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软件项目管理(CMMI成熟度)实践——之决策分析(3)

软件项目管理(CMMI成熟度)实践——之决策分析(3)

        续《软件项目管理(CMMI成熟度)实践——之决策分析(1)》、《软件项目管理(CMMI成熟度)实践——之决策分析(2)》,后记。

        关于前端开发技术架构决策分析的活动已经结束了,按理说不应该这么快来写总结,但是,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故。因此在此写写后续发生的事情吧。

        我很高兴,项目组开发人员在通过长时间热烈的讨论、研究后,终于通过决策分析方法选择引入JavaEE技术架构,并把Cordys产品放在后台。我感觉到我的压力骤减,主要原因如下:

        (1)受Cordys产品限制、制约,大幅减少;

        (2)采购Cordys产品厂商现场技术支持服务紧迫性降低,能避开公司人员划拨动荡期;

        (3)采购合作伙伴人员相对容易多了,因为JavaEE开发人员,人力市场上很多,而基于Cordys平台的很少见;

        (4)通过公司协调,新加入项目组开发人员,不受技术限制,能很快投入到工作中;

        (5)项目组成员沟通也顺畅多了。

        也许是高兴太早了。

        今天,在跟踪项目进度和计划安排过程中,感觉部分人员对需求理解不全面,存在核心顶层设计不清晰的问题,进度滞后。因此,紧急召集设计人员开会讨论。会议纪要中结论内容摘录如下:

        (1)设计人员对支撑流程可视化快速开发办的公能力平台的需求范围、内容、目标等基本信息比较清晰,细节可能需要沟通;

        (2)系统部署、使用范围为省公司+13地市;

        (3)要求系统按松耦合方式设计,支持数据适配、组件化、服务化;

        (4)要求系统能提供运维支撑,例如:服务监控、接口监控等;

        (5)要求系统能管理应用集群,支持在线部署、启停应用,某处故障不影响全局,保障系统稳定性。

        ……

        突然发现,基于开源JavaEE技术架构,系统运维、应用集群管理等平台能力,都需要自行设计和开发,这个工作量将是巨大的,还存在很大的风险。如果不设计这方面内容,那么系统将处在裸奔状态,故障时只能重启服务,还不可控。这是不可能的。而这些能力却是Cordys产品自带的原生能力。

        怎么办?

        改设计方案,重新回到Cordys平台上(因为没有第二套可行的方案),再加HTML的技术架构。

        最后,设计人员终于认可去年年末的0.77版的技术方案(请参考方案原型《云计算统一办公运营平台服务能力设计方案》,以及2013年的博文《使用云技术升级改造现有应用系统的思考》)。

        出现这种情况,是好事,不实施哪里知道方案可行性,只是这条路,弯弯又漫长。

        总结以下三点原因:

        (1)我对需求宣讲不清,遗漏重点了,比如0.77版方案中(150多页),有大篇幅Cordys平台产品的特性没有讲清楚,反而对于这些特性,用户、客户都了解。也想当然认为设计人员都了解了;

        (2)缺乏培训,设计人员对产品、相关技术标准认知不统一,例如SaaS模型的定义(参考《 在IT系统中使用多租户技术提供人员跨部门及虚拟团队的解决方案(草稿)》)。

        (3)最关键的一点:缺乏稳定的开发团队,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松散、临时组建的团队,缺乏沟通上下文环境,沟通成本、时间成本、返工成本的产生,是必然的。

        可惜,能有多少人认识到这一点啊,说不定还可能认为我给大家挖坑呢。殊不知,我也刚刚发现,我也掉坑里了。感慨郁闷!

        项目管理,就是这么回事,每次遇到的情况都不一样。

软件项目管理(CMMI成熟度)实践——之决策分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