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人工智能引擎(8)-理解
人工智能引擎(8)-理解
在原先的文章中,将“理解”定义为“形象化单体”。今天思考完后,觉得有些不妥。思考到不妥的场景是这样的,我们通常在阅读和交流的时候,能够很快地读出或者听出单体中含有的信息。这个结果已经表明我们“理解了”信息体,但没有形象化的过程。所以要否定这一错误的定义。
在我们大脑中,对事物的理解我想到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滤式理解,另一种是形象化单体。前者的例子有:快速阅读,口语交流。后者有在大脑中形成图形。这两种方式都达到了理解。下面我将要一一分析几种场景的运作过程。
1. 阅读(快速,中速,细品)
文字本身是单体。它通常是方方正正的,用颜料涂写的东西。但是这类单体却包含着另外一种单体,这就是信息。我们的眼球会捕捉光信号,用生命体能特有的载体承载信息。如果我们快速读到了“只有原创和翻译才能推荐到首页“,我们的大脑不会对其形象化。但是,很明显我们已经理解了。接下来将这句话拆分为五段,”只有什么和什么“,”原创“,”翻译“,”才能“和”推荐到首页“。之所以这么分,是因为在通常的速度下我的大脑将它们作为最小单位。因为大脑对它们非常熟悉,所以没有继续深入解析。这是大脑的一种解析机制,是进化的结果。在快速阅读模式下,我们解析到五层即可。但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我们就得仔细品味这句话,并在脑中形象化它。形象化是个很有趣的概念,一般指大脑内部再现单体,也可以描述为实例化。形象化只能形象具有时空特性的东西,通常再现那些视觉单体。另外,还有感官化,也就是去感觉化单体。在前面的五个分段中,有名字类的”原创“,动词类的”翻译“和”推荐到首页”,都是可形象化的单体;剩下的”才能“和”只有什么和什么”是可感官化的单体。通俗的讲,我们永远不知道”才“长啥样,我们只能一遍遍地感觉它。当我们细品”只有原创和翻译才能推荐到首页“这句话时,我们会去形象化可行化的,感觉化可感的。当一切的过程都结束时,你会”哦“ 的一声,表示已经深入理解了。
2. 口语交流
口语交流的理解过程,与阅读是一样的。而且是比阅读更快的解析模式。在上面的阅读模式中,应该是少分析了一个过程。就是口语化。我们在阅读文章时,会在内心读出来。其实,这是信息载体变动。由文字载体变成声音载体。我们的大脑会用电信号模拟音波。这种转换过程与耳膜系统的转换相比,速度慢些。耳膜系统会将音波转换成电流表达的音频信号。还是以“只有原创和翻译才能推荐到首页”为例,当我们听到这句话后,变动的电流表达的音频信号会在大脑中运动,大脑要使用一种名为“阿尔法”的方式解析信息。由于电流信号的迟滞效应,我们通常能够记住比较短的话,大脑也会有更多的时间解析信号。对于“阿尔法”解析方式,暂时只是一种朦胧的感觉,在接下来的几天再作阐述,并更新此文。总体感觉,“阿尔法”解析方式会很好地解释与记忆有关的东西。
3. 脑内再现及推理
这里说的脑内再现是指形象化过程。关于脑内再现,定义为“贝达“解析。我们以”运动中的太阳系“为例。每个人脑中再现的场景会不一样(这个过程叫实例化概念),我的脑景图是几个不同大小的球体围绕着太阳转动,并且跟随者太阳往有上方移动。当大脑将这几个文字处理为音频信号后,为了能够更进一步的解析信息,需要实例化它。由于个体不同,实例化过程也不同,这是我的脑中场景。
”太阳系“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从我们与环境接触开始,我们就不断的诠释者它。大脑内部使用了一种存储媒介,存储了音频表达的各种太阳系单体,存储了图像表达的各种太阳系单体,各种感官单体。”贝达”解析方式在分析“太阳系”音频信号时,可能使用了“共鸣”机制去检索“太阳系”音频信号。关于大脑对单体的存储方式,暂命名为“脑储模型”。共鸣检索机制能快速检索共鸣强度最高的脑内存储单体。所以通常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映像深刻的记忆。而“联想”会让单体的检索范围越来越广。当我们在思考的时候,思考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单体,已经不知不觉存储进了脑中,加上思考到了单体“太阳系”,那么更大的单体,就会产生。这样就多了一条关系链。这样,我们就对“太阳系”有了更深的记忆。写到这里,还有个问题我要阐述。就是大脑会怎么去理解“运动的”几个字。在理解了“太阳系”之后,大脑也要去解析”运动的“这个音频信号。如果单独检索“运动的”,会联想到“人在跑步”,“呼叫而过的汽车”等。由于我的大脑中完全存储了“运动的太阳系”,我很快就检索到了。
由于现代人都知道太阳系是运动的这个单体,所以不会有疑问。但是如果所有人都认为太阳系是静止的,那么大脑会对此句话作何感想?这时,由于使用已存储的单体,无法合理解析出这句话,就会产生疑问。
综上,理解应该定义为“可化单体”。可化通常有形象化,感官化。形象化是人脑构建“概念”的最原始途径。
人工智能引擎(8)-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