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成长就是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

成长就是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

 刚再看得到的关于傅盛讲的成长就是认知不断升级的文章,感觉里面一部分说的很好。有句话说的好,选择决定命运,而最终影响你选择的还是你的认知。他讲了两个认知的误区,1,自以为是,以个人为中心看事物,2,知行不合一,知道做不到就是伪认知,你如果真的以为一件事很重要就立马行动,而不要紧紧停留在认知层面。

最后他给出了三点提升认知的建议:

1,相信趋势,学习并执行行业领头人的认知,在做中理解,在实践中证伪。

2.开放心态,多接触尝试新鲜事物。

3.直面恐惧,勇敢去做,最坏的结果也跟你的恐惧不在一个数量级,最坏的就是恐惧本身。

下面是文章装载: 

傅盛说,人跟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认知上的不同,人和人最终比拼的,是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和对行业的洞察。在傅盛眼里,人的认知状态有这么四种:第一种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也就是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第二种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也就是会心存敬畏,准备要丰富自己的认知,傅盛管这个叫“开始有空杯心态”,就是空杯子的空杯;第三种是知道自己知道,也就是抓住了事情的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最后一种是不知道自己知道,这是认知的最高境界,能够永远保持空杯心态。可是在现实生活中,95%的人都处在第一个状态,也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但今天我们是处在一个大拐弯的时代,每个行业的认知都在迅速叠加,如果不能保持“自我否定”的认知状态,就很难对快速变化的行业有充分的认知。

另外,傅盛还指出了人们很容易陷入的两个认知误区。第一个就是自以为是。傅盛举了奇虎当年做搜索没成功的例子。周鸿祎1998年就创立了搜索网站叫3721,也一度辉煌过,但是后来,雅虎向3721伸出了橄榄枝,周鸿祎就把它给卖了。可是后来,谷歌上市了,百度也崛起了。周鸿祎一度把自己做搜索没成功的原因总结为:自己不小心把公司给卖了,而百度没有卖,坚持了下去。但傅盛认为,周鸿祎没想到的是,其实当时李彦宏对于搜索的认知远高于他。所以,自我否定就是要假设自己无知,如果不做痛苦的自我否定,认知上不了新台阶,就算把正确信息都摆在你面前,你还是会视而不见。
第二个误区是;你以为自己认为某件事很重要,但这不意味着你真的认为这件事重要。简单地说,你认为某件事很重要,但其实你根本没把它转化成真正的行动。这种情况很常见。傅盛说自己就陷入过这样的误区,两年多前自己就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领域,可是一直都没有着手做,直到2015年四季度,他才开始召集人马,准备业务。所以呢,认知不落实到行动上,就是伪认知;你光炫耀自己知道,有什么用呢?一个浪潮打过来,认知就没了,执行的本质就是为了实践认知。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提升认知呢?傅盛开出了三个解药。
第一个解药是要坚信大趋势。那些行业领头人拿到的信息肯定比你多,处理信息的能力比你强,他们的认知不是现阶段的你所能赶得上的,不能理解,就先执行,在执行中理解,在行动中形成认知。不行动是最糟糕的,行动才有可能证伪。
第二个解药是不做井底之蛙。人都很容易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很多人面对新生事物,甚至连尝试和对外沟通的欲望都没有,也完全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一定要扩展自己的视野,要找到带路党,他们吃过的猪肉都跟你吃的不一样,他们比你强不是因为他们聪明,而是具备你不知道的认知。尤其是越是处在绝路的团队,越是往外看得多。
第三个解药是活在当下,面向未来。发现自己有恐惧心理时,就想想如果错了又会如何?想想最坏的结果会是什么?想完你就会发现,最坏的结果跟你内心的恐惧,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恐惧往往比事实严重得多。我们恐惧的往往就是恐惧本身,不敢面对所谓失败。其实绝大部分失败是没有什么严重后果的。
最后,傅盛说,所谓成长,并不来自于所谓的位高权重,不来自于所谓的财富积累,也不来自于你掌握的某一个单项技能。绝境当中,一个人真正拥有的核心武器,根本不是资源,而是认知。所以,成长就是认知升级的过程。比如,马化腾通过投资形成了开放的生态系,帮助他建立了足够的行业认知。当他投资了这些公司后,他就不是在跟一个普通的产品经理聊了,而是跟刘强东聊电商,跟王小川聊搜索,跟猎豹聊国际化,他用投资挣来了很多认知,就会知道国外市场的规模、方向和目标,知道国际化有哪些机会,就能抓住行业认知。而人和人一旦产生了认知差别,就会做出完全不一样的决定。

成长就是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