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转】蓝牙协议分析(1)_基本概念
【转】蓝牙协议分析(1)_基本概念
原文网址:http://www.wowotech.net/bluetooth/bt_overview.html
1. 前言
自1994年由爱立信推出至今,蓝牙技术已经走过了20个岁月。从最初的Bluetooth V1.0,到Bluetooth V4.0(最新的为V4.1,2013年底发布),经历了近9个版本的修订后,发展为当前的状况。
说实话,如今的蓝牙4.1,简直是一个大杂烩:BR/EDR沿用旧的蓝牙规范;LE抄袭802.15.4;AMP直接使用802.11。而这一切的目的,就是以兼容性和易用性为基础,在功耗和传输速率之间左右为难。蜗蜗以为,这并不是优雅的设计。
不过没关系,存在即合理。因此蜗蜗就开出了这样一个专题,希望能够将蓝牙技术上上下下的知识,整理出来,以便在加深自己对蓝牙技术的理解的同时,能够给从事蓝牙相关工作的读者一点启发。
本文是这个专题的第一篇文章,主要基于蓝牙4.1规范(Core_V4.1.pdf),描述蓝牙技术的基本概念。
2. 蓝牙技术的概述
2.1 两种蓝牙技术:Basic Rate(BR)和Low Energy(LE)
蓝牙协议包括两种技术:Basic Rate(简称BR)和Low Energy(简称LE)。这两种技术,都包括搜索(discovery)管理、连接(connection)管理等机制,但它们是不能互通的!这也是蜗蜗抱怨蓝牙协议不优雅的原因之一。
厂商要么实现这两种技术中的一种,这时就只能和同样实现了这个技术的设备互通,而不能和实现另外一种技术的设备互通。如果厂商要确保能和所有的蓝牙设备互通,那么就只能同时实现两种技术,而不去管是否真的需要,这样就能碰到什么人说什么话了!
2.1.1 Basic Rate(BR)
Basic Rate是正宗的蓝牙技术,可以包括可选(optional)的EDR(Enhanced Data Rate)技术,以及交替使用的(Alternate)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和PHY层扩展(简称AMP)。说着真拗口,不过通过背后的应用场景,就好理解了:
蓝牙诞生之初,使用的是BR技术,此时蓝牙的理论传输速率,只能达到721.2Kbps。在那个年代,56Kbps的Modem就是高大上了,这个速度可以说是惊为天人了啊!但是科技变化太快了,BR技术转眼就过时了。那怎么办呢?缝缝补补一下,增强速度呗,Enhanced Data Rate就出现了。
使用EDR技术的蓝牙,理论速率可以达到2.1Mbps。这一次的升级换代,还算优雅,因为没有改变任何的硬件架构、软件架构和使用方式上的改变。
也许你也猜到了,EDR又落伍了,看看人家WIFI(WLAN),几十Mbps,上百Mbps,咱们才2.1Mbps,也太寒酸了吧!那怎么办呢?蓝牙组织想了个坏主意:哎,WIFI!把你的物理层和MAC层借我用用呗!这就是AMP(Alternate MAC and PHY layer extension)。艾玛,终于松口气了,我们可以达到24Mbps了。
不过呢,由于蓝牙自身的物理层和AMP技术差异太明显了,这次扩展只能是交替使用(Alternate)的,也就是说,有我(BR/EDR)没你(AMP)。嗯!不优雅!
埋个问题:只能交替使用,那它们怎么切换呢?蜗蜗会在后续的内容中,根据主流蓝牙芯片的解决方案,来探讨一下该问题。
【注1: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这里特别强调了optional和alternate这两个字眼,这是蓝牙Spec的原话。它意味着,BR和EDR是可以同时存在的,但BR/EDR和AMP只能二选一。】
2.1.2 Low Energy(LE)
上面所讲的BR技术的进化路线,就是传输速率的加快、加快、再加快。但能量是守恒的,你想传的更快,代价就是消耗更多的能量。而有很多的应用场景,并不关心传输速率,反而非常关心功耗。这就是Bluetooth LE(称作蓝牙低功耗)产生的背景。
LE技术相比BR技术,差异非常大,或者说就是两种不同的技术,凑巧都加一个“蓝牙”的前缀而已。后面我们会详细的解释这种差异,以及LE的行为特征。
2.2 蓝牙系统的组成
蓝牙系统的组成,涉及到Bluetooth Application、Bluetooth Core、Bluetooth Host、Bluetooth Controller等词汇,不知道是因为对英文理解的歧义,还是因为蓝牙规范本身定义的歧义,蜗蜗理解这些词汇时感觉有点别扭。因此特意在这个章节中,对相关概念及其背后的意义进行说明。
上图描述了蓝牙系统的组成, 我们需要注意如下特点:
1)图中所描述的蓝牙系统的组成部分,如Bluetooth Core和Bluetooth Application,如Host和Controller,都是指“逻辑实体”。所谓的“逻辑实体”,需要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实体”区隔开。如在做电路设计时,一个蓝牙芯片、一个主控CPU,就是指物理实体。而蓝牙协议所描述的这些“逻辑实体”,不一定会和物理实体一一对应,如在实际应用中,Host和Bluetooth Application可能会位于同一个物理实体中(主控CPU),而Controller单独位于另一个物理实体中(蓝牙芯片)。
2)蓝牙协议规定了两个层次的协议,分别为蓝牙核心协议(Bluetooth Core)和蓝牙应用层协议(Bluetooth Application)。蓝牙核心协议关注对蓝牙核心技术的描述和规范,它只提供基础的机制,并不关心如何使用这些机制;蓝牙应用层协议,是在蓝牙核心协议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百花齐放,定义出各种各样的策略,如FTP、文件传输、局域网等等。
3)Bluetooth Core由两部分组成,Host和Controller。这两部分在不同的蓝牙技术中(BR/EDR、AMP、LE),承担角色略有不同,但大致的功能是相同的。Controller负责定义RF、Baseband等偏硬件的规范,并在这之上抽象出用于通信的逻辑链路(Logical Link);Host负责在逻辑链路的基础上,进行更为友好的封装,这样就可以屏蔽掉蓝牙技术的细节,让Bluetooth Application更为方便的使用。
4)在一个系统中,Host只有一个,但Controller可以一个,也可以有多个。如:单独的LE Controller;单独的BR/EDR Controller;单独的LE+BR/EDR Controller;在单独的BR/EDR Controller或LE+BR/EDR Controller基础上,增加一个或多个额外的AMP Controller。
【注2:有关Bluetooth Core的详细描述,蜗蜗会在下一篇文章中描述,本文就不再深入介绍了。】
3. BR/EDR vs LE vs AMP
我们先从下面图片对BR/EDR、AMP和BLE三种技术有些更进一步的认识(点击这里可以查看放大后的原图):
该图片是对Bluetooth Core的一个Overview,从RF的Physical Channel,到Baseband的Physical Link、Logical Link、LMP、L2CAP等概念,都有一些粗略的介绍。由该图片可以看出,BR/EDR、AMP、BLE等技术有如下的特点:
1)BR/EDR技术,过于侧重“点对点”通信,以至于虽然在协议的底层(如Logical Link)有提及多播(Unidirectional)和广播(Broadcast)的概念,但在上层的应用场景中,几乎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相应的应用。
2)但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业界对简单的、不需要连接的多播或广播通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BLE技术在RF和Baseband的协议中,就做出了修改,以适应这种需求,即:修改原有的79个channel的跳频方式,将channel的个数减少为40个,并保留了不少于3个的固定channel,用于广播通信。为仅仅在剩下的37个data channel上跳频。
3)正因为这种改变,原有的搜索/连接/配对等概念,在BLE上就不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Advertisor、Initialor等概念。但在之后的数据通信的层次上,尽量保持了一致。
4)对于AMP来说,是基于BR/EDR的controller,在完成通常的点对点连接之后,两个蓝牙设备商议,是否需要将后续的数据通信,转移至AMP controller上。这就是Bluetooth 3.0引入的AMP技术。
我们暂时在这篇文章中对蓝牙技术做一个感性认识,在后续的文章中,会基于各个层次的协议,一步一步展开、推进,争取能把蓝牙技术分析透彻。
原创文章,转发请注明出处。蜗窝科技,www.wowotech.net。
【转】蓝牙协议分析(1)_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