的应用必须与企业的核心系统连接起来。正如有分析师预测,到2017年,近50%的大型企业将 使用半公有、半私有,而且与后端系统相整合的混合云环境。IBM中国开发中心CTO兼创新工程院院长毛新生也指出,“云计算的未来发展不是公有云也不是私 有云,而是动态的混合云。大多数客户希望拥有私有云的隐私性、保护力和可靠性,同时拥有公共云的经济性和速度。”
将SoftLayer纳入囊中后,IBM开始大范围展开围绕其的投资。首先,宣布年内斥资12亿美元,把SoftLayer在全球的数据中心从13个拓展到40个,其中2个分别落 地香港和中国内地。接下来,继续投入10亿美元在BluemixPaaS平台——这是个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平台,能够将未来对云计算具有90%采购权的 开发者纳入囊中。随后,宣布Power支持SoftLayer, Watson也通过SoftLayer对外提供服务。据悉,IBM的中间件也将构建在这个平台上。
随着这些收购和布局的结束,IBM的云帝国的图形已经显现。
第二章:开放,开放,开放
推倒Power的封闭围墙
2014年4月25日,开发联盟OpenPower基金会迎来了浪潮集团、中兴通讯和华胜天成等6名来自中国的新成员。在成为OpenPower基金会成员后,这 些中国企业将能够利用Power技术,快速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打通中国IT产业从芯片设计制造、整机设计制造到解决方案开发的全产业链。
有行业分析认为,接纳6家中国公司为OpenPower基金会的新成员,不仅让基金会成员总数达到25个,还表明了IBM在硬件和软件上的开放策略更加深入人心,有助于业界合作伙伴和IBM共同构建一个基于Power平台的创新生态系统。
OpenPower联盟诞生于2013年8月,由IBM联合Google、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以色列交换机提供商Mellanox及中国台湾的泰安电脑(TYAN)等公司组建。今年2月,又迎来了芯片制造大厂三星公司。
但在大多数人的传统印象中,IBM的产业开发一直以“保守”、“谨慎”著称,很少向合作伙伴开放授权。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蓝色巨人”推倒了封闭的围墙呢?
答案是,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年代,任何企业都必须遵从新的游戏规则。Google的成功经验表明,决定产品生死的关键因素不是产品自身,一个丰富的生态系统才是抵御对手攻击的最有效护城河。Android凭借开放性迅速打开了智能手机市场,把采取封闭理念的苹果iOS远远甩在身后,而更晚一步开放的微软 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在移动终端的市场占有率则不到6%。
看透了这一点,IBM采取了笑迎天下客的开放姿态。能够邀来全球自定制服务器鼻祖的Google作为基金会的创始成员,更体现出Power系统超越x86体系的定制化优势,同时也让阿里巴巴鼓吹的“去IOE化”变得苍 白无力。国内媒体近期报道称,Google曾经引以为傲的庞大服务器计算阵列,因为越来越明显的散热、电力成本、昂贵地租等问题已呈现出不可持续性。
今年4月28日,IBM 推出了OpenPower联盟组建后首个产品——Power 8处理器。该处理器不仅在图形加速与储存技术等方面实现创新,详细技术规格也被公布。这意味着任何拥有技术能力的企业都将可以设计和生产基于Power架 构的CPU芯片,Power也从IBM的专有产品转变为OpenPower生态圈的协同产品。此外,Google也向业界展示了其研发的基于Power 8的服务器主板。正如Google平台部门工程总监兼OpenPower基金会主席高登·麦基恩(Gordon MacKean)在其Google+上发表的博文中所说,“Google一直在追求最高品质的服务,因此我们设计了Power 8服务器,把Google的软件服务带到Power平台上。”
开放不只是战术思考,更体现为Power平台的战略性思维。
成立OpenPower联盟之前的1个月,IBM宣布投资10亿美元推广PowerLinux计划,更加大力地将Linux操作系统向Power服务器扩 展。同时,IBM成为OpenStack基金会最顶级的白金会员,并将PowerSystems与System z大型主机通过OpenStack在云平台层面进行整合。
此外,IBM大型机对Linux的支持力度也向前迈了一步——今年3月大型主机诞 生50周年之际,IBM宣布将System z Linux卓越中心落户北京。“System z顶级的企业级特性结合Linux的开放优势将满足客户对开放平台部署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移动、社交技术的需求。”IBM大中华区副总裁、系统与科技部 服务器解决方案总经理侯淼说。
市场行情表明,当前最为热门的SMAC等服务都青睐开放的Linux平台。IDC发布的截至2013年第4季度的报告显示,Linux服务器已在整体服务器营收当中占据28.5%,同比提高4.6%。
软件咨询助力企业转型
咨询公司佛瑞斯CEO乔治·克罗尼曾将IBM前一次的成功转型归结于其对自身的定位,他称:“IBM不是一家技术公司,而是利用技术解决商业问题的公司。”IBM认为,今天的商业问题就是如何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移动等创新技术,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
上海汽车集团旗下车享网CEO夏军对此深有体会。“汽车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越来越向线上转移,但传统电商平台缺乏线下服务能力,导致线上与线下相互脱节,极大降低了服务效率,更削弱了客户体验。”为此,上汽集团希望借助新一代IT技术打造一条线上与线下服务整合的链条,实现业务模式的创新。
上汽集团数据显示,车享网将涉及3500名合作伙伴和2000万名客户,而业界尚没有打通这么庞大产业链的先例。“这要求我们的技术合作伙伴不仅要具有系统的技术能力,还要具备强大的行业洞察力。”夏军说,“IBM这两个能力都具备,我们最终选择与它们开展合作。” IBM也表示,公司调动顶级的行业与技术专家团队,在后台帮助车享网进行平台基础、经销商、整车厂等数据的整合。
今年3月,车享网正式上线,由此填补了中国汽车O2O电商领域的空白。在夏军看来,以网站上线为标志,车享网“构建起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驱动的新业务模式”。
“帮助车享网成功,践行的是我们对客户的承诺。”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GBS)大中华区总经理兰希·托马斯(Nancy E. Thomas)对《IT时代周刊》说,“新互联网时代,IBM将建立通过数据推动行业和职业转型、云计算时代重塑IT、助力企业实现客户参与体系三大咨询 服务模式,帮助企业实现转型。”
为了进一步透过领先信息技术助力客户转型,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宣布,将借助IBM自身的研究力量—— IBM研究院,直接投入客户转型工程,并结合咨询业务、科学家与客户的创新咨询服务模式及新一代移动、社交、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创造最符合客户价值需求的解决方案。
第三章:Watson揭大数据之趣
在2011年的一次演讲中,IBM前任CEO彭明盛说:“一家企业要拥有持久力,必须具备持续的目标——对IBM而言,就是满足用户需求,建立长期关系并追求突破性创新。”
他的话在当年的《危险边缘》(Jeopardy)智力竞赛得到了验证。当Watson在决赛中击败这项智力竞赛中胜率最高者和赢钱最多者之后,IBM超级计算机第二次实现了电脑对人类的超越。眼见以77147美元的绝对劣势被智能机器击败,天才选手肯·詹宁斯(Ken Jennings)写下这样的文字:欢迎我们的新老大,电脑们。相同一幕在14年前也曾出现,当时,IBM超级计算机“深蓝”(Deep Blue)在国际象棋比赛中多次战胜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
在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看来,与以前基于搜索的算法不同,Watson是基于对自然语言的理解,这是IT史上极具突破性的进展——有外媒形容其为“数据驱动智能运算的‘巅峰之作’”。而按 通俗的说法是,Watson接收到问题后,通过分析从大量结果中筛选出最合适的答案进行反馈。一言以蔽之,Watson干的活,本质上就是大数据分析。
公开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天产生25亿GB数据,其中80%是非结构化数据,需要挖掘和处理才能实现其价值。
“这正是大数据分析的魅力所在。”IBM大中华区大数据中心总监王晓梅向《IT时代周刊》解释道,“一是需要分析系统知道我是谁;二是需要知道我要做什么;三 是分析系统能够及时、迅速地实时反馈信息给我;四是希望数据分析系统能够通过交互式学习,通过每天信息量、知识库的增进,提高它的认知能力;最后,希望数 据分析系统能够提供一个非常安全、可信任的应用环境。”
她表示,客户对大数据分析的要求正是IBM对“认知计算”的描述,Watson能够通过辅助(Assistance)、理解(Understanding)、决策(Decision)、洞察与发现(Discovery),帮助企业更快地发现新问题、新机遇和新价值。
实际上,Watson所代表的“认知计算”也是IBM的大数据战略方向,并已为此投入重金进行相关技术的研发和生态圈的建立。
今年1月,IBM宣布斥资10亿美元成立IBM Watson集团,用于支撑“云交付的认知计算”和大数据创新领域的开发和商业化。在IBM内部人士看来,该部门成立的重大意义等同于当年PC、服务器业 务和成立软件集团对IBM的重要性。之后,IBM正式推出大数据与分析平台Watson Foundations,帮助企业实现阶段性的大数据能力。
王晓梅告诉记者,未来Watson Foundations还能通过功能模块移植到其他平台上。也就是说,不局限于Power,而是成为一个开放平台,“让传统的IBM大数据解决方案用户同样能获得认知计算所带来的好处。”
更让IBM高兴的是,Watson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去年11月,Watson向合作伙伴提供技术、工具和API编程接口,借助云服务和访问工具 合作伙伴开发他们的认知计算软件及系统。首批合作伙伴包括零售业的Fluid、医疗保健领域的MD Buyline以及健康管理领域的Welltok。继2012年与美国第三大银行——花旗银行达成合作后,今年初,新加坡星展银行成为Watson首个亚洲用户。
据市场调研机构Wikibon最新研究报告《大数据供应商收益与市场预测》,IBM连续两年实现大数据市场占有率第一,领跑报告中的70多家大数据供应商。
在罗睿兰看来,第一代计算机时代,计算机只用来计算;第二代计算机时代,它可以根据指令运行程序;而Watson是下一代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计算机的代表,“是这个潮流的开端”。Gartner也预计,2017年10%的计算机将能够像Watson那样学习。
“IBM愿意改变我们所做的一切。”面对风云变幻的IT市场和舆论质疑,罗睿兰在上任之初宣告了自己的决心。当新一轮的转型大幕在今天再度揭开,市场看到的IBM依旧是那个难以被打败的百年巨人,创新基因依旧在IBM的血液中流淌。
蓝色巨人的底气:IBM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