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组织行为学笔记(5)——知觉与个体决策
组织行为学笔记(5)——知觉与个体决策
知觉是个体为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并解释自己所感受到的印象的过程,人们的行为是基于他们对显示的感知,影响着人们行为的世界是感知中的世界。
影响感知的因素有三:
感知者,也就是说感知的结果受我们自己的经验影响,比如,主观地认为警察有权威,年轻人更懒散。
感知目标,如声音洪亮的人更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是通过与其他人群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
情境,如同样是穿着礼服参加宴会和穿着礼服上课让人产生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当我们观察他人时总是试图解释为什么他们以某种方式行动,而我们对一个人行动的知觉和判断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们内心状态做出的假设的影响。
当我们观察一个个体的行动时,总是试图判断它是由内因(个人因素)还是外因(环境因素)引起的,这被称为归因理论,归因有三个决定性因素:
特异性,指在不同情境下个体是否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比如,今天迟到的员工平时是否经常爽约,如果是,则迟到是出自于内因,否则就出自于外因。
共时性,指每个人面对相同的情境都会表现出同样的反应,比如,走这条路的人都迟到了,则是外因引起的,否则是内因引起的。
一贯性,他是不是经常迟到?如果是,则是内因引起的,否则可能是外因引起的。
如,某员工在做当前工作时和做其他工作时的表现差不多(特异性低),而和其他员工的表现差距较大,有人做得更好,有人做得更差(共时性低),而他在长时间内绩效都保持一致(一贯性高),那么,任何评价他工作的人都可能将他的表现归结为他的自身原因(内因)。
人的认知存在一种基本的归因偏差,也就是人们更倾向于把不好事情归结为内因,比如,经理倾向于将自己不佳的销售业绩归因为下属的懒惰而不是产品不够新颖;而把好事情归结为内因,比如自身能力强。
当发现自己有主观臆测的倾向时,就要警醒注意了~
有时候人们为了快速给某些事物下结论,通常会采用一些思维措施,但这些措施有时候会令事实扭曲:
选择性认知,表示我们只对某些特定的刺激产生印象,因为我们不能100%地认知所有事物,而且人们倾向于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事物。
晕轮效应,表示当我们仅根据一项指标来估定事物整体时会出现的偏差,如,一个“高智商、技术娴熟、脚踏实地、勤奋、坚韧、冷漠”的人,冷漠这一因素就会对人的总体印象造成影响。
对比印象,我们往往不会单独去评价一个人,我们对他人的反应会受到近期遇到的人的影响,比如,一旦在艺术表演中出现小孩或动物,那么成人演员就会很蹩脚。
刻板印象,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比如认为男性对照顾小孩不感兴趣,认为年纪大的员工难以学习新技能。当然,结论可能并不准确,刻板印象很容易令人误入歧途。
人的知觉会影响人做出的决策,作为一个理性的决策,通常遵循问题定界、确定决策标准、给定标准权重、开发和评估备选方案、选出最优解的过程,但由于人的知觉有限,人们总是会将问题分解,利用有限的理性,通过判断找出一个次优的、可接受的(但可能更合理)的解决方案,甚至可以凭借直觉找到解决方案。
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同时也会受到绩效评估体系、奖酬制度、正式规定、时间限制以及历史先例的影响,也会受到功利主义、无偏袒思想、创造力等因素的影响。
但人在决策当中是存在偏差的,比如人们往往过度自信,从而高估绩效和能力;容易持续关注一开始的信息而没有恰当地关注后续信息;倾向于主动寻找能够验证我们过去经历的信息并低估与之相悖的信息;容易过度悲观地关注小概率事件;容易因为已经付出了一些成本而继续坚持错误的决策等。
结论就是,能够意识到时刻监控自己的认知过程并进行自我批判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人们总会有很多认知偏差需要被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