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汉字读半边,怎么会错上天?

汉字读半边,怎么会错上天?

汉字读半边,怎么会错上天?


俗话说,汉字读半边,不会错上天。
下面是叶先生的词:


浣溪沙 为南开马蹄湖荷作


叶嘉莹


又到长空过雁时,
云天字字写相思。
荷花凋尽我未迟,
莲实有心应不死。
人生易老梦偏痴,
千秋犹待发华滋。


叶先生是词学大家,不过也有网友说没看出写湖。


当然,我不说词,只想说说“浣”的读音。


“浣”,这个字,按照“汉字读半边,不会错上天”的原则,应该读 wan。但是,它读 huan,不读 wan。为什么呢?下面是我的想法:
我们知道,南方人有“王”、“黄”不分的说法,也就是 w 与 hu 不分。
因此,“完”与“浣”本来的读音应该是相同的,都读 wan。那为什么会不一致了呢?
是由于“完”与“浣”的使用分布不同所造成的。而读音的最终采信一定是有地域性的。
“完”的使用很广泛,可以相信的是,它在不同地方,读音应该是不同的。
“浣”的使用范围应该很有限的。我们学过的,好像只有三个地方用到,实际是两个,因为后面两个相同,即这个词牌名浣溪沙,还有一个与韩信相关的漂母浣纱,以及西施浣纱。
我想,过程可能是这样的:
读音采信人本地肯定也使用“完”,读 wan,但并无“浣”字,那么只能找有“浣”字的方言读音了,而当地肯定是读 huan。
现在就有一个问题出来了,在有“浣”字的地方,“完”读什么呢?是读 wan 还是读 huan。如果读 wan,也就罢了,那就说明这本身就是两个不相干的字,读音当然不同;如果也读 huan,那就说明,这两个字在当地读音相同。因此,按照推定,最后采信的读音,“浣”也应该读 wan。那几百年、抑或几千年把“浣”读成 huan,是不是就有点冤了呢?由于他们的一时疏忽,造成了我们要多记许多字的读法。
与此相关的字还有:鲩、垸、皖、脘...好像都不认识。


再说一个字,“工”,与此相关的字应该都读 gang。
现在还读 gang 的有:缸、杠、肛、扛、冮、矼...,后面几个我们都不认识了;
现在读 jiang 的:江、豇、虹、红...后面应该是多音字。多音字我们就不谈了;
现在读 hong 的:红、虹、讧、仜、叿...后面的也不认识了。
就我认识的字,除了“江”、“红”以外,都读 gang;不过上海人好像把“江”也读成 gang;那么,是不是也有地方把“红”也读成 gang 呢?不知道。
如果这些字真的都应该读 gang,那要省去多少麻烦。
这个字的实质,是 ji 与 g 的问题,即“家”是读成 jia 还是 ga 的问题。我小时候还是读 ga 的,但是,我的孩子他们小时候就已经读 jia 了。方言的过快逝去,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那么,伽利略,到底是读 jia 利略,还是读 ga 利略呢?


因此,过去真的曾经有过“汉字读半边,不会错上天”的时候。真的好向往。
当然,这完全是空想,即使过去真的曾经相同,现在也不可能回头了,约定俗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