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代码库 > 读构建之法 第三章:软件工程师的成长
读构建之法 第三章:软件工程师的成长
本章理论和知识点:评价软件工程师水平的主要方法
软件工程把相关的技术和过程统一到一个体系中,叫“软件开发流程”,软件开发流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软件开发、运营、维护的效率,以及提升用户满意度、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软件开发流程不光指团队的流程,还包括个人开发流程,因为软件团队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在团队中也有独立的流程。把每个人的工作有序地组织起来,就是团队的流程。“有序”,并不是“无争论”。在大部分成功的软件团队模型中,各个角色有不同意见的冲突在所难免,解决冲突、意见统一是团队要做的。作者用足球队来做举例,足球队有个人流程,有单个运动员的技术、体能要求,在单个运动员的技术、体能达标的情况下,再去讲团队的阵型和战略,还有团队的交流。软件系统的绝大部分模块都是由个人开发或维护的,这里又出现了新名词IC(Individual Contributor):单个成员。
IC在团队中的流程是怎么样的呢?
1.通过交流、实验、快速原型等方法,理解问题、需求或任务
2.提出多种解决办法并估计工作量; 其中包括寻找以前的解决方案,因为很多工作是重复性的
3.与相关角色交流解决问题的提案,决定一个可行的方案执行
4.执行,把想法变成实际中能工作的代码,同时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其他特性(例如程序的效能等)
5.和团队的其他角色合作,在测试环境中测试实现方案,修复缺陷(Bug)。如果此方案有严重的问题,那么就考虑其他方案
6.在解决方案发布出去之后,对结果负责每个人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最终软件的质量。
每个人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最终软件的质量。
初级软件工程师如何成长呢?
1. 积累软件开发相关的知识,提升技术技能(如对具体技术的掌握,动手能力)。
2. 积累问题领域的知识和经验。。随着经验的增长,一个工程师可以掌握更广泛、更深入的技术和问题领域的知识。
3. 对通用的软件设计思想和软件工程思想的理解。这一方面就比较虚。
4. 提升职业技能(区别于技术技能)。职业技能包括:自我管理的能力,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按质按量完成任务的执行力。
5. 实际成果。
软件开发的工作量和质量怎么衡量呢?
有下列4个因素:
a . 项目/任务有多大?说明项目的大小,一般用代码行数(Line Of Code,LOC)来表示;也可以用功能点(Function Point)来表示。
b . 花了多少时间?可以用小时、天、月、年来表示。一组人所花费的时间可以用(人数×时间)来表示。
c . 质量如何?交付的代码中有多少缺陷? 交付有两个定义:1.在代码完成时,交付给测试人员 2.在软件最终发布时,交付给顾客
可以用缺陷的数量来除以项目的大小。
d . 是否按时交付?
在团队工作中,稳定、一致的交付时间是衡量一个员工能力的重要方面。
一个成熟的软件工程师应该能够降低任务交付时间的标准方差。
软件工程师的职业发展
1.职业发展——考级之路
需要一些行业的和公司的认证,资格证书
2.职业成长——Steve McConnell
一个软件工程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知识:迈克康奈尔把相关的软件知识分为十大知识领域。
能力:一个工程师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分为四个阶段。
3.职业成长——大公司版本
不同软件工程师职业等级对应不同的要求。
4.职业成长——自我评估
工程师应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和不断成长,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在哪个方面追求“专和精”,在哪几个方面达到“知道就好”的水平。
怎么提高技能呢?
通过不断的练习,把那些低层次的问题都解决了,变成不用经过大脑的自动操作,然后才有时间和脑力来解决较高层次的问题。
先练好基本功,再去谈高层次的“科研”。
读构建之法 第三章:软件工程师的成长