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如果在之前阶段都做的很好,是否到探索性测试阶段,就不会发现Bug了
如果在之前阶段都做的很好,是否到探索性测试阶段,就不会发现Bug了
首先提出一个问题:
如果在探索性测试阶段发现很多bug,是否是之前卡中AC写的不够详尽?或者是开卡时候QA、开发、BA等人一起讨论的不够深入?
好吧,我换一个问题,如果在之前阶段都做的很好,是否到探索性测试阶段,就不会发现Bug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
在一个开发团队里有十多个人,大家都使用同样的研发流程,在每张卡中的AC也尽量写的详尽,但是你可以看到,大约10年开发经验的人和2,3年开发经验的人最后测出的Bug数差别很大。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同样的流程,类似的卡的AC描述详细程度,对于开发年限的不同,会出现的bug数不同?
实际上从人的角度来看,对于同样的一段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10年经验和3年经验的理解会有不同,这些不同是可能包括开发多年来对软件架构的认识,对代码最佳实践的认识等等。如果我们想在AC中帮助3年经验的人去注意到所有的这些点,不是不可能,但是要在卡上写的注释太多了,这个数量多到在真实工作中难以完成的地步,举个例子,一个登录场景的测试脑图,其中覆盖点就有四五十个之多。即使我们把这四五十个测试点都写入卡中,测试要花多少时间写卡,开发要花多少时间记忆?另外,作为QA拿到一个新功能,也未必能想全所有的场景,这就因为下面第二个问题。
其次第二个问题,我们QA自己在卡kick off时候也不一定想全各种场景,因为这时候没有软件系统,缺少系统的各种反馈。QA也需要接触到系统后,通过各种输入,观察系统的输出,然后预测那些点可能会出现缺陷,然后继续深入给出特定的输入,观察有无bug。
因此我的结论是,我们尽量在测试之前的各个环节做QA工作的输出,去避免一些Bug,但是还需要做详细的探索性测试,去验证系统是否没有bug。
(最后有个题外话,其实,如果我们能帮助整个开发团队提高自测能力,是减少bug非常有效的方法。我的做法最早是写了一些测试Blog,在session时候和大家一起探讨,后来又和开发一起pair测试,你会发现开发和你pair测试时候的测试能力也是很高的。现在我还有一些其他的想法,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如果在之前阶段都做的很好,是否到探索性测试阶段,就不会发现Bug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