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无论情感上还是技术上,人们其实都没真正意识到自己会死。因为如果意识到,人们应该不会选择像眼下这么活。
每次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活法儿的时候,总会提醒自己——我会死,我只有这一辈子。
从记事起,我几乎没有一天不在想这件事——我为什么在这里,我还可以在别处吗?我现在真难,我必须面临这种困难吗?那个人的生活看起来好棒,我能过上吗?我现在的生活没希望都是暂时的对吗?我想要的一切不是白日做梦对吗?我会跳出现在去往更好的地方对吗?
在追问和答案之间,人得经由好几个步骤,没法偷工减料,概括起来就是五步:1. 观摩活法;2. 研究自己;3. 发现意义;4. 踏上征程;5. 循环往复。
一生的计划
学霸夫妇(作者表姐和表姐夫)早起第一件事是播放教学录像带《走遍美国》,在播放的同时完成洗漱早饭等准备活动。说早饭是准备活动,是因为在早饭后,他们一定会关闭电视,各自拿出一个记事本安静读写十分钟,再开始一天的工作生活。一天结束后,偶尔会在楼下打一会儿羽毛球,晚饭时则需再次温习早上看过的《走遍美国》,饭后立刻关闭录像,两人各自关进一个房间内长达三小时。这三小时严格计时、雷打不动。每晚,整个家中无声无息,堪比图书馆或者大学自习室,彻底隔绝了外部世界。
你认识的人里,谁的生活你最想过,你未来想成为谁那样的人;还有,你最喜欢干什么看什么。综合起来画一个交集,看这里是不是存在你喜欢的行业。
我发现了一个黑皮记事本,好像是每天早晨表姐要花十分钟读写的那个。当我翻开来看,我深深地震惊了。
本子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前面是人生大事年表,后面是各计划的拆分执行。在大事年表里,起始时间是中学,按年代悉数写下了表姐的大学愿望,一个个具体事项都有达成时间,还有心情批注。很明显,硕士研究生以前的计划是从之前的某个本子誊写过来的,笔迹都相同,而工作后的大事年表则是重新开始写,一直写到未发生的十年后!
欲望多深,对未来多坚信,才能克服沉闷和孤独,在重复练习中晋级,登上台阶!在浩瀚的不可知的命运面前,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努力一会儿,再等待一会儿昭示和惊喜;而她,一直在勤勉地向宇宙下着订单,再一次次品尝订单兑现的快乐。
当我提及一个词,需要首先定义这个词,再量化描述。当我谈及一个事件,必须要挖掘到本质。
整个追问和思维过程就是“开智”。
勤出门,积极友善地对待过往友人,告诉他们你在做什么,以及,做一个胆子大的人。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首先应该拒绝以性别被分类。你应该去寻找和接受活法的分类、兴趣的分类和灵魂的分类。
如果你因为你的性别泛起了持续的自我怀疑,建议你在枕边翻译本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每天翻看,坚持看完。
你需要真正站在自己的性别上,完整了解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这一性别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发展史。你会发现正在经历的一切感受和处境,在几百年间已被亿万人经历过;你会重新矫正你的参照物,你的参照物应该是整个世界,而不应该是你的亲朋好友,更不应该仅仅是周围十公里以内的男性;你会发觉,无论是什么性别,你是作为一个人而获得最终的自尊。
如果不在这件事上费脑子,就得在那件事上费脑子。懒得费脑子实现愿望的人,最后不得不费脑子面对现实。其实,过穷日子,才最费脑子。
我在意念里把两个自己杀死:一个自己还相信有侥幸的机会主义,我跟她聊了一会儿以后,杀死了她;另一个还等待大手的赏识和扶持,我迅速杀死了她,我必须杀死她。
我想我必须为她燃起火把,帮她为自己找到真正有价值的名字。这条道路不知要走多久,但是为了克服像今晚这样的愤怒和悲伤,她得走下去,她没选择。
我努力让自己健康好看,我认为这是作为人对自己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我希望自己有才华和能力,并拥有因为才华和能力而获得的尊严。
就生存而言,人一定要想清三个问题:第一你有什么,第二你要什么,第三你能兑换什么。
如果就性别本身来说,有一句终极箴言,那就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走入任何情况不明的房间。
我一直都喜欢精力充沛、保持身材、野心勃勃、目光炯炯的人。
先遇到能力的边界,先积累,才有资格做减法啊!
别人的生活总是游刃有余,衣着光鲜,万水千山走遍,但就是与你无关。
所谓未来,并不是只有一个单一的方向。安宁或者冒险,清淡或者富足,都有人活过,都值得活,真正的未来可以通往四面八方,未来是可以选的!
拒绝只站在信息流和产品线的末端,我除了点赞还要发声,除了体验还要参与改进。
创业是发现自己的专长与兴趣,增大自己的差异优势,寻找市场与机会,把产品出售给目标人群,且循环矫正和放大这一过程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里,产品可以是时间、智力、劳力,可以兼具有形和无形;而目标人群可以是老板也可以是用户。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在这世上生存,好智慧与好技巧都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创业只是风险更大的生存而已。
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活,那么他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我想要推开门就是世界,关上门就是家,人可以立刻战斗立刻玩乐或者立刻休息。我梦想能在灯火通明的夜晚,端着酒站在顶楼公寓的窗前,看整个城市在呼吸。
无论是一份工作,还是一个住址,无论怎样申辩,你如果真的不一样,你当然可以选择在这里,但你一定有能力不在这里。
叶先生认为周末依然应该早起把日常事务完成,然后要打扮漂亮出门去,参观逛店见朋友吃好吃的,重点在于有充分时间去看新的东西。
工作是为了真正的Life,如果周末都用来恢复星期一到星期五的累,等于还是没有Life。
除了先天的亲人,我们后半生的许多福祉,需要来自后天的亲人。你得张开怀抱,在茫茫人海找到他们。有了他们,挫折来的时候,你会比一个人时多出许多力量。我希望我自己,对我的亲人们来说,永远是那么一个人——没问为什么,就去开车接他的那个人;他说走,就一脚油门带他绝尘而去的那个人。
人会从令自己心动的榜样上看到理想的未来模型,这种天然的向往一经认出,根本无法抵御,就像当初看到那个令人心动的初恋对象。你爱上一个理想形象,因为你爱上那样理想中的自己;那么有一天,如果你发现,你从未活成那个样子,或者你再也没有机会活成那个样子了,才是对此生绝望的心死。真正的衰老,应该是从那刻之后到来。
年轻就是相信自己还可以成为那个人,无论宇宙规律怎样,自己不设限不认命,还在为此努力。而让理想主义不会败给现实的方法,就是明知道一切都会被时间碾碎,也要微笑着冲上去啊。日复一日,虽千万人倦怠而吾往矣,才有机会成为极少数的人啊。纵然所有的事儿最终都是小事儿,所有的人最终都是普通人,但人生还是得先品尝繁盛,再品尝衰败,才尽兴啊!
这就是我们都想要的人生啊,用最爱的方式疯魔地活,活到淋漓啊!率真简单但是极致。
无论我们的生命还有三个月,三年,还是三十年,难道不都是有限的吗?三年难道才应该珍惜吗?三十年难道就应该稀里糊涂过下去吗?我们无论现在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本质都是向死而生。常说的惜命,就是珍惜仅有一次的生命机会,惜命不是以养生和延长寿命为第一目标,活到淋漓,活够本儿才是真正的惜命。
一个人应该有信念、有权利、有能力、有方法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这当然是个高远的大目标,很难达到。但是只活一次的有限人生里,这是最值得做的事。
遗愿清单
想象可以有多狂野,体验就敢到达什么边界。
天台俯瞰、临终假想和追悼大会,是我和这朋友讨论出的三个Bucket list方法论。使用这三个方法之前,首先要确认一件事——你需要真正知道,此生此世是有限的。你的生命短暂,并极有可能比你自己想象的还短暂,也许还剩一天、一个月、一年、十年。
上帝视角。你不是你,你是一个在高处从时间和空间维度纵览你自己一生的人。回忆你之前的爱恨情仇,那些悲痛和狂喜,无法入睡的漫长黑夜,那些充满希望和绝望的等待。然后,你想象自己仁慈悲悯,登上云层中的天台,俯瞰奔波失神的你自己,过去的今天的,也俯瞰奔波失神的你的亲人,以及奔波失神的伤害过你的人们。你的一生变成一部电影或小说、传记,前半段已经演完,后半段里,你想要什么情节,是平淡还是跌宕?喜剧还是悲剧?当仁慈悲悯的你站在天台,你会发现,如果以结局来论,每个人都最终是悲剧,一切得到都将失去,一切繁盛都将衰败。那么好,你已知最终都是悲剧,你甚至做好准备看着自己失去和衰败,你依然需要去设计那些可以失去和衰败的东西。这时候你发现,当一生的意义指向体验,人与人连失去和衰败都是有区别的。为了体验的丰沛,你需要预先积蓄些得到和繁盛,那么,你希望积蓄哪些具体的得到和繁盛,就把哪些写进Bucket list。
睁开眼,停止想象,你又变成了常常奔波失神的凡人。
临终假想
弥留视角。你已至暮年,八十岁或者九十岁,你只剩最后一分钟的清醒与力气,这些清醒与力气全用来在意念中播放临终弥留的Flash back。Flash back,就是意念图像回顾的最后若干帧,是漫长一生中重要时刻。现在,你就可以闭上双眼,回忆你之前的半生中,哪些时刻值得写入Flash back,让你有信心在弥留时依然回放。在回顾中,你会发现,我们经历了很多跌宕悲欢,最后剩下的大概只有几帧。你会在回顾假想中,重新发现自己的价值体系,那些珍惜的重要时刻与人。那么,在你假想结束,睁开眼睛后的未来,在未来将要去到的地方和见到的人中间,如果你继续自己的价值体系,你就可以判断出谁是那几帧,其他则是浮云。如果你已经幻想出了未发生的若干帧,把这些画面图景的具体描述写进Bucket list,因为这是你要的一生。
睁开眼,停止想象,你又成了生机勃勃的年轻人。
追悼大会
灵异视角。你是你的魂魄。现在,你可以想象你的葬礼,当然按照咱们的文化背景应该叫追悼会。你的遗体躺在你斜前方的棺木里,请你在意念里挑好一张最满意的照片黑白打印出来,镶嵌在黑色镜框里,摆放在灵堂正中,其余鲜花陈列背景音乐等可自行参考影视剧。你需要继续想象在你已知的世界里,追悼会上谁会来,多少人来,你希望谁来,你希望谁长久地凝视你的遗像,谁的哭泣最让你心碎。最重要的部分,是你要充分想象追悼会上被公开朗读的“亲友评价”和“终身成就”,在想象里,你甚至会发现你更重视“亲友评价”还是“终身成就”。把你想象中理想的公开朗读稿逐条梳理,无论你想做怎样一个人,完成怎样的事,都已经被写入那里,把它们按条目写进Bucket list。最后,请飘到你的墓碑前,想象你墓碑上的一行字,那应该是你对自己的终极期待。我墓碑上的字是“这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了一生”。
然后睁开眼,停止想象,你又活了一次。
不得不说,这三个方法不仅是好用,还会让人重新爱上生活并为之热泪盈眶,你会在全情想象的时候,惊讶地发现活着本身是如此值得庆祝,而我们竟然是如此年轻,还有很多机会去到任何地方,做成任何事,成为任何人!Bucket list的意义不在于Bucket list本身,是写下和实现每一个条目之后,突然感觉到的热血涌动;是穷尽一生,做到你此刻的极限;是极限的不停拓展,不停止做出想象和尝试。人需要尽力、专注、坚韧,人有限制,但那必须是想象被执行后所达到的限制。在做完三种想象写Bucket list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的日常,都是在进行生存的庆祝工作与死亡的准备工作而已。
Bucket List
Die with memories, not dreams.
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声明:以上内容来自用户投稿及互联网公开渠道收集整理发布,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进行投诉: 投诉/举报 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