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职场规则,总有几条你不知道
职场规则,总有几条你不知道
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这一事实已经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在决定怎么对应之前,我们需要找出来它的原因。为什么会这样?
在现实生活中,中国有富人榜,美国也有富人榜。他们的资产动辄有数百亿美元。这种贫富严重不均的现象并不是头一次在地球上出现。单就中国而言,从秦汉到民国,一直如此。那么,这种现象从何而来呢?
目前我看到的最靠谱的原因是这一条:富人越来越富是因为他们对规则越来越熟悉;穷人越来越穷是因为他们失去触碰到规则的机会和能力。
大多数富人是由于摸索对了规则赚到了第一桶金,如果他足够聪明,他会把规则越研究越透,更主要的是由于他有钱,即便是研究错了,他还能挺得住。这种错误就变成了他的学费,让他对规则掌握的越来越准确、牢靠。
穷人则不一样。他们一开始条件和富人一样,只是,他们不幸没有碰对规则,结果丧失了自己的初始条件。当然,人是可以重新开始的。但要知道,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每个人一生中只有三次试错机会,三次没搞对,也就彻底出局了。一世的穷人就诞生了。
昨天,和一个朋友碰面。蒙他的信任,给我讲了几条规则。记录如下:
1、人们喜欢名利和钱权。所以,不要告诉别人自己一无所有,要告诉他们:自己有名有利有钱有权。至少要有一样。当人们知道这一点时,他们就愿意和你一起做事或给你做事。所谓自己相信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其实就是这么回事。
他给我讲了一个例子:某GE出身的培训师,本来只做过GE最底层的经理。但是,他把自己的课程冠名为GE课程,并推向市场。为了增加可信度,他自称北大博士。当然,课程销售的很好。后来他有了钱去北大买了一个真博士出来。又后来,据说他去GE讲他的GE课程;又后来,据说他去北大给MBA讲课。从后来的结果看,他似乎有言出法随、化虚为实的大能。
2、人们思维存在惯性。人们的头脑中似乎有很多小隔断。对外来刺激,人们会迅速定位,如果找到了相应的小隔断,人们会迅速认同你和你的理论(想法、方案),如果没找到,那么,他们会迅速请你出门。因此,你最好不要自创名号、自立一派、自立为王。那样,你就不要指望短期能够和他们达成任何交易。(老孙这方面要改)。你一定要找到你的客户;其次、要找到他们已有的格子;再次、找到他们最在意的那个格子;最后、想办法把你的东西和这个格子的关键字连在一起。这时候,他们会立刻对你刮目相看。
谈到培训经理,就是那些为企业安排培训课程的人。他讲:这些人头脑中就有无数的格子,也就是课程的类型或方向。你的课程即便不在格子内部,你也要把自己的课程硬按到某个格子上,否则培训经理们就会将它束之高阁。
所谓投其所好,就是在他的大脑中搜索他的关键字。
3、人们崇洋媚外。人们不光喜欢物质享受,对高大上的精神,人们从来都敬仰有加。然而,所谓的高大上,不会出现在他们身边。所谓:亲戚眼中无圣人。所以,不要自创名号和学说,要去国外找个名号和学说带回来。所谓因势利导、善假于物,不过如此。
4、人们喜欢学以致用。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当老师,切忌直接提供观点;做生意切忌直接面对最终客户。没有完全正确的观点,一旦错了做老师的就会担责任;直接开店死亡率很高,为开店做服务工作往往活的很滋润。这就是淘金不如卖水的道理;也就是阿里巴巴为什么赚钱的道理。当老师,就要教“渔”;当老板,就要卖水。
5、人们不愿意面对强势对手。除非你是让他仰视的对手,否则尽量不要让他有压力。同时,自己可以不强势,但必须专业。或者说,只有够专业才能既不强势又能让对方认同。因此,市场行为的切入点,要尽量狭窄,同时又要足够的清晰。
所以,自我定位时,最好不要把自己设计成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也不够专业,我三级分类达人则是一个适中的开始。举例来说与其研究管理学不如研究营销管理,研究营销管理不如研究渠道管理,研究渠道管理不如研究分销管理。在人有限的精力下,你对于某项工作理解的更具体,执行效率更高要有意义的多。
6、大公司总比你知道的要多。大公司的一举一动非常值得关注。你最好知道他们在干什么,然后跟着干。等他们的举措开始由暗转明时,必然会大做宣传、搅得现有秩序一片混乱。这时,唯有先知者才能顺风顺水、闲庭信步。因为大公司在为你广告、为你造势、为你开拓市场。
……以下省略若干条……
总而言之,这一切都是规则在起作用。
马太效应确实是存在的。根源就是:能玩儿转规则,随着时间的积累,事半功倍,资源滚滚而来。否则,在天朝你没掌握天朝的致富规则富不起来,恐怕去美利坚你也一样玩不转。
人生如戏,苦乐自知。
(以上发言,有价值观偏颇。有凌云之志的朋友,不要受此文干扰)
本文出自 “孙继滨的博客”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sunjibin.blog.51cto.com/918334/1413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