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笑谈佛寺发展
笑谈佛寺发展
参考:清华的《中国建筑史(上)》
今天学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的中国建筑,中间讲到佛寺建筑的发展演化史让我很是喜欢,于是激动的心情难免要付诸于文字了。
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哲学的思考.这位真实的人参透了人生道理,并传播给他的学生.他去世后,人们怀念他、崇拜他,便收集遗物,为他建起一座墓,每当想念他的时候,便围着这座塔状建筑顺时针地走,回想他的教诲,追忆他的音容笑貌,以为圣物崇拜.
自东汉时期,佛教经西亚、中亚传入中国,怎么让人们理解佛呢?你跟他讲冥思、讲禅修,诵经观像,肯定不行.得想个办法-由原来的圣物崇拜转向具体的形象崇拜.啊,有了,"佛是一位神,可以拯救人".这么一宣讲,吸引普通老百姓也容易.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 这位神住在哪儿呢?
肯定不能住在印度,太远了,请来保佑我们太费时、也不经济.古人就想了,神即仙,比照我大汉民族传统"仙人喜楼居",神应该住在高的地方."我们建一座楼吧".他住上面,保佑我们、帮助我们也方便.
渐渐地,中国式的塔楼就把佛供上面了.后来,人们又觉得这个塔里应放一个舍利,甭管舍利是什么吧,总归是佛的遗物.解释起来也有根有据.可就这么放里头,老百姓认识起来他有困难呐,干脆,给佛塑个形象吧,就有了佛像,有了形象崇拜.(很有可能,这种普众教育思想使佛教在中国扎下了根并且从此繁盛起来,而远在次大陆的发源地的影响力却日渐平淡.)
适应了中国社会的外来宗教-佛教世俗化过程中,在寺庙形式和佛的形象上也日益汉化了.
从白马寺、到连云港的孔望山再到东汉时期的麻浩崖墓,当你驻足,非常标准的佛的形象-"盘腿坐在那,背后有佛光"映入眼帘了,这便是佛的形象变化轨迹.
形象问题解决了,可佛的神通伟力、济世救人的事迹和佛国之安乐等等如何让老百姓看到呢?用壁画和造像石窟等.从此,可见形象的作用日益显得重要和有效起来.
二、 建筑:从佛塔到佛殿
佛寺最初以塔为中心,佛像设在塔中。但佛塔内部狭小,以中国传统观念看不够威严、庄重,像的大小和数量也受限制,于是逐渐产生了另建佛殿以安置佛像的需要,佛殿在寺中逐渐取得和佛塔并重的地位。
重要佛寺的大殿宛如宫殿,高在佛殿中的佛像也逐渐由印度人的形象,服装改变为汉族或中国少数民族的形象和服装,加上周围陈设坐具帷帐,俨然有了宫殿中帝王的威严。这样,一些由国家建的大型佛寺就逐渐宫殿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