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十年WEB技术发展历程
十年WEB技术发展历程
Ajax
03年的时候我上六年级。那时候网吧刚在小县城的角落萌生。传奇,大话西游第一代网游一时风靡。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了网吧老板两块钱想申请个号玩玩,然后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我一直在,注,冊,账。号。
彼时网吧用的512k的带宽,注冊的时候,填了一堆信息,提交。页面跳转,嘣。”您填写的信息有误,请重填”。然后跳转回注冊页面,以此循环。我如今时常想,假设当时ajax能普及开来。我就能够省2块钱了。
那么ajax是什么?
首先ajax是一种技术。
以往的网页交互方式。用户在点击一个button后,比方提交button,用户就要等待漫长的数据和server的交互,期间用户无法进行不论什么操作,仅仅能点根烟。而ajax所做的。就是在向server发送请求的时候,我们不必等待结果。而是能够同一时候做其它的事情,等到有了结果我们能够再来处理这个事。
事实上ajax技术早在1998年的时候就已经由微软实现了,然而直到2005年2月,Adaptive Path公司的Jesse James Garrett发表文章"Ajax: A New Approach to Web Applications"。人们读了后认为哎哟不错哦这个屌,这之后ajax才大规模普及开来。
ajax的出现,极大了提高了web的用户体验。
时至今日,即使国内IT发展再怎么落后。全部站点的登录注冊也已经实现了ajax交互。用户点填写完信息后,页面不用刷新就能够知道信息提交成功与否。哪错改哪。
另外ajax作为一种前后端分离的解决方式,也已经被国内大多数不非常low的公司所採用。也间接导致了php等网页脚本语言的衰落。
jQuery
早年的js编程,代码的效率是极其低下的。这点尤其体如今操作dom上。开发人员想要给一个button加入事件。要写长长一大段反复的代码去获取到这个button,再写长长一大段反复的代码去加入事件。
虽然老油条会将经常使用的操作封装起来,可是对于不会封装的新手,这无疑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尤其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兼容。
2006年,本着解救菜鸟,让他们do more的宗旨,jquery诞生。jQuery诞生的意义,一是对ie6 7 8 及各种割据一方的浏览器做好了兼容,二是极大简化了dom操作,使开发效率大大提升。jquery非常火爆。火爆的有些前端仅仅会写jquery而不会写原生js的程度。时至今日,说jquery write once。see everywhere已经不为过了。
jquery的还有一个意义(我认为)在于。它催化了人们对前端的兴趣与探索,相比linux。你用非常低的成本,就能够写出一个让不懂编程的妹子说欧巴你碉堡了的效果,让人们认为哎哟(又)不错哦这个屌。此后大量的类库和基于jquey的插件雨后春笋般诞生,前端行业歌舞升平欣欣向荣。网页开发进入一个新时代。
Chrome
天下武功出谷歌。
在ie6,7,8的时代里面,虽然Firefox也缓慢的挑战ie的地位。
但和2009年開始Google開始推广的chrome浏览器产生的颠覆性影响比起来,逊色非常多。
Chrome使用Apple的开源内核webkit,良好的设计标准和市场反应。促进浏览器高速迭代,让IE在windows10中彻底消失。
chrome浏览器的推出,将简化前端的入门程度又推进了一步。其自带的调试工具好用又无脑,我们能够利用其轻松的查看网络状态,载入顺序,进行断点调试等,同一时候谷歌的插件功能。又给开发人员提供了极大便利。
眼下chrome最新版開始採用blink内核,測试版本号中。已经能够对css3动画进行追踪和调试。
在我还没有想象到的时候。chrome已经实现了它。
一句话,没有chrome,就没有新中国。就仅仅能用firefox了。
GitHub
随着软件项目的迭代加快。项目版本号工具也不断的演进,经历CVS, SVN,GIT。
到眼下为止CVS差点儿相同已经从互联网行业慢慢消失,SVN作为文件和文档存储存在,由linux内核发明人Linus创建的版本号工具GIT如今作为代码版本号标准。Github依赖于git成为开发人员团队协作的社区!
到2015年1月github上已注冊的开发人员超过一千万,开源项目几千万。
当中2014中国研发者在github上增长最快。
你差点儿能够在上面找到一切你想要的代码…比方username..password..
OAUTH
OAuth1或OAuth2与以往的授权方式不同之处是OAUTH的授权不会使第三方触及到用户的帐号信息(如username与password)。
产生背景:最常见的服务场景,用户须要使用两个不同企业的服务。登录验证A企业。下载内容;然后登录验证B企业,上传内容到B企业服务。复杂又耗时。
不管是用户。还是A、B都会想要互通服务。这就产生了核实身份的需求。旧的username、password机制会造成A/B企业有权限查看甚至改动对方的用户资源。为了达到确认身份、服务互通。Google、Yahoo、Microsoft牵头促使OAuth1.0产生。
之后的OAuth2.0是各大互联网企业基于https安全的一次新规划。
眼下最常见的应用场景主要在授权登录上,如微信、qq、微博等等。
JSON
Json虽然是2001年就产生的标准,但被广泛应用是在2008年之后各种Ajax应用、iPhone、Android设备流行之后。旧的服务体系多是企业级,所以XML对java型的企业级服务定位故意。但对于流量限制,语义简单的API服务来说,XML庞大、冗余、不易学又占带宽。
去年我刚工作的时候,后台给我返回一个数组,没有发言权的我在是要遍历这个数组还是转化为json格式之间纠结了非常久。
Json的普及,从还有一个角度体现了web开发的一个优势。不管你后台是java ruby php还是python。你仅仅要给我一个json格式的接口。我就能撑起整个地球。
DJANGO&RAILS
敏捷开发打破了项目研发模式。在2010之后的WEB2.0时代,Html5盛行。前端工作被分离出去。PHP那种网页脚本的优势没那么明显,虽然在CMS和论坛模板上依旧有优势。Django和Rails的最大优势在于,他让个人或两三个的小团队。实现整套产品成为可能。以Instagram为例,最初两个pythonproject师用django高速实现了服务端的全部功能。在用户增长时。再将大訪问量和大数据量的服务独立出去。
虽然现实残酷,rails每况日下,IE8和rails谁先消失仅仅是先后问题。但其提供的解决方式还是被非常多后生所效仿。人们都会记得这朵昙花。
Bootstrap
2011年Twitter开源的网页端GUI框架。jquery兼容了不同浏览器的js部分,bootstrap则兼容了不同浏览器的css部分。甚至于说。作为一个后端开发。你无需了解css,无需前端,无需设计师,仅仅要看一看bootstrap的文档,就能够搭起一个美观慷慨的后台管理系统。常见相似的GUI框架还有zurb的foundation,google的materialize,百度也曾出过一个名为GMU的移动端框架。
就我个人来说,我并不喜欢这些gui框架,虽然他们简化了css,实现了一些非常炫酷的效果。虽然我在项目中也用到过这些,虽然我不想承认我是绿茶。
这些框架最大的缺点就是,千篇一律,全部的页面都是一个样子。一样的nav,一样的sidebar。一样的表单,连鼠标点上去放个光都一模一样。就像我假设长了三条腿(虽然确实长了三条腿)别人会说我非常别致让他们眼前一亮,但假设全部人都长了三条腿。web也就失去其魅力了。
还有一个缺点是臃肿,一个css就走100多k的流量,其js插件又大都依赖jquery。忍心么。
当然,其为了解决响应式提出的栅格化html的思想还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IOS & ANDROID系统的普及
2009年之后IOS和Android的高速发展。导致WEB开发发生下面改变:
1. html5在移动浏览器上优先实现。Android和IOS设备全面支持html5、CSS3,加速了IE消失。
2. 上网随时随地发生。鼠标点击、内容繁复的网页越来越简洁,响应式设计高速流行。
3. APP和server交互大部分和网页一样基于HTTP协议,webapp。hybrid app的概念被提出。
关于webapp,这里简单说下web相比原生的优势。
- 跨平台:常说的一次编译,到处执行
- 免安装:打开浏览器。就能使用
- 高速部署:升级仅仅需在server更新代码,而不像client须要更新版本号
- 超链接:能够与其它站点互连。能够被搜索引擎检索
听起来刁刁的。这些优势却经不住推敲。
首先,不同系统的用户使用习惯是不同的,ios用户返回button习惯在左上角,而安卓用户却习惯在屏幕最下方的位置,产品经理问。那放在哪儿。
呵呵哒不知道。其次,以前看过一个调查报告。问用户更喜欢用client还是web端。
喜欢client的用户远远超过了web端。你问我喜欢什么,我也是喜欢client。你问我为什么,我认为比較有安全感吧,并且更新版本号让我认为非常爽,非常有存在感,让我知道我并没有被世界遗忘。让我知道你们产品在更新,在为我担心。另外超链接..我一个client要你seo干什么。这还没完,webapp的缺点还有一大把,最大的缺点莫过于没有GPU加速,想要实现一个复杂一些动画,真是要了浏览器亲命了。
其次网页是单线程的,载入dom时会堵塞js,导致的结果就是,卡。一卡就烦了,烦了就关了,用户减一。
而hybrid就不同了,hybrid app的意思是混合原生应用。将须要频繁更新的页面作为web放在远程更新。这是一个靠谱的解决方式。BAT有非常多案例,如微信公布的JS SDK。掌上百度和淘宝clientAndroid版。
当然这里边的坑有非常多,有机会。我把我踩过的坑讲给你们听。
NodeJS
我纠结了一会node属不属于前端范畴的问题。我认为是属于的。
解决高并发一直是后台哥哥们乐于讨论的问题,比方咱们的好近实时监控系统。理论上每一个连接都会生成一个新线程,每一个新线程可能须要 2 MB 配套内存。
在一个拥有 8 GB RAM 的系统上,理论上最大的并发连接数量是 4,000 个用户。
随着用户的增长,咱们希望监控程序支持很多其它用户,这样,就必须加入很多其它server。当然,这会添加业务成本。尤其是server成本。除了成本上升外。还有一个技术问题:用户可能针对每一个请求使用不同的server,因此。不论什么共享资源都必须在全部server之间共享,到这里,技术就到了瓶颈。
node诞生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问题。node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更改连接到server的方式。每一个连接发射一个在 Node 引擎的进程中执行的事件,而不是为每一个连接生成一个新的 OS 线程。并为其分配一些配套内存。
nodejs属于server端语言。在前后端分离这场圈地运动中是前端的一个有利武器,同一时候在前端自己主动化上也提供了大量的可编程工具(grunt,bower,gulp等),淘宝百度对nodejs的热度一直非常高,自然而然我认为这是一个趋势。
去年美团成立了美团酒店的团队,选择了node作为后台语言。圈走了后台大部分的工作。我在想,前端js加上node再加上对UI的技能需求,以后前端project师是不是该叫全端project师了。
BIG DATA
大数据大概是过去几年最火热的名词,我一大批同学听说数据挖掘年薪30万都嗷嗷嗷去做数据库了。
大多数时候,我们在谈大数据事实上都是在谈在海量数据下的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智能推荐、实时分析等。不同公司的技术方案不同,我仅仅列两个国内成功的案例:
? 京东个性化电商,场景包含基于行为、偏好、地域、时间、好友关系等维度,向不同的用户推荐不同的产品,不同用户搜索产品排序也不同…
? 百度地图东莞8小时迁徙图。百度搜索智能提醒
? 360手机卫士,电话号码防骚扰功能是通过用户的地域、身份、骚扰趋势。将标记的2.56亿个电话号码选出1000个和用户关联度最高的,写入用户手机的10k的文本里,达到不联网不做不论什么网络交互的情况下,为用户防骚扰
HTML5+CSS3
这是这几年被说烂了的一个词,人人都在说HTML5。问HTML5是什么。他们也说不清楚,就是酷,就是炫,就是酷炫。
在我看来。HTML5仅仅是一个三人成虎的东西,它吸引的眼球远超过了它提供的功能。HTML5仅仅是提供了一些新的API,就等于一个app从1.0升级到2.0添加了附近的人功能而已。
并且其提供的API。也就是在移动端试一试水。在pc端由于兼容的问题,始终不能被明媒正娶。
pc端的开发还是以HTML4.0+CSS2为基准渐进增强。至于css3。它最被人关注的动画。也是flash玩剩下的东西。
移动端的飞速发展催化了HTML5的发展,HTML5的发展也促使各浏览器趋于标准化。
这条标准化路上,微信功不可没,1024,围住神经猫。淘宝十年。LEXUS NX这些融合了大量HTML5+CSS3元素的页面让人印象深刻。
此外,微软抛弃IE代号,开发edge,各大浏览器厂商的不断标准化,HTML5草案定稿,ES6草稿的不断实现与完好,前端之路看起来是一条京畿坦途,我充满期待。
未来
3D页游?WebOS? 虚拟现实?
最后,随着用户硬件性能的提升,网络带宽的越来越粗。传感系统。Retina,WebGL技术的日渐成熟。再加上O2O的蓬勃发展,上边这些会成为现实么?
十年WEB技术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