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深层神经网络结构及可能存在的致命问题详解
深层神经网络结构及可能存在的致命问题详解
Logistic回归、传统多层神经网络
1.1 线性回归、线性神经网络、Logistic/Softmax回归
线性回归是用于数据拟合的常规手段,其任务是优化目标函数:
线性回归的求解法通常为两种:
①解优化多元一次方程(矩阵)的传统方法,在数值分析里通常被称作”最小二乘法",公式
②迭代法:有一阶导数(梯度下降)优化法、二阶导数(牛顿法)。
方程解法局限性较大,通常只用来线性数据拟合。而迭代法直接催生了用于模式识别的神经网络诞生。
最先提出Rosenblatt的感知器,借用了生物神经元的输入-激活-传递输出-接受反馈-矫正神经元的模式,将数学迭代法抽象化。
并且在线性回归输出的基础上,添加了输出校正,通常为阶跃函数,将回归的数值按正负划分。
为了计算简单,此时梯度下降优化法被广泛采用,梯度优化具有计算廉价,但是收敛慢的特点(一次收敛,而牛顿法是二次收敛)。
为了应对精确的分类问题,基于判别概率模型被提出,阶跃输出被替换成了广义的概率生成函数Logistic/Softmax函数,从而能平滑生成判别概率。
这三个模型,源于一家,本质都是对输入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判别,当然最重要的是,它们的目标函数是多元一次函数,是凸函数。
1.2 双层经典BP神经网络
由Hinton协提出多层感知器结构、以及Back-Propagation训练算法,在80年代~90年代鼎盛一时。
经过近20年,即便是今天,也被我国各领域的CS本科生、研究生,其他领域(如机械自动化)学者拿来吓唬人。
至于为什么是2层,因为3层效果提升不大,4层还不如2层,5层就太差了。[Erhan09]
这是让人大跌眼镜的结果,神经网络,多么高大上的词,居然就两层,这和生物神经网络不是差远了?
所以在90年代后,基于BP算法的MLP结构被机器学习界遗弃。一些新宠,如决策树/Boosing系、SVM、RNN、LSTM成为研究重点。
1.3 多层神经网络致命问题:非凸优化
这个问题得从线性回归一族的初始化Weight说起。线性家族中,W的初始化通常被置为0。
如果你曾经写过MLP的话,应该犯过这么一个错误,将隐层的初始化设为0。
然后,这个网络连基本的异或门函数[参考]都难以模拟。先来看看,线性回归和多层神经网络的目标函数曲面差别。
线性回归,本质是一个多元一次函数的优化问题,设
多层神经网络(层数K=2),本质是一个多元K次函数优化问题,设
值得一提的是,SVM是个K=2的神经网络,但是Vapnik转换了目标函数,将二次优化变成了二次规划。
相对于盲目搜索的优化问题,规划问题属于凸优化,容易搜到精确解。但是缺陷是,没人能将三次优化变成三次规划。
也就是说,K>=3的神经网络,如果训练到位,是可以轻松超越SVM的。
在线性回归当中,从任意一个点出发搜索,最终必然是下降到全局最小值附近的。所以置0也无妨。
而在多层神经网络中,从不同点出发,可能最终困在(stuck)这个点所在的最近的吸引盆(basin of attraction)。[Erhan09, Sec 4.2]
吸引盆一词非常蹩脚,根据百度的解释:它像一个汇水盆地一样,把处于山坡上的雨水都集中起来,使之流向盆底。
其实就是右图凹陷的地方,使用梯度下降法,会不自觉的被周围最近的吸引盆拉近去,达到局部最小值。此时一阶导数为0。从此训练停滞。
局部最小值是神经网络结构带来的挥之不去的阴影,随着隐层层数的增加,非凸的目标函数越来越复杂,局部最小值点成倍增长。[Erhan09, Sec 4.1]
因而,如何避免一开始就吸到一个倒霉的超浅的盆中呢,答案是权值初始化。为了统一初始化方案,通常将输入缩放到
经验规则给出,,Uniform为均匀分布。
Bengio组的Xavier在2010年推出了一个更合适的范围,能够使得隐层Sigmoid系函数获得最好的激活范围。[Glorot10]
对于Log-Sigmoid:
对于Tanh-Sigmoid:
这也是为什么多层神经网络的初始化隐层不能简单置0的原因,因为0很容易陷进一个非常浅的吸引盆,意味着局部最小值非常大。
糟糕的是,随机均匀分布尽管获得了一个稍微好的搜索起点,但是却又更高概率陷入到一个稍小的局部最小值中。[Erhan10, Sec 3]
所以,从本质上来看,深度结构带来的非凸优化仍然不能解决,这限制着深度结构的发展。
1.4 多层神经网络致命问题:Gradient Vanish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由激活函数不当引起的,多层使用Sigmoid系函数,会使得误差从输出层开始呈指数衰减。见[ReLu激活函数]
因而,最滑稽的一个问题就是,靠近输出层的隐层训练的比较好,而靠近输入层的隐层几乎不能训练。
以5层结构为例,大概仅有第5层输出层,第4层,第3层被训练的比较好。误差传到第1、2层的时候,几乎为0。
这时候5层相当于3层,前两层完全在打酱油。当然,如果是这样,还是比较乐观的。
但是,神经网络的正向传播是从1、2层开始的,这意味着,必须得经过还是一片混乱的1、2层。(随机初始化,乱七八糟)
这样,无论你后面3层怎么训练,都会被前面两层给搞乱,导致整个网络完全退化,真是连鸡肋都不如。
幸运的是,这个问题已经被Hinton在2006年提出的逐层贪心预训练权值矩阵变向减轻,最近提出的ReLu则从根本上提出了解决方案。
2012年,Hinton组的Alex Krizhevsky率先将受到Gradient Vanish影响较小的CNN中大规模使用新提出的ReLu函数。
2014年,Google研究员贾扬清则利用ReLu这个神器,成功将CNN扩展到了22层巨型深度网络,见知乎。
对于深受Gradient Vanish困扰的RNN,其变种LSTM也克服了这个问题。
1.5 多层神经网络致命问题:过拟合
Bengio在Learning Deep Architectures for AI 一书中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
他说:最近有人表示,他们用传统的深度神经网络把训练error降到了0,也没有用你的那个什么破Pre-Training嘛!
然后Bengio自己试了一下,发现确实可以,但是是建立在把接近输出层的顶隐层神经元个数设的很大的情况下。
于是他把顶隐层神经元个数限到了20,然后这个模型立马露出马脚了。
无论是训练误差、还是测试误差,都比相同配置下的Pre-Training方法差许多。
也就是说,顶层神经元在对输入数据直接点对点记忆,而不是提取出有效特征后再记忆。
这就是神经网络的最后一个致命问题:过拟合,庞大的结构和参数使得,尽管训练error降的很低,但是test error却高的离谱。
过拟合还可以和Gradient Vanish、局部最小值混合三打,具体玩法是这样的:
由于Gradient Vanish,导致深度结构的较低层几乎无法训练,而较高层却非常容易训练。
较低层由于无法训练,很容易把原始输入信息,没有经过任何非线性变换,或者错误变换推到高层去,使得高层解离特征压力太大。
如果特征无法解离,强制性的误差监督训练就会使得模型对输入数据直接做拟合。
其结果就是,A Good Optimation But a Poor Generalization,这也是SVM、决策树等浅层结构的毛病。
Bengio指出,这些利用局部数据做优化的浅层结构基于先验知识(Prior): Smoothness
即,给定样本,尽可能从数值上做优化,使得训练出来的模型,对于近似的x,输出近似的y。
然而一旦输入值做了泛型迁移,比如两种不同的鸟,鸟的颜色有别,且在图像中的比例不一,那么SVM、决策树几乎毫无用处。
因为,对输入数据简单地做数值化学习,而不是解离出特征,对于高维数据(如图像、声音、文本),是毫无意义的。
然后就是最后的事了,由于低层学不动,高层在乱学,所以很快就掉进了吸引盆中,完成神经网络三杀。
特征学习与Pre-Training
2.1 Local Represention VS Distrubuted Represention
经典的使用Local Represention算法有:
①在文本中常用的:One-Hot Represention,这种特征表达方式只是记录的特征存在过,
而不能体现特征之间的关联( 比如从语义、语法、关联性上)。且特征表示过于稀疏,带来维数灾难。
②高斯核函数:看起来要高明一些,它将输入悬浮在核中心,按照距离远近来决定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
将特征转化成了连续的数值,避免了表达特征需要的维数过高。但是正如KNN一样,片面只考虑重要的,忽视不重要的,
会导致较差的归纳能力,而对于高度特征稠密的数据(如图像、声音、文本),则可能都无法学习。
③簇聚类算法:将输入样本划分空间,片面提取了局部空间特征,导致较差的归纳能力。
④决策树系:同样的将输入样本划分空间问题。
以上,基本概括了数据挖掘十大算法中核心角色,这说明,数据挖掘算法基本不具备挖掘深度信息的能力。
相比之下,处理经过人脑加工过的统计数据,则更加得心应手。
因而,模式识别与数据挖掘的偏重各有不同,尽管都属于机器学习的子类。
为了提取出输入样本模式中的泛型关联特征,一些非监督学习算法在模式识别中被广泛使用,如PCA、ICA。
PCA的本质是:。
即线性分解出特征向量,使得输入->输出之间做了一层线性变换,有用的关联特征信息被保留,相当于做了一个特征提取器。
分解出来的特征称之为Distrubuted Represention,NLP中词向量模型同样属于这类特征。
而RBM、AutoEncoder的本质是:。
显而易见,非线性变换要比线性变换要强大。
2.2 判别模型与生成模型
这是个经典问题,非监督学习的生成模型和监督学习的判别模型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亲兄弟,还是世仇呢?
这个问题目前没有人能给出数学上解释,但是从生物学上来讲,肯定是关系很大的。
尽管CNN目前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也带来的很大忧虑,[知乎专栏]的评论区,看到有人这么评论:
Ng说,你教一个小孩子认一个苹果,是不会拿几百万张苹果的图给他学的。
如果两者之间没有关系,那么初始化得出的参数,会被之后改的一团糟,反之,则只是被进行小修小改。
Hinton在DBN(深信度网络)中,则是利用此假设,提出了逐层贪心初始化的方法,进行实验:
①Stage 1:先逐层用RBM使得参数学习到有效从输入中提取信息。进行生成模型。(Pre-Training)。
②Stage 2: 利用生成模型得到的参数作为搜索起点,进行判别模型。(Fine-Tuning)。
[Erhan10 Sec6.4]将Stage1、Stage2、纯监督学习三种模型训练到完美之后的参数可视化之后,是这个样子:
可以看到,由于Gradient Vanish影响,较高层比较低层有更大的变动。
但是从整体上,Fine-Tuning没有太大改变Pre-Training的基础,也就是说的搜索空间是可以在上继承的。
2.3 殊途同归的搜索空间
神经网络的目标函数到底有多复杂,很难去描述,大家只知道它是超级非凸的,超级难优化。
但是,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搜索到终点时,可能有几百万个出发起点,几百万条搜索路径,路径上的权值有几百万种组合。
[Erhan09 Sec4.6]给出了基于Pre-Training和非Pre-Training的各400组随机初始化W,搜索输出降维后的图示,他指出:
①Pre-Training和非Pre-Training的模型参数,在搜索空间中,从不同点出发,最后停在了不同的搜索空间位置。
②散开的原因,是由于陷入的吸引盆的局部最小值中,明显不做Pre-Training,散开的范围更广,说明非常危险。
可以看到,尽管两种模型取得了近似的train error和test error,但是搜索空间是完全不同的,参数形成也不同的。
从图论的网络流角度,多层神经网络,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有向无环流模型:
原本最大流模型下,每个结点的流量就有不同解。但是神经网络的要求的流是近似流,也就是说,近似+不同衍生出更多不同的解。
目前关于Pre-Training的最好的理解是,它可以让模型分配到一个很好的初始搜索空间,按照[Erhan09, Sec 4.2]中说法:
The advantage of pre-training could be that it puts us in a region of parameter space
where basins of attraction run deeper than when picking starting parameters
at random. The advantage would be due to a better optimization.
来自Bengio的采访稿的一段,~Link~
通常来讲,我所知道的模型都会受到不可计算性的影响(至少从理论上看,训练过程非常困难)。
SVM之类的模型不会受到此类影响,但是如果你没有找到合适的特征空间,这些模型的普适性会受到影响。
(寻找是非常困难的,深度学习正是解决了寻找特征空间的问题)。
从Bengio的观点来看,Pre-Training带来的搜索空间,不仅有更好的计算(Optimation)性,还有更好的普适(Generalization)性。
2.4 特殊的特征学习模型——卷积神经网络
CNN经过20年发展,已经是家喻户晓了,即便你不懂它的原理,你一样可以用强大的Caffe框架做一些奇怪的事情。
Bengio指出,CNN是一种特殊的神经网络,参数少,容易层叠出深度结构。
最重要的是,它根据label,就能有效提取出稀疏特征,将其卷积核可视化之后,居然达到了近似生成模型的效果,确实可怕。
(CNN第一层卷积核可视化 by AlexNet) (DBN第二层可视化)
上面是对自然图片的学习结果,Hinton指出,自然图片的参数可视化后,应该近似Gabor特征。
CNN的强大,归结起来有四大创新点:
①块状神经元局部连接:CNN的神经元比较特殊,它是一个2D的特征图,这意味着每个像素点之间是没有连接的。
全连接的只是特征图,特征图是很少的。由于这种特殊的连接方式,使得每个神经元连接着少量上一层经过激活函数的神经元。
减轻了Gradient Vanish问题。使得早期CNN在非ReLU激活情况下,就能构建不退化的深度结构。
其中,降采样层、为非全连接的"虚层",也就是说,真正构成压力的只有卷积层。
Hinton的Dropout观点来看,块状神经元使得一个卷积核在一张feature map中固定学习一部分输入,而不依赖全部输入。
这是为什么卷积核的可视化效果较好的原因。因为它模仿出了输入的局部特征。
左图是FC网络非Dropout,右图是Dropout。[Hinton12]
②参数权值共享: 直观上理解是一个小型卷积核(如5x5)在30x30的图上扫描,30x30像素用的都是5x5参数。
实际原因是1D连接变成了2D连接,原来的点对点参数现在变成了块对块参数,且卷积核块较小。更加容易提取出鲁棒性特征。
当然,局部最小值问题也被减轻,因为参数量的减少,使得目标函数较为简单。
③卷积计算:对比原来的直接点对点乘,卷积方法能快速响应输入中的关键部分。
④降采样计算:添加了部分平移缩放不变性。
Alex Krizhevsky在[Krizhevsky12]对传统CNN提出的几点改进,使得CNN结构变得更加强大:
①将Sigmoid系激活函数全部换成ReLu,这意味着多了稀疏性,以及超深度结构成为可能(如GoogleNet)
②添加局部响应归一化层,在计算神经学上被称作神经元的侧抑制,根据贾扬清说法,暂时似乎没发现有什么大作用。[知乎]
Caffe中之所以保留着,是为了尊敬长辈遗留的宝贵成果。
③弱化FC层神经元数:ReLu使得特征更加稀疏,稀疏特征具有更好的线性可分性。[Glorot11]
这意味着FC层的多余?GoogleNet移除了FC层,根据贾扬清大牛的说法:[知乎]
因为全连接层(Fully Connected)几乎占据了CNN大概90%的参数,但是同时又可能带来过拟合(overfitting)的效果。
这意味着,CNN配SVM完全成为鸡肋的存在,因为FC层+Softmax≈SVM
④为卷积层添加Padding,使得做了完全卷积,又保证维度不会变大。
⑤使用重叠降采样层,并且在重叠降采样层,用Avg Pooling替换Max Pooling(第一仍然是Max Pooling)获得了5%+的精度支持。
⑥使用了Hinton提出的DropOut方法训练,减轻了深度结构带来的过拟合问题。
2.5 Pre-Training
Pre-Training的理论基石是生成模型。
Hinton提出了对比重构的方法,使得参数W可以通过重构,实现
生成模型的好处在于,可以自适应从输入中获取信息,尽管可能大部分都是我们不想要的。
这项专长,可以用来弥补某些模型很难提取特征的不足,比如满城尽是FC的传统全连接神经网络。
FC神经网络最大的缺陷在于很难提取到有用的特征,这点上最直观的反应就是 A Good Optimation But a Poor Generalization。
最近刷微博看到有人贴1993年的老古董[论文],大概内容就是:
证明神经网络只需1个隐藏层和n个隐藏节点,即能把任意光滑函数拟合到1/n的精度。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这是人工智能,不是数学函数模拟。你把训练函数拟合的再好,归纳能力如此之差,仍然会被小朋友鄙视的。
为了证明FC网络和CNN的归纳能力之差,我用了Cifar10数据集做了测试,两个模型都没有加L1/L2。
FC网络:来自[Glorot11]提出了ReLU改进FC网络,预训练:正向ReLU,反向Softplus,数据缩放至[0,1]
网络[1000,1000,1000],lr三层都是0.01,pre-lr:0.005,0.005,0.0005。
CNN:来自Caffe提供的Cifar10快速训练模型,[参考]
[FC]
负似然函数 | 1.69 | 1.55 | 1.49 | 1.44 | 1.32 | 1.25 | 1.16 | 1.07 | 1.05 | 1.00 |
验证集错误率 | 55% | 53% | 52% | 51% | 49% | 48% | 49% | 49% | 49% | 49% |
[CNN]
负似然函数 | 1.87 | 1.45 | 1.25 | 1.15 | 1.05 | 0.98 | 0.94 | 0.89 | 0.7 | 0.63 |
验证集错误率 | 55% | 50% | 44% | 43% | 38% | 37% | 35% | 34% | 32% | 31% |
可以看到,尽管已经做了Pre-Training,在相同似然函数值情况下,FC网络的Generalization能力真是比CNN差太多。
这也是为什么要使用多层网络,而不是1层网络的原因,为了得到更好的归纳。根据人视觉皮层的机理,多层次组合特征。
可以获得更好的归纳效果,而不是就为了那点训练error,那点函数优化拟合。
来自Bengio的采访稿的一段,~Link~
全局逼近器并不会告诉你需要多少个隐含层。对于不确定的函数,增加深度并不会改进效果。
然而,如果函数能够拆分成变量组合的形式,深度能够起到很大作用。
无论从统计意义(参数少所需训练数据就少)来讲,还是从计算意义(参数少,计算量小)来讲。
模式识别三大领域:Speech,CV,NLP都已经被证明了,其高级特征可以由低级特征组合得到。
所以,在这些领域当中,使用深度结构多层叠加低级特征,以获取高级特征,会得到更好的Generalization。
训练error代表着样本的损耗度,一旦error逼近0,那么说明这个数据集已经玩完了。
如果此时仍然Generalization很差,真是神仙也救不了你。
深度学习,真的是很深度嘛?
3.1 DBN & Stack AutoEncoder
先让我们来看看百度词条是怎么解释[深度学习]的:
深度学习的概念由Hinton等人于2006年提出。基于深信度网(DBN)提出非监督贪心逐层训练算法,为解决深层结构相关的优化难题带来希望。
随后提出多层自动编码器深层结构。此外Lecun等人提出的卷积神经网络是第一个真正多层结构学习算法,它利用空间相对关系减少参数数目以提高训练性能。
DBN和SAE是原型结构都是基于FC网络的,使用的训练算法称为 "Greedy Layer-Wise Training”
然而,如果你仔细翻翻DBN和SAE的论文,发现其隐层结构不过就3~4层,和我们理解中的“深度”不知差了多远。
然而,最重要的是,通过Pre-Training之后,也就在FC网络基础上改进2~3%的错误率(Cifar10、MNIST),
左图来自[Glorot11],使用比DBN更优良的Stacked Denoising Autoencoder,对于Cifar10和MNIST依然是惨不忍睹。
右图来自[Erhan09, Sec 4.1], 即便Pre-Training,在加上第五隐层之后,网络也开始退化。
看来,FC结构真是祸害不浅,除了很难提取特征外,还给训练带来灾难,和CNN对抗?想得美!
所以说,Pre-Training给 解决深层结构相关的优化难题带来希望 而CNN才是 第一个真正多层结构。
至于基于FC结构的默认DBN和SAE,只能说不要想太多。
3.2 CNN倒是挺深度的
改进CNN在超深度方面确实惊人。[Going deeper with convolutions By GoogleNet]
尽管外界质疑超深度CNN是一种过拟合[知乎专栏],但我们起码离生物神经网络进了一步。
3.3 混合CNN与SDAE
DBN训练比SDAE慢(主要体现在GPU无法生成随机数,反复跑Gibbs Sampling很慢),而SDAE又比DBN效果好。
忘掉俗套的FC结构吧。我们有更先进的CNN结构。
最新进展
来自Hinton、Bengio、Lecun三位大师在Nature杂志AI开版的庆贺科普文[Deep Learning]。
其中提到了现在有不少人正在解决深度结构带来的局部最小值问题。如果数学上能够有突破,
能够有取代梯度下降,而且更加廉价、容易的训练算法,那么恐怕又是一个浪潮之巅。
这三位大师在DL的代表作品分别是,DBN&DBM,SAE&SDAE,CNN。
分别代表着深度学习的三大重镇:多伦多大学(Hinton组)、蒙特利尔大学(Bengio组)、纽约大学(Lecun组)。
还有一个比较容易忽视的大师是 Jürgen Schmidhuber,来自慕尼黑工大。
代表作是1997年提出的LSTM,一种解决了Gradient Vanish的深度RNN结构,在NLP、Speech领域非常火热。
他的学生Alex Graves最近加入了Hinton组,并且贡献出了预出版的RNN&LSTM的学习资料。~Link~
深层神经网络结构及可能存在的致命问题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