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那位曾苦口婆心劝我买房的前辈突然叫我别买房了
那位曾苦口婆心劝我买房的前辈突然叫我别买房了
9月末的南国,气温仍高达32度,热浪一波接着一波,令出行的人有些惆怅。今年楼市的热度犹如南国的夏季,绵长,经久不褪,浸身其中者烦躁难安。
一位前辈此前常常苦口婆心地劝笔者买房。今年6月以后,他再也没有说过类似的话。今晨,笔者再一次向这位前辈请教,现在还能否买房。他回复,“赚点钱不容易,留着好好花吧,先别想买房了。”
前辈在腾讯上班,在2013-2015年期间靠房地产投资赚了第一个一千万,曾是坚定的深圳楼市看多派。但他现在说,市场越来越看不懂了。
今年2月,在一家外资研究机构从事数据分析的张杰卖掉了在汕头老家的房子,净得40万,加上和妻子攒下的50万存款,再加上向朋友借的25万借款,在深圳福田买下一套70平左右的两房。
不久后,3月,深圳社保一年改三年的购房新政出台,把不少只交了一年社保的购房者挡在门外。此后深圳二手房降温。尽管如此,5月时,张杰买下的二手房总价还是上涨超过40万。到了8月末,那套房子涨幅已经收窄至不到30万了。
在深圳,2014年炒房能赚钱,2015年炒房也能赚钱,但是2016年还想靠炒房赚钱就不实际了,谨慎出手——这已成为深圳多名房地产投资圈人士的共识。
根据国际置业机构莱坊的数据,2016年一季度,深圳房价上涨62.5%夺下全球第一的涨幅。但没想到,如今深圳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理性城市之一。
或疯狂、或冷静,均有赖于调控政策。其出台以及流动、蔓延之态使本轮国家城市房价上涨的路径变得有迹可寻。
3月前后,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出台更加严格的调控政策。安全岛的投资难度加倍、不少投机资金开始流出一线城市,到达二线城市。合肥、南京、苏州与厦门在此轮房价涨幅中领涨全国,是一线城市加强调控后的红利所在地,体现出核心二线城市对过剩资金的虹吸能力。上述四个城市被称为“楼市四小龙”。
9月开始,厦门、苏州、南京先后启动限购政策。随后,杭州、武汉等城市也加入大涨行列,调控政策又随之降临。投资资金从一线城市来到核心二线城市,当调控政策到达这些城市时,投资资金又进行新一轮的撤离,它们下一个目的地是弱二线城市和强三线城市。
在货币宽松的前提下,调控之手有的放矢,引导热钱从一线城市向强二线城市、从强二线城市向弱二线城市和强三线城市浇灌。那么,至今举全国之力去全国之库存,成功在望了吗?
还是想再次解释一下什么是去库存。去库存,即消化过剩产能,但这种消化前提应是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而非空置,而非从企业的手上转移到民众的手上。假如所谓的去库存只是产权的转移,而其使用状态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变,那么所谓的去库存不过是寻求下一个接盘侠的过程。
有不少“中国大妈”已经自愿当上了接盘侠。在足迹踏遍深圳发现投资门槛已被抬高之后,她们的足迹踏上深圳周边的惠州、东莞和中山的土地。更远处,有人去了武汉、去了杭州、去了长沙。大妈们的资金填饱了那些曾经不受投资者青睐的城市和楼盘小区,她们仍然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话。
在全民谈房的荒诞时代,她们忘记了库存大的温州和鄂尔多斯房价腰斩的历史,忘了没有产业和经济基本面支撑的二三线城市房价难以为继的投资常识。温州大妈变成中国大妈上场,中国大妈从中年女性变成无性别年龄区分的中国全民,房价泡沫局部吹破的区域会更广泛吗?
未买房的人害怕房价上涨,害怕货币贬值,害怕通货膨胀,害怕财富缩水;买了房的人害怕房价下跌、多年储备被错配,害怕买的房子涨幅跑输大市,还害怕自己买的房子不够多,用杠杆不够狠。
无论是否已经买房,国人担忧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对个人财富的不安全感,对稳定、良好的投资标的的渴求。房产,特别是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城市的房产在居住属性之外,更是叠加了金融属性。只是高举杠杆、房价一再创新高、有泡沫嫌疑的房产是否值得追高入市进行投资?
行文至此,笔者想起了去年的股市,由融资融券得来的大量杠杆进入股市。不久后,股市从5000余点的神坛跌下,不少中产血本无归。一年之后的今日,上证指数还在为冲破3000点的关口奋力挣扎。
无论是刚需还是投资客,都希望能够踏准楼市节点入市,实现低买高卖。但是踏准节点、看破周期,选对城市和区域,谁能真正做到。一旦楼市泡沫破裂,大量抛售发生,其恶果无论是政府、金融机构、开发商抑或是购房者都难以承受。在楼市攻防战面前,只要参与了,就无法幸免。你真的决定了,要从众买房吗
那位曾苦口婆心劝我买房的前辈突然叫我别买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