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移动互联网的来临,传统媒体的新思路
移动互联网的来临,传统媒体的新思路
目前的传统媒体主要是指平媒,大致可分为官办、民办两大类。前者多偏向大众类,如日报、晚报;后者多偏向垂直细分领域,杂志居多。
谈到战略转移,对媒体而言,内容、产品、决策权、资金和团队缺一不可。
对于官办类的传统媒体而言,体积庞大,尽管自身有着大量资源,但受制于体制限制,转型调整之路比较谨慎,进展缓慢。对不少人而言,“转型是找死、不转型是等死”。在这种情况下,“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也是部分管理层的心理写照。其实,这些媒体不是不想转型,而是缺少明确方向和可信的执行力。而民办类传统媒体尽管机制灵活,但由于受到资金、技术等限制,在向新领域拓展时也不尽人意。
在过去几年中,多数的传统媒体在压力面前还是做出了调整,注意仅仅是“调整”,而不是转型。在对原有的内容生产模式、实质传播途径以及技术革新方面根本没有改善的情况下,也就注定是动力不足收效甚微,甚至陷入众多误区。
从手机报、电子版以到互联网平台,众多传统媒体都经历了在PC端上的探索过程。在微博、兴盛时期,传统媒体又是投入媒体官微运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纷纷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又投入APP客户端建设。加上移动版的网站、入驻门户新闻App等,这些企业看似激进了很多。
但总的来看,在历次变革之际,传统媒体随着对分发渠道掌控力逐步丧失,媒介的权力与广告价值大幅贬值。这些传统媒体被迫无奈地去进驻和构建新平台,本质上看,这些内容的二次复制,并无差异化。尽管本意是想俘获新用户,但内容制造的核心环节还是走在老路上,这也注定是做无用功。从这个点上看,这些跨媒的媒体的转型只存于概念间,而无实质推动。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传统媒体已陆续感受到了广告收益下降,成本支出增长的压力,因此在移动互联网的开拓建设上不仅资源支持有限,并且还要承受着“谁主张谁投入,当期投入当期见效”的原则红线。
甚至有不少管理层粗浅地认为,传统媒体开了微博微信官号建了APP便是走在了转型道路上。实际上,这些措施并无差异化区分、无商业模式,本质上都是一个路子,况且也没有代表性的产品脱颖而出。这也是传统媒体转型时的集体难题。
大范围上来看,移动互联网又给了传统媒体洗牌和重新开始的机会,所处的起跑线差不多。当然,这里面也包括门户,尽管各家门户的新闻APP已取得了大量用户,但在产品和商业模式上同质化严重。
网信 商务社交 APP 企业社交网站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的来临,传统媒体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