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以少总多,以小见大
以少总多,以小见大
以少总多,以小见大
——读李玉民的三首词
我在《“以大见大”的成功之作》里说过:成功的诗词作品,都应有大立意、大主题。但表现此种大立意、大主题的方法,却只有两种:一是以大见大,一是以小见大。李岚清的《题扬黄扶贫灌溉工程》是“以大见大”的成功之作(对此,有同志不理解,以为是我写错了。今天,我在这里再强调一下:是以“大”见“大”,没有错),而李玉民同志的《醉花阴.抗击“非典”》《临江仙.吾儿夜读》《破阵子.凭吊灵州古城遗址》则是“以小见大”的成功之作。一般来说,“以大见大”的技法较难掌握,弄不好便会大话连篇,大而无当,流入概念化的泥淖。而“以小见大”的技法则较易驾驭,更适合初学者。所以,中学课本里所选择的范文大多是“以小见大”的例子。
但是,无论是“以大见大”、还是“以小见大”,在选材上都要“以少总多”。否则,面面俱到,那就没有艺术可言了。
那末,什么是“以少总多,以小见大”呢?所谓“以少总多”,就是选取有代表性题材,使诗词的复杂内容典型化;所谓“以小见大”,就是用具体的小事物表达深刻的思想内涵,使诗的抽象概念形象化。
列宁说过:文学艺术是反映生活的一面镜子(列宁《论L•托尔斯泰》)。可它并不象镜子那样机械的再现生活。为什么?因为现实生活是动的、不断变化着的;而反映现实的文学艺术则是相对静止的,所以文艺作品不可能自然主义地描摹生活。否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爬虫追大象。”诗词是文艺的一种,它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作为一种文艺形式,在反映历史和现实,抒发人们的喜、怒、哀、乐时,一首诗词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描写某种生活的全貌,只能写出生活的某些侧面或诗人的某些思想感情。这就需要选材,选择有代表性的题材,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情怀。常用的选材方法就是以少总多。中国古代的诗歌理论,早就指出了这一点。齐•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中说:“以少总多,情貌无遗”;宋•葛立方《韵语阳秋》中说“尝鼎一脔,可尽知其味”;清•王士祯在《渔阳诗话》中也说:“一滴水,可知大海味矣。”可知诗的取材,宜于从“整体”选取“局部”,应用以少总多的方法。
李玉民的《醉花阴.抗击“非典”》有一个大主题,那就是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及人类之爱。但作者在选材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象山水画那样,只截取了一个生活中间的局部的、有限的片断入诗。读者却总是把诗中的细节与自己见过的“真人真事”联系起来,纵神凝思,浮想连翩,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未见干戈遭戾戮,劫患难忍睹。遍地起烽烟,亡命声声,“非典”凶如虎。 抗萨长城方构筑,医卫先行入。举力在攻坚,众志城成,彪炳中华铸。
李玉民的这首词有两个特点:一是把握住了事物的共性、一般性。同类事物是有共性的,人们对事物也有共同的认识和感受。如燕子飞来而知春的信息,落叶瓢零而知秋的到来,月光如水引起思乡之感,寒夜孤灯产生凄寂之情。所以,写飞燕、落叶、月光、孤灯会使人们产生共同的感受,引起共鸣。这就体现了事物的共性。李玉民这首词中的抗击“非典”,就与我们过去所接触过的“战争”有共同之处。因此,他在词中用“干戈”、“劫患”、“烽烟”、……这些通常描绘战争的词汇来表现。他用这些词汇来描写“非典”确实是把握住了事物的共性,这样,就避免了有些人常犯的仅用抽象的豪言壮语唱一番空洞的高调的弊病。二是把握住了事物的个性、特殊性,选择抗击“非典”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群体----“医卫”——加以描述和赞颂,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从而使读者通过一滴水看到了太阳的光辉,通过一片落叶而获悉秋天的到来。
诗词题材的共性与个性其实是统一的。诗词中对事物的特殊性没有形象的描写,则诗词中无景,读起来就会枯燥而不会深受吸引,印象不会深刻。诗词中所写的事物没有孕含深度的思想感情,则诗中无情,也不会引起联想和想象,产生共鸣。对诗词中的题材,既作形象的描写,又通过形象反映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就是平时说的“因景生情,情景交融”,达到题材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才能说得上是一首好诗词。
匡复江山社稷,运筹平叛勤王。边塞朔方州府邸,竟让天子坐龙床。偏都助大唐。 浩浩波涛荡涤,悠悠岁月流淌。昔日皇城今何在?绿树葱茏蔽农庄。振兴促富强。
这首《破阵子.凭吊灵州古城遗址》是作者于2005年应邀到吴忠访问的作品。我们知道,宁夏学术界通过多年的辛勤努力,己经考证出从西汉至明初的古灵州(普乐郡、回乐县、西平府等)城址就在今天的吴忠市。这当然是一个重大发现和重要的研究成果。如何表现这个重大的发现和题材?不同的作者便有不同的方法。李玉民采取的也是“以少总多”法。他在古灵州丰富的历史长河中(蒙恬拓疆、秦汉时期的大规模移民及农牧开发、羌族起义、刁雍造船、唐太宗灵州受降、宋夏灵州之战、李继迁迁都西平府……)只撷取唐肃宗灵武登基的一段——因为这段历史大家都比较熟悉,容易使读者理解,引起读者的共鸣——这反映出作者在选材上的眼光和独具匠心。
最典型的莫过于《临江仙.吾儿夜读》这首词了:
斗室孤灯长夜静,偶闻翻动书声。更深催睡不依从。推门端宵夜,仰脸露疲容。 学海无涯当刻苦,心疼放在胸中。盼儿发奋也成龙。少时勤努力,来日展鹏程。
李玉民的这首《临江仙.吾儿夜读》,它表现的是“立志”、“发奋图强”及“父子之爱”的大主题和大立意。但作者在选材上坚持了“以少总多”,只选取了孩子夜读,父母送宵夜这个典型场面,在表现上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即选取很小的、但很有典型意义的景物,用来表现大的境界、深刻的社会问题和思想内容。
具体来说,在这首词中,作者“以少总多、以小见大”,用的是“借窗取景”法。
“借窗取景”一词,本来出自建筑,意思是从园林中的一个角度(一个窗口),可以观察到园中相互映衬的诸多景点。中国江南的园林建筑很讲究美感,因此它有奇妙的构思和精巧的布局。从园林中的某个窗口,自内观外,虽只看到“斗方之画”,但能品味到园林景色之美;自外观内,虽只能看到窗前读书、饮茶或饮酒的“扇面人物”,但会感到园林之幽。这种“借窗取景”,就是“以小见大”的方法。明•李渔总结建筑上的这种艺术经验称为“无心画”,用来分析古典诗歌中“窗中观景”的艺术情趣。
李玉民这首词中“借窗取景”,取的是“推门端宵夜,仰脸露疲容”。通过“推门、仰脸”两个细微的动作和场景,深深表达了父子情深和少小立志、发奋图强的积极意义,确实很感动人。
第一,作者善于抓具有“典型特征”的小事物,唤起读者脑海中的大境界。明•王夫之《薑斋诗话》说,这是“以小景传大景之情。”如“斗室孤灯长夜静,偶闻翻动书声。”斗室、孤灯、长夜、书声……都是具有挑灯夜读特征的细小景物,但也是典型景物。读了这两句诗,人们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可以联想到深夜苦读、发奋图强的整个攻读景象,感受到少年立志、不甘人后的气息。所以,清•刘熙载《艺苑•诗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通过小的、有特征的景物,表现大境界的精神和气象,就是“以小见大”的取材方法。
第二,善于借用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表现重大的社会内容。在古典诗歌中,用小题材反映大主题,是常见的艺术手法。如唐•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诗借“燕子飞来”(旧时飞入豪门第宅,今日飞入百姓家的不同),反映了东晋王、谢两大家族的兴衰历史,使人产生时代变迁,世态炎凉的无限感慨。李玉民的《临江仙.吾儿夜读》并没有全面介绍“吾儿”如何夜读,“吾”如何心疼“吾儿”,仅以“吾儿”和“吾”的几个动作(“翻动书声”“更深催睡不依从”“推门端宵夜,仰脸露疲容”)点明了吾儿发奋、父子情深的主题;又以“成龙”(“望子成龙”)、“少时勤努力”(“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反用)“展鹏程”(“九万里风鹏正举”)这些小典故,点明了少小立志、发奋图强的大主题。
第三,借小事物“发端托寓”,象征重大的思想内容。即以小景物象征大主题,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抽象的思想。“振兴促富强”是较为抽象的思想理念。但李玉民在《破阵子.凭吊灵州古城遗址》的下阙中用“浩浩波涛荡涤,悠悠岁月流淌。昔日皇城今何在?绿树葱茏蔽农庄”这些个小小的具体实景,很容易地表现出新旧时代两重天及“振兴促富强”重大思想内涵。这也是典型的“以小见大”的写法。
总之,由于李玉民同志很好地运用了“以少总多”和“以小见大”这两个诗歌取材的最基本方法,因此,避免了诗的芜杂和空泛。很值得学习。
2008.1.14
(原载《夏风》 期)
以少总多,以小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