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TCP 协议中的 Window Size与吞吐量
TCP 协议中的 Window Size与吞吐量
原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c5c2d6690102wpxl.html
TCP协议中影响实际业务流量的参数很多,这里主要分析一下窗口的影响。
?TCP窗口目的
为了获得最优的连接速率,使用TCP窗口来控制流速率(flow control),滑动窗口就是一种主要的机制。这个窗口允许源端在给定连接传送数据分段而不用等待目标端返回ACK,一句话描述:窗口的大小决定在不需要对端响应(acknowledgement)情况下传送数据的数量。?官方定义:“The amount of octets that can be transmitted without receiving an acknowledgement from the other side”。
TCP窗口机制
??TCP header中有一个Window Size字段,它其实是指接收端的窗口,即接收窗口,用来告知发送端自己所能接收的数据量,从而达到一部分流控的目的。其实TCP在整个发送过程中,也在度量当前的网络状态,目的是为了维持一个健康稳定的发送过程,比如拥塞控制。因此,数据是在某些机制的控制下进行传输的,就是窗口机制。发送端的发送窗口是基于接收端的接收窗口来计算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TCP是有连接的发送,数据传输需要对端确认,发送的数据分为如下四类来看
(1)已经发送并且对端确认(Sent/ACKed)---------------发送窗外 缓冲区外
(2)已经发送但未收到确认数据(Sent/UnACKed)----- --发送窗内 缓冲区内?
(3)允许发送但尚未防的数据?(Unsent/Inside)-----------发送窗内 缓冲区内?
(4)未发送暂不允许(Unsent/Outside)-------------------发送窗外 缓冲区内?
TCP窗口就是这样逐渐滑动,发送新的数据,滑动的依据就是发送数据已经收到ACK,确认对端收到,才能继续窗口滑动发送新的数据。可以看到窗口大小对于吞吐量有着重要影响,同时ACK响应与系统延时又密切相关。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发送端的窗口过大会引起接收端关闭窗口,处理不过来反之,如果窗口设置较小,结果就是不能充分利用带宽,所以仔细调节窗口对于适应不同延迟和带宽要求的系统很重要。
TCP窗口大小
最早TCP协议涉及用来大范围网络传输时候,其实是没有超过56Kb/s的?连接速度的。因此,TCP包头中只保留了16bit用来标识窗口大小,允许的最大缓存大小不超过64KB。为了打破这一限制,RFC1323规定了TCP窗口尺寸选择,是在TCP连接开始的时候三步握手的时候协商的(SYN, SYN-ACK,ACK),会协商一个 Window size scaling factor,之后交互数据中的是Window size value,所以最终的窗口大小是二者的乘积.
Window size value: 64 or 0000 0000 0100 0000 (16 bits)
?Window size scaling factor: 256 or 2 ^ 8 (as advertised by the 1st packet)
The actual window size is 16,384 (64 * 256)
这里的窗口大小就意味着,直到发送16384个字节,才会停止等待对方的ACK.随着双方回话继续,窗口的大小可以修改window size value 参数完成变窄或变宽,但是注意:Window size scaling factor乘积因子?必须保持不变。在RFC1323中规定的偏移(shift count)是14,也就是说最大的窗口可以达到Gbit,很大。
这一机制并不总是默认开启的和系统有关,貌似Linux默认开启,Windows默认关闭。
?TCP窗口的参数设置
TCP窗口起着控制流量的作用,实际使用时这是一个双端协调的过程,还涉及到TCP的慢启动?(Rapid Increase/Multiplicative Decrease),拥塞避免,拥塞窗口和拥塞控制。可以记住,发送速率是由min(拥塞窗口,接收窗口),接收窗口在下文有讲。
TCP窗口优化设置?
TCP?窗口既然那么重要,那要怎么设置,一个简单的原则是2倍的BDP.这里的BDP的意思是bandwidth-delay product,也就是带宽和时延的乘积,带宽对于网络取最差连接的带宽。
buffer size = 2 * bandwidth * delay?
还有一种简单的方式,使用ping来计算网络的环回时延(RTT),然后表达为:
buffer size = bandwidth * RTT?
?为什么是2倍?因为可以这么想,如果滑动窗口是bandwidth*delay,当发送一次数据最后一个字节刚到时,对端要回ACK才能继续发送,就需要等待一次单向时延的时间,所以当是2倍时,刚好就能在等ACK的时间继续发送数据,等收到ACK时数据刚好发送完成,这样就提高了效率。
举个例子:带宽是20Mbps,通过ping我们计算单向时延是20ms,那么可以计算:20000000bps*8*0.02 = 52,428bytes?,因此我们最优窗口用 104,856 bytes = 2 x 52,428,所以说当发送者发送104,856 bytes数据后才需要等待一个ACK响应,当发送了一半的时候,对端已经收到并且返回ACK(理想情况),等到ACK回来,又把剩下的一半发送出去了,所以发送端就无需等待ACK返回。
发现了么?这里的窗口已经明显大于64KB了,所以机制改善了,上一级。
TCP窗口流量控制?
?现在我们看看到底如何控制流量。TCP在传输数据时和windows size 关系密切,本身窗口用来控制流量,在传输数据时,发送方数据超过接收方就会丢包,流量控制,流量控制要求数据传输双方在每次交互时声明各自的接收窗口「rwnd」大小,用来表示自己最大能保存多少数据,这主要是针对接收方而言的,通俗点儿说就是让发送方知道接收方能吃几碗饭,如果窗口衰减到零,也就是发送方不能再发了,那么就说明吃饱了,必须消化消化,如果硬撑胀漏了,那就是丢包了。
慢启动 ?虽然流量控制可以避免发送方过载接收方,但是却无法避免过载网络,这是因为接收窗口「rwnd」只反映了服务器个体的情况,却无法反映网络整体的情况。
为了避免网络过载,慢启动引入了拥塞窗口「cwnd」的概念,用来表示发送方在得到接收方确认前,最大允许传输的未经确认的数据。「cwnd」同「rwnd」相比不同的是:它只是发送方的一个内部参数,无需通知给接收方,其初始值往往比较小,然后随着数据包被接收方确认,窗口成倍扩大,有点类似于拳击比赛,开始时不了解敌情,往往是次拳试探,慢慢心里有底了,开始逐渐加大重拳进攻的力度。
在慢启动的过程中,随着「cwnd」的增加,可能会出现网络过载,其外在表现就是丢包,一旦出现此类问题,「cwnd」的大小会迅速衰减,以便网络能够缓过来。
说明:网络中实际传输的未经确认的数据大小取决于「rwnd」和「cwnd」中的小值。
拥塞避免? 从慢启动的介绍中,我们能看到,发送方通过对「cwnd」大小的控制,能够避免网络过载,在此过程中,丢包与其说是一个网络问题,倒不如说是一种反馈机制,通过它我们可以感知到发生了网络拥塞,进而调整数据传输策略,实际上,这里还有一个慢启动阈值「ssthresh」的概念,如果「cwnd」小于「ssthresh」,那么表示在慢启动阶段;如果「cwnd」大于「ssthresh」,那么表示在拥塞避免阶段,此时「cwnd」不再像慢启动阶段那样呈指数级整整,而是趋向于线性增长,以期避免网络拥塞,此阶段有多种算法实现,通常保持缺省即可,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如何调整「rwnd」到一个合理值 很多时候TCP的传输速率异常偏低,很有可能是接收窗口「rwnd」过小导致,尤其对于时延较大的网络,实际上接收窗口「rwnd」的合理值取决于BDP的大小,也就是带宽和延迟的乘积。假设带宽是 100Mbps,延迟是 100ms,那么计算过程如下:
BDP = 100Mbps * 100ms = (100 / 8) * (100 / 1000) = 1.25MB?
?此问题下如果想最大限度提升吞度量,接收窗口「rwnd」的大小不应小于 1.25MB。
如何调整「cwnd」到一个合理值 一般来说「cwnd」的初始值取决于MSS的大小,计算方法如下:
min(4 * MSS, max(2 * MSS, 4380))
以太网标准的MSS大小通常是1460,所以「cwnd」的初始值是3MSS。当我们浏览视频或者下载软件的时候,「cwnd」初始值的影响并不明显,这是因为传输的数据量比较大,时间比较长,相比之下,即便慢启动阶段「cwnd」初始值比较小,也会在相对很短的时间内加速到满窗口,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下图使用IxChariot完成一次设置?
不过当我们浏览网页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这是因为传输的数据量比较小,时间比较短,相比之下,如果慢启动阶段「cwnd」初始值比较小,那么很可能还没来得及加速到满窗口,通讯就结束了。这就好比博尔特参加百米比赛,如果起跑慢的话,即便他的加速很快,也可能拿不到好成绩,因为还没等他完全跑起来,终点线已经到了
结语?
文中大量参考下面博客内容,比如最后一节几乎完全来自于第一个博客,详细内容跳转链接,学习总结,记录一下。?
https://huoding.com/2013/11/21/299
https://my.oschina.net/greki/blog/264061?
?http://www.cnblogs.com/woaiyy/p/3554182.html
TCP 协议中的 Window Size与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