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线程复用:线程池
线程复用:线程池
一、核心线程池内部实现
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多线程,JDK提供了一套Executor框架,帮助开发人员有效地进行线程控制,其本质就是一个线程池。它的核心成员如图
以上成员均在java.util.concurrent包中,是JDK并发包的核心类。其中ThreadPoolExecutor表示一个线程池。Executors类则扮演着线程池工厂的角色,通过Executors可以取得一个拥有特定功能的线程池。
Executor框架提供了各种类型的线程池,主要有以下工厂方法: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FixedThreadPool(int nThreads)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SingleThreadExecutor()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CachedThreadPool()
public static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newSingleThreadScheduledExecutor()
public static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newScheduledThreadPool(int corePoolSize)
?newFixedThreadPool()方法:该方法返回一个固定线程数量的线程池。该线程池中的线程数量始终不变。当有一个新的任务提交时,线程池中若有空闲线程,则立即执行。若没有,则新的任务会被暂存在一个任务队列中,待有线程空闲时,便处理在任务队列中的任务。 ?newSingleThreadExecutor()方法:该方法返回一个只有一个线程的线程池。若多余一个任务被提交到该线程池,任务会被保存在一个任务队列中,待线程空闲,按先入先出的顺序执行队列中的任务。
?newCachedThreadPool()方法:该方法返回一个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线程数量的线程池。线程池的线程数量不确定,但若有空闲线
程可以复用,则会优先使用可复用的线程。若所有线程均在工作,又有新的任务提交,则会创建新的线程处理任务。所有线程在当前任务执行完毕后,将返回线程池进行复用。
?newSingleThreadScheduledExecutor()方法:该方法返回一个ScheduledExecutorSer-vice对象,线程池大小为1。ScheduledEx-ecutorService接口在ExecutorService接口之上扩展了在给定时间执行某任务的功能,如在某个固定的延时之后执行,或者周期性执行某个任务。
?newScheduledThreadPool()方法:该方法也返回一个ScheduledExecutorService对象,但该线程池可以指定线程数量。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方法是newSched-uledThreadPool()。它返回一个ScheduledExecu-torService对象,可以根据时间需要对线程进行调度。它会在指定的时间,对任务进行调度。
它的一些主要方法如下:
public ScheduledFuture<?> schedule(Runnable command,long delay, TimeUnit unit);
public ScheduledFuture<?> scheduleAtFixedRate(Runnable command,long initialDelay,long period,TimeUnit unit);
public ScheduledFuture<?> scheduleWithFixedDelay(Runnable command,long initialDelay, long delay,TimeUnit unit);
对于FixedRate方式来说,任务调度的频率是一定的。它是以上一个任务开始执行时间为起点,之后的period时间,调度下一次任务。而FixDe-lay则是在上一个任务结束后,再经过delay时间进行任务调度。
对于FixedRate 周期如果太短,那么任务就会在上一个任务结束后,立即被调用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调度程序实际上并不保证任务会无限期的持续调用。如果任务本身抛出了异常,那么后续的所有执行都会被中断,因此,如果你想让你的任务持续稳定的执行,那么做好异常处理就非常重要,否则,你很有可能观察到你的调度器无疾而终。
ThreadPoolExecutor最重要的构造函数:
public ThreadPoolExecutor(int corePoolSize,
int maximumPoolSize,
long keepAliveTime,
TimeUnit unit,
BlockingQueue<Runnable> workQueue,
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函数的参数含义如下。
?corePoolSize:指定了线程池中的线程数量。
?maximumPoolSize:指定了线程池中的最大线程数量。
?keepAliveTime:当线程池线程数量超过corePoolSize时,多余的空闲线程的存活时间。即,超过corePoolSize的空闲线程,在多长时间内,会被销毁。
?unit:keepAliveTime的单位。
?workQueue:任务队列,被提交但尚未被执行的任务。
?threadFactory:线程工厂,用于创建线程,一般用默认的即可。
?handler:拒绝策略。当任务太多来不及处理,如何拒绝任务。
参数workQueue指被提交但未执行的任务队列,它是一个BlockingQueue接口的对象,仅用于存放Runnable对象。根据队列功能分类,在ThreadPoolExecutor的构造函数中可使用以下几种BlockingQueue。
1.直接提交的队列:该功能由Syn-chronousQueue对象提供。Syn-chronousQueue是一个特殊的Block-ingQueue。SynchronousQueue没有容量,每一个插入操作都要等待一个相应的删除操作,反之,每一个删除操作都要等待对应的插入操作。如果使用SynchronousQueue,提交的任务不会被真实的保存,而总是将新任务提交给线程执行,如果没有空闲的进程,则尝试创建新的进程,如果进程数量已经达到最大值,则执行拒绝策略。因此,使用Syn-chronousQueue队列,通常要设置很大的maximumPoolSize值,否则很容易执行拒绝策略。
2.有界的任务队列:有界的任务队列可以使用ArrayBlockingQueue实现。ArrayBlock-ingQueue的构造函数必须带一个容量参数,表示该队列的最大容量,如下所示。public ArrayBlockingQueue(int capacity)当使用有界的任务队列时,若有新的任务需要执行,如果线程池的实际线程数小于core-PoolSize,则会优先创建新的线程,若大于corePoolSize,则会将新任务加入等待队列。若等待队列已满,无法加入,则在总线程数不大于maximumPoolSize的前提下,创建新的进程执行任务。若大于maximumPoolSize,则执行拒绝策略。可见,有界队列仅当在任务队列装满时,才可能将线程数提升到core-PoolSize以上,换言之,除非系统非常繁忙,否则确保核心线程数维持在在corePoolSize。
3.无界的任务队列:无界任务队列可以通过LinkedBlockingQueue类实现。与有界队列相比,除非系统资源耗尽,否则无界的任务队列不存在任务入队失败的情况。当有新的任务到来,系统的线程数小于corePoolSize时,线程池会生成新的线程执行任务,但当系统的线程数达到corePoolSize后,就不会继续增加。若后续仍有新的任务加入,而又没有空闲的线程资源,则任务直接进入队列等待。若任务创建和处理的速度差异很大,无界队列会保持快速增长,直到耗尽系统内存。
4.优先任务队列:优先任务队列是带有执行优先级的队列。它通过PriorityBlockingQueue实现,可以控制任务的执行先后顺序。它是一个特殊的无界队列。无论是有界队列Array-BlockingQueue,还是未指定大小的无界队列LinkedBlockingQueue都是按照先进先出算法处理任务的。而PriorityBlockingQueue则可以根据任务自身的优先级顺序先后执行,在确保系统性能的同时,也能有很好的质量保证(总是确保高优先级的任务先执
ThreadPoolExecutor线程池的核心调度代码,这段代码也充分体现了上述线程池的工作逻辑:
public void execute(Runnable command) {
if (command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
* Proceed in 3 steps:
*
* 1. If fewer than corePoolSize threads are running, try to
* start a new thread with the given command as its first
* task. The call to addWorker atomically checks runState and
* workerCount, and so prevents false alarms that would add
* threads when it shouldn‘t, by returning false.
*
* 2. If a task can be successfully queued, then we still need
* to double-check whether we should have added a thread
* (because existing ones died since last checking) or that
* the pool shut down since entry into this method. So we
* recheck state and if necessary roll back the enqueuing if
* stopped, or start a new thread if there are none.
*
* 3. If we cannot queue task, then we try to add a new
* thread. If it fails, we know we are shut down or saturated
* and so reject the task.
*/
int c = ctl.get();
if (workerCountOf(c) < corePoolSize) {
if (addWorker(command, true))
return;
c = ctl.get();
}
if (isRunning(c) && workQueue.offer(command)) {
int recheck = ctl.get();
if (! isRunning(recheck) && remove(command))
reject(command);
else if (workerCountOf(recheck) == 0)
addWorker(null, false);
}
else if (!addWorker(command, false))
reject(command);
}
代码第5行的workerCountOf()函数取得了当前线程池的线程总数。当线程总数小于corePool-Size核心线程数时,会将任务通过addWorker()方法直接调度执行。否则,则在第10行代码处(workQueue.offer())进入等待队列。如果进入等待队列失败(比如有界队列到达了上限,或者使用了SynchronousQueue),则会执行第17行,将任务直接提交给线程池。如果当前线程数已经达到maximumPoolSize,则提交失败,就执行第18行的拒绝策略。
二、超负荷下的拒绝策略
JDK内置的拒绝策略如下:
?AbortPolicy策略:该策略会直接抛出异常,阻止系统正常工作。
?CallerRunsPolicy策略:只要线程池未关闭,该策略直接在调用者线程中,运行当前被丢弃的任务。显然这样做不会真的丢弃任务,但是,任务提交线程的性能极有可能会急剧下降。
?DiscardOledestPolicy策略:该策略将丢弃最老的一个请求,也就是即将被执行的一个任务,并尝试再次提交当前任务。 ?DiscardPolicy策略:该策略默默地丢弃无法处理的任务,不予任何处理。如果允许任务丢失,我觉得这可能是最好的一种方案了吧!以 上内置的策略均实现了RejectedExecution-Handler接口,若以上策略仍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要,完全可以自己扩展RejectedExecutionHandler接口。
三、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是一个接口,它只有一个方法,用来创建线程:Thread newThread(Runnable r);当线程池需要新建线程时,就会调用这个方法。
自定义线程池可以帮助我们做不少事。比如,我们可以跟踪线程池究竟在何时创建了多少线程,也可以自定义线程的名称、组以及优先级等信息,甚至可以任性地将所有的线程设置为守护线程。
四、ThreadPoolExecutor线程池扩展
ThreadPoolExecutor也是一个可以扩展的线程池。它提供了beforeExecute()、af-terExecute()和terminated()三个接口对线程池进行控制。
beforeExecute()、afterExecute()和ter-miniated()三个方法。这三个方法分别用于记录一个任务的开始、结束和整个线程池的退出。
以beforeExecute()、afterExecute()为例,
在ThreadPoolExecutor.Worker.runTask()方法内部提供了这样的实现:
boolean ran = false;
beforeExecute(thread, task);//运行前
try {
task.run(); //运行任务
ran = true;
afterExecute(task, null); //运行结束后
++completedTasks;
} catch (RuntimeException ex) {
if (!ran)
afterExecute(task, ex);//运行结束
throw ex;}
五、优化线程池线程数量
在《Java Concurrency in Practice》一书中给出了一个估算线程池大小的经验公式:
Ncpu=CPU的数量
Ucpu=目标CPU的使用率,0≤Ucpu≤1
W/C=等待时间与计算时间的比率为保持处理器达到期望的使用率,最优的池的大小等于:
Nthreads=Ncpu*Ucpu*(1+W/C)
在Java中,可以通过:Runtime.getRuntime().availableProcessors()取得可用的CPU数量。
六、分而治之:Fork/Join框架
在实际使用中,如果毫无顾忌地使用fork()开启线程进行处理,那么很有可能导致系统开启过多的线程而严重影响性能。所以,在JDK中,给出了一个ForkJoinPool线程池,对于fork()方法并不急着开启线程,而是提交给ForkJoinPool线程池进行处理,以节省系统资源。fork()用来开启线程,join()用来等待。
下ForkJoinPool的一个重要的接口:
public <T> ForkJoinTask<T> submit(ForkJoinTask<T> task)
你可以向ForkJoinPool线程池提交一个ForkJoinTask任务。所谓ForkJoinTask任务就是支持fork()分解以及join()等待的任务。ForkJoinTask有两个重要的子类,RecursiveAction和Recur-siveTask。它们分别表示没有返回值的任务和可以携带返回值的任务。
下面我们简单地展示Fork/Join框架的使用,这里用来计算数列求和。
01 public class CountTask extends RecursiveTask<Long>{
02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THRESHOLD = 10000;
03 private long start;
04 private long end;
05
06 public CountTask(long start,long end){
07 this.start=start;
08 this.end=end;
09 }
10
11 public Long compute(){
12 long sum=0;
13 boolean canCompute = (end-start)<THRESHOLD;
14 if(canCompute){
15 for(long i=start;i<=end;i++){
16 sum +=i;
17 }
18 }else{
19 //分成100个小任务
20 long step=(start+end)/100;
21 ArrayList<CountTask> subTasks=new ArrayList<CountTask>();
22 long pos=start;
23 for(int i=0;i<100;i++){
24 long lastOne=pos+step;
25 if(lastOne>end)lastOne=end;
26 CountTask subTask=new CountTask(pos,lastOne);
27 pos+=step+1;
28 subTasks.add(subTask);
29 subTask.fork();
30 }
31 for(CountTask t:subTasks){
32 sum+=t.join();
33 }
34 }
35 return sum;
36 }
37
38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39 ForkJoinPool forkJoinPool = new ForkJoinPool();
40 CountTask task = new CountTask(0,200000L);
41 ForkJoinTask<Long> result = forkJoinPool.submit(task);
42 try{
43 long res = result.get();
44 System.out.println("sum="+res);
45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46 e.printStackTrace();
47 }catch(ExecutionException e){
48 e.printStackTrace();
49 }
50 }
51 }
由于计算数列的和必然是需要函数返回值的,因此选择RecursiveTask作为任务的模型。上述代码第39行,建立ForkJoinPool线程池。在第40行,构造一个计算1到200000求和的任务。在第41行将任务提交给线程池,线程池会返回一个携带结果的任务,通过get()方法可以得到最终结果(第43行)。如果在执行get()方法时,任务没有结束,那么主线程就会在get()方法时等待。
线程复用:线程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