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分析】HTML 5适合小公司,适合做内容 转载
【分析】HTML 5适合小公司,适合做内容 转载
摘要:HTML 5是今年的热词,特别是定稿后更是引起了诸多关注和讨论,Native App和Web App的争论喧嚣再起,但已趋向理智。HTML 5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但也有不足存在,本文就HTML 5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小编注:HTML5(H5),从2007年W3C(万维网联盟)立项HTML5,直至2014年10月底正式定稿,H5走过了近八年的时间。用W3C在发言稿中的说法,“H5是开放的Web网络平台的奠基石。”
H5为行业带来多项变革:首先,它将最终代替多媒体框架,如Adobe的Flash;H5可以进行跨平台的使用,会带来一个统一的网络,无论是笔记本,台式机,还是智能手机都应该很方便的浏览基于H5的网站;更重要的是,H5是独立移动应用的终结者,允许开发者在(移动)浏览器内开发应用,开发者可以快速构筑更适合手机直接访问的微站,方便的与微信、微博等应用链接,适应移动客户端浏览。基于H5制作的微站,已经形成风潮。
以下内容为36氪投稿文章摘选,作者系VXPLO 互动大师 CEO孟智平。
Web App,现在有时候也称为轻应用,不仅是通过浏览器就能打开的应用。现在随着 HTML 5 在手机端的优越性,已经慢慢称为了 Web App 的主流。Web App 除了出现在 PC 的浏览器中,还大量出现在手机浏览器中或一些平台级应用中,例如微信中大量的交互内容,都属于 Web App 的范畴。
HTML 5取代的只是之前的HTML和Flash
HTML5 是一种彻彻底底的 Web 技术,包括最新的网页端的脚本语言 HTML5 语言、Javascript 2.0 和 CSS 3.0 这三部分。HTML5 的主要目标是取代原有的脚本语言 HTML,提供更好的交互效果和更丰富的 API,以及更高的运行效率。
HTML5 取代的是很多很多年前产生的 HTML 版本。熟悉互联网的人肯定清楚,互联网可谓日新月异,但是支撑整个互联网的语言 HTML,在 HTML5 以前却变化不大,这个严重阻碍了互联网本身的发展,这才是产生 HTML5 的一个根本原因。还有以前也常见 Flash 的应用场景,会被 HTML5 取代。
现在对 HTML5 的指责,主要是针对 HTML5 的性能,也就是常说的“用户体验”这一方面,由于 HTML5 是脚本语言,再加上 Javascript 2.0 实际上还是单线程运行的,运行的效率上客观地讲,确实比不上 Native App。但是,如果用 HTML5 做前端的轻应用,哪怕是在手机上实现,性能已经足够了,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基于 HTML5 的轻应用出现的手机端的原因。另外,随着浏览器对 HTML5 的支持越来越好,手机 CPU 速度越来越快,以及各种引擎对 HTML5 的优化,用户体验会越来越好。
因此,很多人主观的把整个 Native App 行业和 HTML5 对立起来,这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另外,反观 Native App,开放应用数量庞大,小团队众多(赚钱的很少),同质化严重,模仿门槛低,刷榜问题严重,都困扰了 Native App 的发展。
HTML5的新一轮高速增长:微信
下图是今年下半年的 HTML5 搜索指数,有一个明显的提升。除了基于 HTML 5 开发的 Web 本身,随着微信的发展,大量的基于 HTML5 的内容找到了出口,内容数量疯狂增长中!而现在对 HTML5 的需求还远远没有得到释放,相信很快很多其它的平台也会支持 HTML5 的内容,让我们拭目以待!
点击图片可看大图
在社会化媒体和自媒体的大环境下,客户把更大精力放在实用的微信轻应用上,而越来越少直接花钱购买 Native App,道理很简单,如果采用 Native App 的方式,我要传播到 1000 人,并让他们下载安装是个非常难的事儿,但是如果做成轻应用往朋友圈里一传,可能 1 万人都很轻易达到。
HTML5 慢慢演变为一个刚性需求,在需求旺盛的带动下,前端程序员 /HTML5 工程师的工资水平原来越高,而且好的还非常难求。另一方面,Android 和 iOS 开发工程师,市场需求已经明显放缓。
更有大量的 HTML5 的公司顺势而生,做大量的 Web App 应用。产生 HTML5 内容的成本也越来越低,伴随这技术的发展,包括国内外都有大量的可视化工具可以快速生成基于 HTML5 的 Web App 应用。
对于 HTML5 被 Facebook 弃用这件事,除了记住扎克伯格的懊悔之外,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篇报道,如下图所示:
这篇报道说明了什么?并不是 Facebook 本身不用 HTML5 了,而是 Facebook 这个 Native App 不直接采用 HTML5 的方式开发。这两者的区别可就太大了,这也引出我的下一个问题。
HTML 5适合小公司,适合做内容
我是 HTML5 的坚定支持者,但是我至少现在还不认为 HTML5 可以做所有东西,至少一些太过复杂的重度游戏、一些大型的门户(包括上面说的 Facebook)、一些涉及高运算或复杂算法的应用,我个人认为至少现阶段还不适应用 HTML5 去开发。
所以...HTML5 和 Native App 会走向融合 !
HTML5 Web App 和 Native App 各有优势,互为补充,能不能不把技术直接对立起来,而是用技术的进步来解决技术还存在的问题,使二者从对立走向融合。而且我个人觉得结合的场景最好在大型的 Native App 平台,并且这些平台是可以 UGC 或 PGC 产生内容的。
我们以微信为例,微信这个应用本身就是一个 Native App,但是在这个巨大的平台里面,又可以容纳海量的 HTML5 Web App,这样的轻应用,充分发挥 Native App 的运行效率,同时又以海量的 Web App 来扩充其内容,给用户带来更丰富的体验和更优质的交互内容,这样不是很好吗?
现在来看一下如果基于 HTML5 的 Web App 和 Native App 融合,形成一种 Hybrid App,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吧:
点击图片可看大图
同时还解决了,海量的 Native App 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通过 Hybrid App 内部的 Web App 来动态提供交互内容,而不是安装按量的 Native App 应用。
另外,由于服务的统一性,降低了需要学习每个 Native App 的用户时间成本。
Hybrid App 的优势显而易见,成本低、跨平台、不用下载 - 安装 - 更新、动态数据、维护容易,而且有现成的内容出口。而且我们这里的 Hybrid App 主要是指在大型平台化应用(Native Platform App)结构之下的 Hybrid App,可以理解为 1 个 Native App 对应 N 个 Web App 的结构,或是一个母 Native App 和 N 个子 Web App 的结构,而不是简单的把 Web 开发和 Native App 开发做一个结合。
在技术上,Hybrid App 的架构好处也显而易见,例如,HTML5 不能自动播放语音或视频,但是微信可以。同时,微信也开放各种接口给内部的 Web App 调用,这样就扩展了原生的 HTML5 Web App 的功能,且更好的提供服务,开发上也非常简单。
【分析】HTML 5适合小公司,适合做内容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