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

一、怎样与用户有效沟通获取用户的真实需求?

访谈:通过访谈来了解用户需求,是迄今为止仍然广泛使用的需求分析技术。访谈中提出用户可以自由回答的开放性问题,并且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自己,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2)就是要自信。与对方谈话时要特别注意对方的一举一动,抓住对方的弱点,抢攻。

(3)因人而定。要看对方是什么样类型的人,不要千篇一律,要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4) 要诚实可信。对自己说的每句话都要负责,做到诚实守信,才能得到对方的信赖。不要直言不讳。

(5)先和对方谈点别的,等慢慢找机会切入正题。这样才会给对方一个缓冲的机会。
深度访谈是项目业务研究阶段主要的研究方法,怎样算是成功执行深度访谈?我觉得应该访谈的作用来进行交流。

了解现状:任何内部资料只是判断现状的一个方面,而眼见为实,面谈和实地观察才能够实际地了解情况。当然一面之词,也不足以下判断,而相互间的验证才能得到真实的现状
发现问题:业务的不同阶段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问题可以通过阅读资料得到,得到真实的验证,还是要通过多层面、多角度的访谈来获得,比如内部访谈、客户访谈和合作伙伴访谈
交流观点:面访能够深层次沟通的原因,在于通过访谈,我们前期假设的很多业务价值进行面对面验证。而观点的互动,是双方向的,既了解对方的想法,也通过沟通,业务人员能够将思想进行传达和引导
探讨方法:用户对现状进行交流以后,会对自己目前现状很多出现的问题有着自己的一些解决方案,这时,我们和用户就可以一起针对用户目前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方案讨论。这样,我们构造的产品原型及我们自己假设的方案都可以达到验证,这样做出的产品就是我们最终和客户定位的产品
做好深度访谈,需要对用户类型进行定位

  做好深度访谈,达成互动交流的愉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是从我们长期的做业务过程中不断总结而来的,这些都是我们的用户给予的,用户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这些用户会给我们提供很多自己能力发挥的机会以及从用户哪儿得到很多有效的信息,我们在深度访谈的过程中,遇到几类用户:

谨慎性用户:如果你上来就和用户直接切入业务的关键点去咨询,用户会有很多的顾虑,他会回避我们提出的问题,这时候我们需要调整一些交流方式,做一下交流范围的调整,慢慢的切入主题,占到用户的立场去想问题,这样我们才会拉近域用户的关系,用户才有可能敞开心扉,给你交流事物的最关键的问题。
知音型用户:这类用户很难接触,一般不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想法,一旦遇到与他想法一致的人,他会滔滔不绝的表达他的思路,这时候,你要表现的很专业,否则,这类用户会给你难堪的,对付这类用户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听他讲,在对他讲的问题多问几个问什么,这样我们很快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这时候,切忌不要引导他,否则会招来反感,顺着用户思路,我们一步步去追问,这时候,问题会自然而然的解决了。
先入为主型用户:这类用户第一次见面就会问你,你们这次来交流的目的是什么,提供什么协助?给我们解决问题?如果我们事先没有充足的准备,有可能用户会给我们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我们有一个项目的部长,见面就说,你们公司原来做的指标软件我们买了,没有用起来,这次你们是否给我们升级或是解决问题来了?如果你对前期的产品以及我们此次深度访谈的内容与其关系,这时候你会不知道如何回答用户的提问,结果就是赶紧撤了。对付这类用户的最佳办法就是,先说明真正的来意,然后对于他提出的问题我们后期会有专人跟踪进行解决,这时候他不会再说什么了。
二、项目的需求的获得

根据时代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与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断充实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使我们在各方面都能运用的非常流畅。在网络中,构建一个个性化的博客,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发布文章展示个人才能,舒服个人情感;网友则可以根据主题发表个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博主进行思想交流,乐在其中,享受在其中。所以,我们根据需求定下我们小组的项目。

三、项目的NABCD模型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们的产品 <foo> 是为了使网友<目标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发表个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们需要 <Need>一个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挥的平台,我们有独特的办法 <Approach>采用一种模式合理的展现博客管理系统;完成需求分析所有流程,进一步掌握在软件工程管理、软件需求分析、软件概要设计、软件详细设计和软件测试等阶段的方法、工具和技能,它能给用户带来很多好处<Benefit> 在精度需求上,根据使用需要,在各项数据的输入,输出机传输过程中可以满足各种精度需求。在软件方面,响应时间,更新处理时间都比较快且迅速,完全满足用户要求。用户需求,如操作方式,运行环境,结果精度,数据结构与其他软件接口等发生变化时,设计的软件要做适合调整,灵活性非常大。远远超过竞争对手 <Competitor>系统开发中存在技术难度,系统整合的技术问题也需要考虑。最后的系统调试和测试需要详细规划。同时,我们有高效率的 <Delivery> 方法,能很快地让大部分用户知道我们的产品,并进一步传播。

 

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